为什么总是我们被屠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段时间到山东转了一圈,说实话山东人很不错,待人很是城恳,至少我接触到的人是这样;城市建设得也很漂亮,而且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城市中心,都很干净,至少比长沙是干净多了,大明湖(据说是明代一员铁姓的大将率数千士兵在此与入城清兵决战而得名)的湖边居然没有我们经常看到的漂浮的垃圾,我很是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几个小时,有好几个小时我并没有看到清理垃圾的人,同行的一位同伴说在那里随地吐痰都会让人觉得不好意思;可是就是在这些如此美丽的城市里,在这些如此美丽的山水之间,我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这些缺少的东西更让我觉得遗憾。
在济南有一个“五三惨案”记念公园,当年日本人在此屠杀了数千计的中国人;公园的旁边便是一处有名的泉水,泉水清澈见底,长年不绝;两处景观,泉旁是游人不绝,公园里却是“人迹罕至”,当年蔡公在此遇害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一座钟塔,成群的鸽子在塔楼上盘旋,累了他们便停在塔楼的顶上,也许只有他们才会永远记念着和陪伴着这位当年被日本人割耳挖目削鼻的忠魂……看着泉边那些兴高采烈的人群,假以时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不会把这些屠杀,这些民族史上的灾难仅仅当成是历史书上的注脚?
蒙古人进入中原进行过大屠杀……
清兵进入扬州的“十日”……
进入嘉庆的“三屠”……
进入四川后的“弥望千里,绝无人烟”……
再到日本人的“五三惨案”……
南京大屠杀……
从元代、清代直至近代,为什么总是我们被屠杀??!!我们有过对那些战争、那些民族灾难的真正反思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这代人是“不暇自哀”呢,还是“哀之而不鉴之”,拟或兼而有之?我们有什么权利再把这一“历史任务”心安理得地移交给后人呢?

曾任以色列文化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和副总理的阿巴?埃班先生,在《我的民族——犹太史》中写道:“集体屠杀留下的痛苦回忆,将在几代犹太人的历史和思想意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这样残暴的行径;没有哪一个民族有过这样沉痛的遭遇。现在,以色列狂热地争取外部安全;犹太人强烈反对种族歧视和偏见;他们对生活充满陶醉的感情,他们不把生活看成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权利,而是把它看做必须自觉去争取和维护的一种财富;犹太人不能完全信任非犹太世界;犹太人神秘地崇拜自己民族历史上的那种不朽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完全陷于绝望时仍能鼓舞犹太人继续前进。所有这一切以及他们个人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都是集体屠杀给黑暗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犹太人留下的遗嘱。”
犹太民族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但是,他们铭记的是集体屠杀和集中营,是文明世界对犹太人悲剧的可怕的沉默。可是,在我们身上,集体屠杀在我们的历史和思想意识中又起过,或者说是起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对二战中民族灾难的历史记忆,只有到了每年的8月,才会被从箱子底下翻出,而这往往还要感谢日本政要朝拜靖国神社的刺激。纪念纪念,或者偶尔对东邻抗议一声或仅仅“遗憾”一下。然后呢?没有然后,只有来年的8月,一切再重新来过。对于历史上的扬州和嘉庆,很遗憾,他们早已变成了历史书上的注脚,变成了在“维护民族团结”幌子下被刻意忘却的痛苦记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