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国
战国中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战争的武器更加进步,矛、戟、剑等逐渐改为铁制,弩机、云梯、钩拒皆是新的武器品种。在兵种方面,战车部队退居次要地位,而步兵、骑兵,成为先进的兵种。战争的方式规模也逐渐升级,如魏惠王包围邯郸达三年之久,赵武灵王以20万军队攻打中山,五年才结束战争。一次战争往往投入数十万军队,“旷日持久数岁”,才结束。
战争的加剧,使诸侯各国更加注重军队、城市防卫、边境防卫的建设、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为了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非常宽容地看待和保护商贸活动,商业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空间异常广阔而活跃。
这一时期的战争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争霸战争,而是以土地兼并,割城灭国为目的的兼并战争。为适应这一战争特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合纵、连横的政治活动,各诸侯国争相吸引人才,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和“礼贤下士”之风,文人学士备受推崇,游说论政,谋略百出,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化莫测,战国七雄、各小诸侯国、边塞少数民族纷纷亮相,正所谓“你出场罢我亮相,纷纷扰扰乱世景。”
战国文字相关
文字: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商品交换的发展,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文字在民间频繁而广泛的应用中,就不能不讲求简易速成,因而简化的、草率的字体大量流行。当时印玺、货币、陶器上的文字,铜兵器上的刻款,铜器上所刻工名,以及近年出土的竹简、帛书,都是草率的字体,它和青铜礼器上工整的铭文显然不同。大体上当时重要的青铜器上工整字体,还是沿用着西周以来传统的写法,而在一般日用器物上的草率字体,是出于当时各地民间的自由创造,多流行于除秦而外的东方六国,因此古文字学者把战国时代文字中流行的以各种相对于青铜器上工整字体的简体字为多的俗体字,称为“草篆”,也可称为“古隶”。这种民间的“俗体”,代表了文字发展趋势,富有生命力,草篆与大篆最大的区别,就是变圆笔为方笔,变弧线为直线,这样写的速度就可以加快很多,字体由纵长变为横长,用笔由圆折变为方折,笔画不再粗细均匀,而是重按轻挑,圆润饱满、转折圆劲。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帛书《为吏之道》则近于隶书。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文字体态修长,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王夫差鉴》。

笔:始于何时?传说秦将蒙恬造笔。其实,在秦以前就已经出现笔。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据记载,庄子就曾经描述过画工们的“舐笔和墨”;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笔则笔,削则削”。制笔的方法,是逐步发展的。由用石墨的枣心笔(笔毛中带核,如同枣核,故名),进步到无心的散卓笔。
墨的起源,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所以出现至少不晚于殷商时代。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发现“居延笔”的地方,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木炭,古人拿来磨了当墨使。
帛书究竟何时开始出现?目前尚难确考。帛书是写在缣帛等丝织品上的书籍或文章,它的出现,晚于简册。不过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文献中,已时有记述。《论语?卫灵公》说:“子张书于绅。”“绅”,《说文》说是“大带”,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是下垂的带,总之是一种丝织品。《墨子?明鬼》篇说:“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韩非子?安危》篇也说:“先王寄理于竹帛。”《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说得更为明确:“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于策,通之诸侯。”如果其言可信,那么在公元前七世纪的齐桓公时代,就有帛书了。所以王国维认为:“则以帛写书至迟亦当在周季。”
由于丝织品比竹木更易朽坏,目前考古发现的帛书,大多出于汉代,先秦的极少。闻名于世的,有解放前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发现的画有十二神像的楚帛书,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帛书“篆书阴阳五行”,上有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的记载,所以也很有可能写于秦统一前夕。此外还发现两件楚帛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