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韩东方的魄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陈杨大虎为了木屋忙的团团转的时候,在青野村考察几天的金阳茶商韩东方借村长王老虎的口终于放出了话。
承包小青山上的地,6元一亩每年。无论是集体的还是私人的,只要在小青山上的土地都可以去村长家签承包合同,合同一签,就能拿到当年的承包费。
所谓的小青山上的地,就是指的陈杨承包的那块荒地周围的一片区域。
小青山连绵数十公里,从外延伸到青野山深处最后到达同属于蓝天地区的雨花县。这么长的山脉真正为人所探寻过的区域最多只占据三分之一。
而青野村口中的小青山,一般指的是靠近青野村附近已经被开过的地方,像陈杨上次进山采野茶的地方虽然同属于小青山,却人迹罕至,那里基本都是比较原始的树林,青野村传承这么些年都很少利用起来。
在陈杨承包的荒地,如今的茶园周围,都是一片片开垦出来的地,大多已经在农村改革承包到户的时候从集体分出来了,就是陈杨承包的这块地,当初还是因为是一片杉木林才没有分掉。小青山脚下,只有一户村民,就是陈杨家。陈杨家往山上走,是一片梯田,梯田再往上,就是山地了。
这个年代,各家在小青山上的地大多都种植了杂粮,如玉米、红薯、花生等等,自明年起,天堂乡这里将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这些地甚至包括下面的一些水田都将被种上各种经济林木。
眼下‘退耕还林’政策虽然还没正式开始,但一些风声已经吹出来了。不少村民从去年开始就逐渐的将一些荒废的田地重新开辟出来,因为在耕田地同荒地的‘退耕还林’补助金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每亩每年补贴三百斤稻谷,后者只有前者的一半。
即使如此,对农村里的农户来说,只要有个一二十亩田地用于‘退耕还林’,每年也能补助不少钱,而且田地还种上经济树木,一二十年后也是一笔财富。
可‘退耕还林’补助金和韩东方开出的承包费相比,又不算什么了。
当这个消息从王老虎家传出来后,青野村的村民如炸开了窝一般,几个村干部的家几乎被踏破了门槛,而从村干部嘴里得到的消息也证明了‘6元’一亩承包山地的消息是真实的。这下,村里在小青山上有田地的村民们顿时得意起来,而那些在小青山没有田地,田地都在大青山的村民们就后悔死了。当初分田地的时候,怎么没要小青山上的呢?
眼下这个时候,粮食才六七十元一石,青野村这里也别指望有啥太肥沃的田,一亩田一年能收七八百斤稻子,全卖了也不过五百块钱,这其中还得付出多少汗水和农药化肥钱?
在江南水乡,种田基本都是满足口粮。
如果将田地承包出去,一年啥事也不用干,拿到的承包费比辛辛苦苦干一年的还要多几倍,谁不乐意?
据大虎不完全统计,当消息被证实后,当天前往王老虎家签合同的村民就达到了三十多户,少的一两亩,多的六七亩,短短一天的时间,韩东方就承包下了一百亩地。
这些田地基本都是开垦好的,不需要花多大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种植茶苗。
而第二天,陈杨茶园周围的田地竟全部被韩东方承包下来,总亩数达到了两百亩,小青山上的山地只要是开垦出来的现在只有两个主人:陈杨和韩东方。两百亩地,一年光是承包费就要12万,这么大面积的地要种上茶苗,一亩地按照一千棵计算,就要二十万棵,这么多茶苗如果从外地采购的话,加上运输费和人工种植的费用,也要四五万。

韩东方可没有陈杨祭司的本事,他种茶为了保证茶苗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农药化肥什么肯定要用上,前前后后没二十万都弄不下来。
陈杨觉得,韩东方看样子也不像是个多有钱的商人,百万身家了不得了,一次性拿出二十万投资青野茶,这个魄力绝对不比他陈杨小。
如果不是韩东方同王老虎等人一伙的,陈杨都有兴趣同对方交个朋友。
“姓韩的疯了。”大虎嘴里叼着根香烟,一脸不爽的说道。
本来嘛,他和陈杨以及辣椒姐三人的‘大手笔’在村里独一份,那个风光啊无限。走在村里谁敢拿看小孩子的眼光瞧他?
碰到了都得停下来亲热的叫一声‘大虎,以后财了怎样怎样’。现在被韩东方这么一搅和,大虎觉得自己被抢了风头,加上韩东方本就属于‘敌对’一方,心中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走在村子里的那条‘主干道’上,耳朵里听到了不止一次谈及韩东方‘韩大款’的阔绰,陈杨也觉得韩东方有些疯了。
“他以为青野茶真能卖8块一斤呢。”陈杨轻笑一声道。别人不知道,他如何不明白,如果不是他当初将青野茶里注入了生命之气,又运气好在公园里碰到了那帮老头,青野茶能卖个两百块一斤就不错了。那还是头一遭野茶,自家种的茶,价格肯定更低,否则这么些年,那些收购了青野茶的金阳人早就现了青野茶的价值。而不是将青野茶当做三级毛峰卖出去。
十多年后,青野茶的价格比较高,一般的第一次采收的春茶都能卖到七八百一斤,可那也只是指的第一二批‘一叶一芽’的春茶,随着茶叶变成‘两叶一芽’‘三叶一芽’,价格也呈直线降低。
而现在,青野茶的价格才多少?韩东方承包的土地就要6元一亩每年,加上农药化肥和人工,一亩地的成本就需要一千块左右,时下一亩茶收入才五六百,即使现在韩东方承包的地开始产茶也要亏本,别说茶树要到几年以后才能采收了。陈杨估算了一下,以青野茶价格攀升的趋势和茶园的产量,韩东方最起码要在五六年后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七八年后才有利润。前面五年的时间都是亏本,少说也要投入一百万的资金进去。
这个数目和五年的时间,陈杨不知道韩东方到底能不能支撑下去。
“我们在滨海不是卖8块一斤的吗?”大虎有些迷糊的抓抓脑袋问道。
陈杨微微摇头笑道,“我们卖的那茶叶和一般的茶叶不同。”
大虎眼睛一瞪,接着露出恍然的神色道,“是不是用世外高人教你的法子?”
陈杨语气一窒,点头道,“是,你千万别告诉其他人。”
“不说,打死也不说!”大虎接着嘿嘿一笑道,“杨杨,这么说姓韩的以为我们这的茶叶能卖8块才承包的那么多山地?”
“恩,你说的对。”陈杨点头道。
“哈哈,那他不惨了?”大虎幸灾乐祸的笑道,“最好亏死他,活该他和王老虎一伙的,都不是啥好东西。”
两人说着正走到了村中心,这里是青野村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村里唯一的一家商店和肉摊,平时村里的人买些小东西都在黄大爷开的小店里买,只有买一些大件的时候才会去天街。“咦?杨杨,你看那个人,是不是上次买我们青梅的那个?”身旁的大虎忽然惊疑一声停下脚步,拉拉陈杨的袖子指着黄大爷家小店门口的一个人问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