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怕不怕了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不怕不怕了1
回到住所,我去找杨伯老,让他教我弹奏“阮”。
“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琴头一般装饰有中国传统的龙或如意等骨雕艺术品,两侧装有四个弦轴。“阮”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阮”的结构原理、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吉他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最重要的是,“阮”有四根弦,吉他也有四根弦的。
面对蛮刀的刁难,在此等艰苦的环境下,我只有发挥我造假的特长,把“阮”改造成一把吉他。
杨伯老道:“今天波斯王子和扶余王子已经出尽风头,难道你还不死心啊?”
我笑道:“没有到最后关头,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杨伯老摇头苦笑,只得手把手地教我。
学得差不多了,我便开始动手把“阮”改成吉他。
这丝毫难不倒我,谁叫我天生聪明呢。
调整了弓弦,重定了音阶,几番摆弄之后,“阮”居然可以弹出近似吉他的音调了!试了几个音之后,我对杨伯老一笑,然后席地而坐,把“阮”当成吉他,弹唱起九十年代初风靡全中国的《小芳》来: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好看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
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
你和我来到小河旁。
从没流过的泪水,
随着小河淌。
谢谢你给我的爱,
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谢谢你给我的温柔,
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最后伴随着优美动人的过门,吊脚楼下的上万匈奴人在我的歌声中手舞足蹈,欢天喜地忘乎所以,吊脚楼下顿时变成了歌舞的海洋,所有的人如同在梦境之中。
此时的我怀抱着“阮”,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蛮刀,仿佛也在歌声里回到了轰轰烈烈上山下乡的年代:蛮刀变成农村丫头,扎着一条乌黑油亮的粗大辫子拖到臀部,鬼鬼祟祟地溜到我插队的村外河边,从兜里掏出两个煮熟的鸡蛋塞给我,然后羞涩的低下头。
我捧起她的脸亲了一下,她作出羞恼的模样捶打了我几下,然后挣脱我的怀抱,沿着月亮下的小河岸向凤尾竹林里跑去
所有的人都被《小芳》深深打动,连单于和蛮刀都不例外,她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我半晌说不出话来。
波斯王子和扶余王子更是如醉如痴,硬是要拜我为师。
我这三脚猫功夫如何能当他们的老师?会破坏大汉朝在国际上的声誉的说,于是被我婉言拒绝。

感谢李春波童鞋,让我在扬眉吐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想不到少了两根线的“吉他”,依然能弹奏出悦耳动人的旋律。
看起来昨天晚上的功夫没有白费,杨伯老在昨晚就被我的歌声感动得一塌糊涂,今天又和上万匈奴人一起流泪一起欢呼,牛胡兰则在旁边大眼瞪小眼。
我看着她在心里窃笑:你以为我和你一样是牛声马嗓啊?我可是在南岭市曾经打遍上百家KTV歌厅无敌手的“小天王”徐佳,漂亮小姐看见我去都不收台费的。
在匈奴人狂热的请求下,我把《小芳》连唱五遍,只到声嘶力竭。
最后我站起来看着几近疯狂的匈奴人不失时机地大声喊道:“请问大家,第二轮比赛的胜利者是谁啊?”
作为一个成功的歌星,要懂得在观众面前如何炒作自己,如果有麦克风的话,我甚至还想学两千年后的歌星们一样把麦克风丢给他们唱,让自己歇歇气呢。
杨伯老擦擦眼泪把我的话大声翻译出去后,只听下面的匈奴人用夹生的汉话大喊道:“徐先生,徐先生”
声音如同导弹爆炸,响彻云霄。
见我嬉皮笑脸的鬼样,蛮刀和单于满脸菜色,愤愤地撇过脸去。
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蛮刀当然不想让我进入决赛了,她指挥匈奴士兵将群众的呼声打压下来,然后大声宣布今天歌咏比赛的胜出者是留着山羊胡子深目高鼻相貌英俊的波斯王子!因为波斯王子的歌喉比我的清脆响亮百倍!
我气得发昏,正要与她理论,岂料波斯王子早已经气得浑身发抖,走到蛮刀面前嚷道:“你怎么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徐先生唱的歌比我好听一万倍。你如此胡乱判决,是要受到上天惩罚的,这个头奖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见马屁拍到马腿上,蛮刀气得差点吐血。
吊脚楼下被迫闭嘴的匈奴人一听,顿时欢声雷动齐声喊道:“徐先生,徐先生”
单于见此情景,干笑了几声道:“我们可不能违背大家的意愿啊。”
说罢便当众宣布歌唱比赛的第一名是我,明天可以接着曾经比赛!
看着蛮刀气得发白的小脸,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面对通俗大众,如果连歌词歌曲都无法打动听众,你的歌喉再怎么余音绕梁也是白搭!
我心花怒放地走下楼去,立刻被匈奴人抬起来抛上空中,接着便有无数的人往我怀里塞牛肉干。
两千年前的粉丝们还不懂得送鲜花,不过牛肉干我更喜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