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初上太和山 (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随身包裹交给清风,小云推开大厅南面墙上的房门,走入隔壁房间。在他去后,清风将包裹打开,见里面只有几件洗得已有些发白的衣物和几枚制钱。惊怔半晌儿,将衣物放入橱柜,俯身从床下将数日前、因边角开裂丢弃的一双纳底布鞋拖了出来。找出针线,坐到窗前,于落日余辉下开始一针一线缝补起来。
大厅隔壁的房间内,除了一个粗布蒲团,四壁雪白,空空荡荡。既无任何装饰品,也无其它家具和摆设,可说是简朴到了极点。小云心知,这才是历代掌教的起居室。房间内没有任何物品,是在警戒历任掌教不要因身处高位,而滋生腐化。时刻提醒他们保持简朴的作风,不要沉溺于物欲。
小云手抚因长年久坐在蒲团表面形成的凹痕,心中感慨万分。不知有多少位前辈先贤曾在蒲团上坐过,如果没有一颗坚固永恒的道心,又怎能忍受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孤寂清苦的山居生活?如今轮到自己来坐这个蒲团了,自己是否也能像诸位先贤一样,在此一坐经年而不生怨悔之心呢?想到这里,脸上浮起一丝苦笑。
房间左侧有一道门户,小云推门而入。这是一间书房,环绕四壁摆放着十几个书架。房间中央有一宽大的案几,桌面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书架上摆放的书籍,近七成是道门典籍。其中尤以老子、庄子、列子三人的著述为多,间杂有庚桑楚、尹喜、葛洪等人的著作。除此之外,以《大学》《中庸》《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典籍,也占有一席之地。而被儒、道两家共同奉为经典的《易经》,以及与之相关的著述,其中针对爻、象、兆辞所作解释的著述尤其多,几乎占据了几个书架的全部空间。《易经》以阴阳消长之理,阐释天地运行、以及人间万事的变化规律,义理看似简单,其实却要比五行学说为深。小云此前虽有所涉猎,却谈不上精通,此刻看到这些书籍,颇觉欣喜,以后不愁没事可做了!
走到房间中央的案几旁,小云见桌上除文房四宝,还有一个装满蓍草的竹筒,心知是用以卜筮的。心里微微一动,从竹筒中取出五十根蓍草,以合大衍之数。将之合于双掌中,闭目存思片刻,从中取出一根,放置一旁不用,以示太极。将剩余四十九根蓍草,任意成为两组。经过数次分组,得出一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的《乾》卦,爻动九三。
《乾》卦卦辞曰:元亨。利贞。虽只有四字,却颇为吉庆。九三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含意和小云此时的心境,竟是颇为吻合,至于“若厉无咎”所指何事,却是颇为费解。小云微微一笑,将蓍草放回竹筒,拉开两扇落地长窗,走出房间。眼前豁然开朗,书房之外竟是一个极大的木质阳台。三面围栏,精雕细镂,彩绘描金,异常华美。
小云凭栏远眺,暮色苍茫,斜阳的最后一抹余辉,将崇山峻岭染作一片金黄。云蔼沉沉,归鸦盘旋;山风呼啸,松涛阵阵;空山寂寂,长天寥阔,景色壮美无伦!“戒得居”离地二十余丈,小云低头俯瞰,气势雄伟的“真武观”尽入眼底。琉璃宝顶,金光闪耀;飞檐舒展,经幡飘扬;绿树葱茏,花草多娇;香烟缭绕,曲径幽深,可谓群仙云集之所,藏龙卧虎之地。
伴随云板敲击之声,数千名青衣道人从房间中走出,依次排成长队,如数条青色长龙,缓步走入五大殿堂。片刻之后,钟鼓齐鸣,玉罄叮咚,铙钹铿锵,整齐舒缓的诵经之声渐趋响亮,晚课已经开始。道教门徒除了荣字辈诸人,其余弟子必须按时参加于清晨和傍晚举行的早、晚课诵。用意无非是借诵读经文,助他们收摄心神,涤荡心中妄念。荣城等人因本身修为已高,却无此必要。

此时,数千弟子齐声念诵,声音洪亮,曲调悠扬。超然物外,不含任何争竞之心,不杂半点物欲,未受丝毫污染,洁净如此,令小云百感交集。一日所经之事,一路所见所闻,从他一一心头掠过。其中有震惊、有感动、有悲伤、有少许无奈,另有几分惶恐不安。俯瞰暮色中的“真武观”,一时间思绪纷乱,感慨丛生,久难平复。
从老子创教以来,为维持道教声威不辍,有多少前辈先贤,包括木荣春和已经死去的荣昱、荣辉在内,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更有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此,是否值得?追求江湖霸业,是否有违大道无为?是否已经违背了老子创立道教的初衷?
想到这里,小云心中一片茫然。过了一会儿,复又想到,人生一世,所做的一切努力,所成就的一切功业,和天地的浩瀚无涯相比,都显得极其渺小和毫无意义!所取得的功业,如果用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眼光去衡量,也就无所谓“善”或“恶”!芸芸众生为之争斗不已,岂非十分可笑、又复十分可悲?想至此,心旌摇动,再难把持,撮口长啸。
一日之间,他心情起伏过大,受此刺激,此刻体内的十股真气同时奔流不息。如脱缰野马,不再受任何控制,在体内横冲直撞。自下山以后,经过数次战斗,五行神功历经挫磨,棱角渐失,趋于圆融。眼下他的长啸声中,已不含丝毫霸气。雍容不迫,婉转悠扬,自具堂皇之威,竟如天籁。长啸片刻,小云渐入忘我之境,感觉自己和苍茫辽阔的天地已经融为一体。啸声在群峰之间回荡,百兽纷纷咆哮与之相和。虎啸猿啼此起彼伏,熊吼狼嚎一时俱作。数以万计的飞鸟齐集“无为堂”上空,高飞低掠,盘旋不去,如五彩祥云飘悬空中。莺啼鸟啭,蛩虫啾啾,响成一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一会儿似长笛清亮,一会儿又如排箫低沉;或如筝瑟激越,或如胡笳悲凉;密集处,如雨打芭蕉;舒缓处,如风拂扬柳,变化繁复,气象万千。
正在殿堂内诵经的道教门徒,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起身涌入院中,抬头观望。只见直刺苍穹的“无为堂”三楼阳台上,一个年轻道人正在凭栏长啸。青衫飘飘,鬓发飞扬,于落日霞光的映照下,浑身上下金光灿烂,恍如天神。荣城、荣鑫、荣浩等人因和小云有过接触,对他发此长啸并不感到惊奇。而荣森、荣沛等人还是初次领教小云的神功,听长啸之声连绵不绝,不免纷纷变色,心中惊喜交集“小师弟功力之高,不是我等所能望其项背。有他领导,本门不难发扬光大。重振声威,指日可待!”
一啸之威臣服百兽,令百鸟来朝。啸声浑厚堂皇,中正平和,其他低辈弟子,却是前所未闻,不禁大为折服。纷纷跪倒,顶礼膜拜,于感天动地的啸声中,有的人竟已流出泪水。小云此番长啸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缓缓停了下来。见数千弟子神色虔敬,荣城暗自感叹“一个完全属于云归鹤的崭新时代,终于到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