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商(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木点头道:“刘老先生说的不错,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完全有这个可能!但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南唐的经济危机,只要南唐的经济得以恢复,那么不但南唐能稳定民心,东齐能恢复实力,而且南唐还能轻而易举的将拖欠西蜀的货款还上。那个时候,北晋再要征发南唐,面对的就不单单是南唐一个敌人了。您认为,到了那个时候,北晋三面受敌还有机会获胜吗?既然已经预料到自己很有可能会失败,我想北晋也就不会再对南唐发起进攻了!!”
刘邦冷笑道:“要是我不出手,南唐的经济危机得不到缓解,就自然敌不过我北晋大军。等到南唐国灭,其领土全部收归我北晋所有的时候,我再对南方进行投资,不也是一样的效果。到那个时候,经历战争创痍的南地,百废待兴,老夫一投资的话,岂不是一样可得百万之利。既然这样,那老夫为什么要帮助南唐,去背上一个叛国的罪名呢?”
一听说刘邦说南唐肯定会被北晋灭国,一直坐在旁边的孙武有些坐不住了,他对刘邦怒目相视,那感觉马上就要爆发一样。赵木瞪了孙武一眼,孙武一看赵木的表情才极力克制住自己,老老实实的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赵木也明白孙武的心事,他自己也对刘邦的话感到相当的不满,但是目前的情势下,南唐必须要得到刘邦的帮助才能躲过这一劫,所以,就算自己有天大的委屈和不满也要忍着,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赵木顿了顿说道:“看来刘老先生似乎还不了解南唐百姓反抗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啊!!想当年,北晋倾国之力对南唐进行征伐,一度占领了南唐70%的领土,并围困了南唐的都城——杭州长达半年之久。可是,最后不也一样因为南唐百姓的极力反抗而没有占领南唐,又受到西蜀和东齐的军事威胁,最终撤军的吗!!!历史总是有它惊人的相似之处,谁又能保证相同的事情不会再一次在南唐上演呢?”
刘邦满不在乎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完全可以不去趟这淌混水,安安稳稳在这里做我的北晋第一商人不就好了吗?为什么我非要背着一个叛国的罪名,去冒着可能倾家荡产的风险去帮助南唐呢?”
赵木看见自己的劝说已经陷入了僵局,逼不得以使出了最后的杀招,说道:“刘老先生的爱国之心实在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佩服的紧,但俗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据说在北晋上一次征发南唐的过程中,当南唐主力被北晋消灭怠尽以后,南唐新组建的义军不但缺乏训练,更重要的是连最基本的武器也不能保证。后来还是靠着兄弟盟的帮助,终于从北晋一位神秘商人那里买到一大批武器装备,从太原偷运到了南唐,最终才解了南唐勤王大军的燃眉之急,使的南唐逃脱了被亡国的命运。既然太原商界有此先例,刘老先生为什么不效仿前事,又何必太过固执,白白放弃这个机会呢?”
刘邦脸色顿时变的苍白,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说道:“北晋商人偷卖军火给南唐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但是这件事情,朝廷也是多方打探,至今也没有结果,你一个初来匝道的小子,怎么能把这盆污水往我的身上泼呢?”
赵木冷冷的笑了笑,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太原城中的武器交易几乎都被你一家所垄断,要是说这件事情和你完全没有关系,谁会相信呢?”
刘邦心里一惊,心想:当年北晋太子逼自己为南唐走私一批军火,自己也是被木定北的权势所迫,逼不得以才做了这么一件事情,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是正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使的北晋大军征伐南唐最终功溃一溃,要不是自己办事小心,再加上太子承诺只要自己支持他就在朝廷全力为自己掩盖,才没有被追查出来。要是这件事情被别人发现的话,那自己头上这个叛国的罪名,可是要连累自己的九族啊!
想到这里,刘邦的手里直冒冷汗,故意装出一副镇定的表情,说道:“你在威胁我!!”
赵木拱手道:“不敢,只是在下觉得刘老先生大祸临头,却全然不觉,因此特来相告解救之法而已!!”
刘邦眼神死死的盯着赵木,缓缓的问道:“祸从何来?”
赵木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我这般的无知之人,都能想到那件事情后面肯定有刘老先生的参与,那么其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大家心里都有所顾忌,所以这件事情不是没有查出来,只是当权者投鼠忌器而已!!!”
刘邦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赵木整理了一下思路:“皇帝暂时不追究此事,是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其实是太子在幕后主导的,要是将整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的话,到时候告诉天下,十数万北晋将士是被太子殿下出卖,最终使的南征失利的话,那对北晋的军心民心都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二皇子不过问此事,是因为他知道,在整个北晋只有你能足额的向军队提供武器装备,一旦杀了你,虽然能解一时之气,但是却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代替你,就会使部队因为得不到武器装备而败于敌手,所以他才决定忍你。太子殿下没有杀你灭口,是因为在皇位争夺战中,他的势力本来就不如二皇子,所以必须要仰仗你的财力为他提供支持,因此他才暂时保护你。但是现在,这一切条件都已经消失了,难道刘老先生还没觉察出自己身边的政治气候已经变了吗?”
刘邦听赵木说中了自己的心事,急切的问道:“那依小兄弟看,老夫的前途命运如何?”
赵木顿了顿说道:“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北晋的皇室之争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虽然目前来看,刘老先生暂时还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等到两位皇子的争斗有结果的那一天,就是老先生的死期啊!”

刘邦惊的“喔!”了一声,脸上全是惊疑之色。
赵木继续说道:“一旦二皇子即位,那您觉得他会放过你这样的叛国之人吗?先前是为了大局着想,暂时留你一条性命为北晋军队效命。在北晋这种国家,向来实行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了节省军费,军队的武器全部有商人提供。正因为这样,做为北晋最大军火商人的您才有了一道让别人不敢杀你的护生符。但是其实,二皇子从二十年前早就开始了准备。刘老先生应该记得,在上次征发南唐的时候,北晋军队的全部武器都是由您独立提供的。但是自从那次战争结束以后,二皇子就开始鼓励其它商家为他们提供武器,为了达到培植他们的效果,甚至不惜用重金对他们进行补贴和扶持。直到今天,虽然您仍然闹闹的把握了整个北晋60%的军火贸易,但是已经不再是北晋军队完全离不开的人物了。就算现在把你杀了,也绝对不会影响军队的武器供应。而且,要是给你定个叛国的罪名,也就能把矛头指向太子,更能震慑国内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人。更何况,北晋经济基础较差,向来都是以战争掠夺为主的以战养战的策略,这么多年的和平时期,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北晋政府早就掏空了国库,而二皇子又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要是能乘机没收您的家产,那么对于他征服天下的雄心来说,不是又多了一重保障吗?如此一石三鸟的好事,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邦听着赵木的分析,想起过往的种种,突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这些年来,二皇子宁可买别人那些价格高,质量又次一等的武器装备,也不选择自己的军火了。想到这里,刘邦隐隐的觉得自己的脖子有些冰凉,好象已经感觉到了刀锋的寒气。
赵木看着刘邦的表情,知道他已经明白其中的厉害了,又继续说道:“刘老先生现在肯定以为只要自己从现在起,坚定的站在太子这一边,只要等到太子殿下能继承皇位,那自己也就平安无事了吧!!”
刘邦愣了一下,不知所措的望着他,心想:自己的想法怎么会被这个年轻人洞察的如此清楚,难道他会读心术!!!
赵木笑了笑,说:“就算是太子即位,老先生也难逃一死啊!对太子殿下来说,一旦他成功的继承皇位,那么老先生对他来说就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不但如此,刘老先生更因为知道太子在战争期间为一己私欲而出卖国家,贩卖武器给敌国的事实,这样你反而成为了一个拖累。想想看,任何一个北晋的臣民都绝对不可能接受一个这样的皇帝。为了他自己的江山稳固,您觉得他会怎样对待你呢!无论一个他私下来向您做过什么样的承诺,但是对于一个君王来讲,在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天下人的性命,在他的眼中都如同草芥一般,更何况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商人呢!!!”
刘邦有些着急了,但是仍然维持着自己脸上的威严,冷冷的问道:“照小兄弟这样说,老夫要是现在向南唐注入资金,解救南唐的经济危机,就能让老夫转危为安吗?”
赵木自信的笑了笑:“正是!!北晋向来实行先军政治,在国家力量的投入上,一切以军队的建设优先,其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虽然能在战争时期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但是在和平时期,数量庞大军队却成为了北晋发展的负担。正是因为如此,北晋才知道自己现在的这种强势不能久持,所以才会急切的想要对外发动战争,进行掠夺,以补充国内经济的不足。
我刚才说了,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老先生不但是北晋的第一商人,更是南唐的第一商人。只要您现在能向南唐注入资金的话,一旦南唐的经济形势好转,老先生不但能获的巨额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老先生甚至还能通过大量收购南唐的产业,从而乘机控制南唐的经济命脉!只要您能成功的做到这一步,到那个时候,即使他们能没收您在北晋的产业,却不能享受到您在南唐留下的巨额财富。就算你您现在帮助南唐而得罪了某些人,但是为了让北晋能继续维持住现在的实力,那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倚重您。因此无论是哪一位皇子即位,都绝对没有办法将你舍去啊!!!刘老先生全家当然也就转危为安,乐享天年了!!”
刘邦点点头,似乎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小兄弟所言甚好,只是老夫有一事不明。小兄弟也知道一旦老夫出手,虽然能拯救南唐的经济危机,但是也将使其经济命脉从此掌握在我的手中,难道小兄弟真的甘心看到这样的局面吗?”
赵木叹了一口气,说道:“当然不甘心,但是眼下三国经济严重受挫,根本无力自救;再者北晋境内也只有刘老先生有这个实力和条件可以帮助南唐了。虽然明知后果严重,但是让南唐的经济命脉被刘老先生暂时控制,总比让南唐在北晋的军事威胁下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眼睁睁的看着国家被亡要好的多。只要南唐不灭,就算暂时被人打趴下了,也总有站起来的那一天。两害相权,取其轻,赵木为南唐出此下策也实在是逼不得以啊!!!”
刘邦缓缓的点点头,目不转睛的盯着赵木,轻轻的叹道:“老夫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只能依言而行了。只是小兄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明大义,知进退;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为南唐想出这样一个断臂求生的计策,实在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