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永生___炸炒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时的童年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吃不到肉,一样的补丁衣服,每家都一帮孩子。
在这一样的童年里,总能出现一个或是几个炸炒米的老人。
老人通常都是矮小又瘦弱的,但心地善良。他们都有一样困苦的身世,不幸的生活,他们都挑着一样黑乎乎的担子,长年累月的劳作,他们的手都是黑乎乎的。
那时的心中,世上最美的音乐就是那嘭嘭的声音,响声过后,炒米的香味便弥漫开来。
据说,在老清江浦,安涉桥大闸口一带当年是炸炒米老人最多的地方。门口的老太讲,当年的若飞桥上,曾经有一个叫大毛的人,他年龄并不大,四十出头的样子,但后来大家都知道他没有,那年才三十岁。
有些人见过他的女人,小巧玲珑细眉细眼的,整天抱着孩子在街上转,这一转就转出了事,她在街上认识了一个甜嘴巴又游手好闲的男人,大毛呢,当时给人家拖货,小日子过得按说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一天,大毛回来的时候不见了女人,孩子在哭着,家里的钱也没有了。
大毛只好把孩子托人照看,自己仍旧干活。半年后的一天,女人回来了,衣衫破旧,遍身鳞伤,并且疯掉了。
大毛那几天一直呆在家里,女人平时看上去还好好的,只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衣服脱光。因此身边总要有个人照看。有人说,把她送回娘家去,这样的女人哪个欠她的。

后来人们就看见大毛挑着炸炒米的担子,担子里一头是孩子,另一只手牵着疯了的女人,门口的老太说,当时她们还小,每次看到疯女人,都大叫着跑过来围住她,一边蹦跳一边喊,快脱快脱,给你炒米吃。来炸炒米的大人们就厉声地喝止,大毛这时就一声不响地拉着风箱。
过了几天,疯女人趁大毛炸炒米的时候,走丢了,大毛第二天就收拾一下,挑着担子和孩子去找疯女人去了。据说当时有好多人都不让他去,可他说,人活一辈子,谁还没有个闪失?她也是受苦人,就是疯了,也是我女人,也是孩子他娘。
后来就没有人再看到他。
现在若飞桥已拆掉重建了,每天晚上灯火通明,人流不息。桥上再也听不到炸炒米的吆喝声和炒米爆出来的响声了。每当秋天来临,街上充斥着的都是奶油爆花的味道,香喷喷甜膩膩的。
现在想想,我们有很多人怀念的并不是炸炒米本身,而是和它有关的童年和那些善良又不幸的人,以及他们以后岁月里未知的结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