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军(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允升道:“陛下,这海寇横行,臣也听说过,但是我朝自武宗正德年间海禁之时,数百年来已不造大船,至于当年郑和所用宝船造法,图纸均已失传今日我大明水军所用均是小型褔船,根本不足以和红毛海盗相抗衡,若是重新研发,则旷日持久耗费众多,再者,训练士卒,耗费也是不少,国库虽有存银,但是辽东战事不稳,陕西,山东灾情严重,臣担心...”
“呵呵,”周扬原以为这乔允升要说出什么大道理来呢,不想这家伙偏是个铁公鸡,怕出钱,这才笑骂道:“乔爱卿,你可真是....哎,朕又没说过要你出钱,国库资金紧张,朕是知道的,所以,这水军船只建造均都从朕的内库出钱可好,再者,朕近日从大内库藏之中找出了当年郑和航海时的海图还有大型褔船,宝船的图纸,工部只需要加以改进就行,户部只需拨银负责士卒的训练即可!”
乔允升怕得就是皇帝掏自己腰包,现在皇帝都说了造船的费用由皇帝自己出,哪训练士卒的钱户部自然还是要出的,脸色放松了不少,不再说话。
见韩璜欲言又止,周扬知道自己好几次训斥韩璜,让这个老家伙心有余悸,便笑道:“韩老爱卿有什么话,这儿没外人,但说无妨。”
韩璜见周扬一脸笑意,这才道:“陛下想要建设水军,装我大明声威,臣自然是支持的,不过,老臣以为,东南沿海虽然常有海寇出没,但那只是疥癣之疾,朝廷的心腹大患还是辽东的女真,建设海军,耗费众多,陛下此举,有些...”
话虽没有说完,周扬自然听出里面的意思来了,韩璜没有周扬后世的经历,自然不知道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周扬也不怪他,笑笑,道:“韩老爱卿所言甚是,不过,辽东战争,旷日持久,短时期内咱们也只能凭险据守,要说打败女真,那也得数年之功,这些年,大明天灾不断,户部前些日子上表,库存粮食已然不多,朕担心,若是来年陕西,山东灾情不得缓解,国库中又没有余粮可以赈灾,那么天下必将大乱朕听说东南一些小国盛产粮食,但是陆路不畅,所以朕才想由海路向那些国家购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这建设水军,已是迫在眉睫了。”
几人都是朝中大臣,乔允升更是户部尚书,自然知道周扬所言不虚,顿时默默不语,周扬又道:“几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也是朕的心腹大臣,朕这不妨给几位爱卿漏个底,朕欲重开海禁,鼓励工商,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韩璜便急声道:“陛下,不可,陛下欲建水军图强,老臣支持,陛下要重开海禁,惠及沿海百姓,老臣也无异议,但是,陛下要鼓励工商,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孙承宗和孙慎行也忙道。
周扬早就想到提出鼓励工商肯定会引起朝野非议,所以才想在说服这几个人之后在公布,那样受到的阻力就会小上很多,所以见韩璜出来反对,周扬并不奇怪,就听韩璜道:“陛下,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历朝历代无不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居末,见利忘义,是以本朝初年,太祖规定天下民分四户,却唯独没有商人,直至成祖永乐年间,商人才被归为杂户,若是陛下一意孤行,鼓励工商,天下人皆逐小利而忘大义,久之,国必生乱哪。”

“陛下,臣等也以为韩老大人所言甚是。”孙承宗和孙慎行也出言附和,唯独乔允升站在一旁,却不言语。
周扬也不怪罪,呵呵一笑,道:“韩老大人老诚谋国,所言甚有道理,大明以农立国,朕是知道的,前朝张居正不是说过么,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通无以济也。这商业和农业实则是互惠互利的,农工商实是缺一不可的,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朕要做的,是要大明国富民强,我堂堂中华,自然要让四方来贺。”
“陛下所言,虽然甚有道理,但是,我大明立国百年,均是重农抑商,陛下若要兴商业,恐怕不容易哪。,就算臣等同意,可是这满朝文武百官,天下的学生士子们,陛下还清三思。”孙承宗虽然打心里已经是心服口服了,不过周扬所提这重农抑商,实在是自大明立国以来头一遭,实行起来,必然是阻力重重,还是不死心的劝说周扬,希望周扬能放弃这个计划。
这几人都是见多识广之人,自然知道周扬所言不假,俱都不再言语,周扬见几人都不再说话,虽然知道孙承宗说的都是实话,这兴工商,前途肯定艰难的紧,先不说别人,恐怕那些朱姓的王爷宗人们就得给自己找不少麻烦出来,但是周扬知道,自己走的是适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现在,自己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朝廷的军政,财政大权,那么,只要是敢当在变法道路上的人,无疑都是自己的敌人,自己处在天下权利的巅峰,还有什么是自己做不了的么,周扬心中一阵豪气,朗声道:“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几位爱卿可愿意和朕一同为大明的未来而努力?”
这韩璜虽然顽固,却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周扬所说,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明白,只是习惯使然,潜意识里看不起商人,周扬这一说,便如同为他打开了心结一般,对于治国策略,也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听闻周扬说完,韩璜叹了一口气,起身道:“好,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陛下志向高远,见识新奇,臣不及也,老臣愿附陛下尾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等愿附陛下尾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扬大笑出声:“好,好,就让朕和几位爱卿一起为中兴大明,重现汉唐盛世而努力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