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用心 90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
翻看了几本类的书,没有印象。可,网络证严法师的一句“用心,但不能操心、烦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看来不仅“物以类聚,人以群居”,思维趣味也是随好爱而分类的。
本来想对证严这句话进行一番评论——用心是对当下的尊重和利用,操心是对事务的“自我霸道”,烦心是自我设计的处罚——但,刚开了头就放弃了。因为我不想再把自己弄成“晦涩”。使看过我文字的人,都说累。
调整语言,也随自己的心灵一起慢慢轻松、灵巧、流畅起来。
2、
“用心,但不能操心、烦心”。
是呀。近期正训练着把自己的心扩大一点:不仅在培养干家务的常态习惯,而且每天零星地来点散打——伸三五下拳,踢二三下脚——虽然爱人见到后,骂我神经,但我得到了调整,得到了乐趣,得到了富有。不理她。
还有,碰到无人场合,经常有意用力地拥抱爱人。她感到吃惊,说我不喜爱她还每天这么热络,是把她当娱乐。
管她怎么说呢?只要能流畅自己,一切现有的生活资源我都不浪费。
这就是用心。
3、
很巧嗬。正当我想表达如何才是操心时,《意林》事件发生了。
无意中,在网络上,发现王蒙和刘墉的哲学性的文章在《意林》发表,王蒙写的什么看过就忘了,刚才找了半天也没成功。刘墉的《就这么一辈子》写的虽然豁达,但立意却要人去玩命。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就搜索“意林”,找到了网站和论坛,看到《意林》投稿非常简便,就来了发表的兴趣。我一口气在论坛《投稿专区》和邮件里投了五六篇稿件,每天查看好几次。几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我就琢磨起来他们的胃口:发现《意林》发表的文章是短小的励志、启迪、感动的小故事,同自己的哲论性表达有很大差距。于是,我就开始构思哲学小故事了。

三天,我都在想,也写了好几回,但都没有成型。我发觉自己越是努力想摆脱以前的思维,越是没有灵感、没有写意。
有目的性地写,真是太辛苦了。
要知道,多少次从梦中醒来,在灵感**下写起东西来,如汩汩泉水。只有乐,那有苦呢?
而更可悲的是,在这一念“想写”下,我的精神状态处于停滞,处于混沌,处于紧张。
这就是操心。
4、
“用心,但不能操心、烦心”。
随外境,随内情,随内外和谐而“用心”是一种自然。随而强制用自己就是操心了。
该举例说明什么是烦心了。
在电脑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我就迷失上它。单位和家都有私人电脑。每天一有空闲,我就坐在电脑边。是年春节,爱人要我走亲戚,我不去,她一说我就发脾气。丈母娘家来人了,我说要玩电脑,不腾房间,叫住旅社。为此,整个春节跟爱人大吵大闹。
那段日子,只有一个字:烦!见啥烦啥。
在不痴迷的时候,我也有许多烦恼的例子。尤其是要办某件事,却总办不成,“烦”就会像火一样燃烧着自己。
由此,我们便知,烦心是自我期待,自我设计,自我圈定的结果。
总之,以前真正准确的用心的时候少,而操心、烦心的时候就多如牛毛。
以后,得倒过来!
2008-12-16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