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苏岩礁大战(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岩礁(SuyanRk),位于东经125°10′45″、北纬32°7′42″
苏岩即江苏外海之岩石、海礁之意,其附近还有虎皮礁和鸭礁。
该礁石实际上在低潮时仍处在水面以下,离海面最浅处达4.6米。该地位于公海水域,属于中国东海大陆架,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内。
苏岩礁在地质是古老的长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最高峰在水下4.6米处,周边海域平均水深50米,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400米,丘陵呈椭圆形,其南侧和东侧的地形呈急倾斜状,北侧和西侧则比较缓和的倾斜。
距离朝鲜半岛南部约150海里左右,距离济州岛的南岸小岛马罗岛(韩国政府树立的“大韩民国最南端“汉字国界碑在此岛82海里。距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仅100多海里,距汉城、平壤500海里以上。
《山海经●大荒东经卷十四》(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当中有记载,“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这里稍有古文基础的朋友就很容易看出,这里所说的苏山正是苏岩,而处于东海深处也互相符合。岩在古文里也可以当小山解释,比如七星岩又叫七星山。猗天应是倚天之通假,解释不是高而是“天边”的意思,大荒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苏岩附近海域是我国鲁、苏、浙、闽、台五省渔民自古以来活动的渔场,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是我固有海区。中国沿海渔民数千年前即在大海上俯视此一礁岩,还构思出许多神话故事,如东海仙山、东海龙宫、蓬莱仙岛等,山海经当中有记载,在神州和东海蓬莱之间有一座海底仙山,隋唐以来日本、高丽循海路来中原进贡的使臣和留学生,以及唐、宋、明、清历代东渡扶桑的中华人士均曾目睹过苏岩,并留下了文献记载,历史古籍确认苏岩属中国无误。清末民初地质学、地理学进步以后,更证实了苏岩位于东海大陆架上,是中国大陆在海底的一部分。
1880-1890我国自组建北洋水师,海图即明确标明有东海苏岩,比韩国早一百年。
1963年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两万两千吨货轮“跃进号”即在苏岩海域触礁沉没,周总理亲自批示要去我国苏岩礁勘探,中国海军东海舰队和交通部测量大队对苏岩进行了建国以来的首次精密的测量,绘制了高质量的海图,并且向国际宣誓了领海主权;1992年5月,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海测大队接到中央测绘我国黄海海区和苏岩礁区的任务,很快就以“北标982号”、“北标983号”两艘大型测量船和“青渔427号”、“青渔425号“两艘侦察船组成海上测绘编队驶赴黄海,全面测绘苏岩礁海区。工作人员经过五个日夜的辛劳,完成3000多个数据,到5月15日上午10时,在东经125度10'45"、北纬32度7'42"作了最后的定位,标志着苏岩礁海域的测量胜利结束,达成周总理的遗愿。
根据1982年制定的国际公约规定,大陆架是大陆边缘在海底的自然延伸,大陆国家最远可拥有离海岸线350海里(约648公里)范围内的大陆架。据此,在中国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理所当然地包括黄海大陆架和东海大陆架。
韩国历史文献均记载了韩国最南端为33N,均表明苏岩礁不属于韩国。
济州岛慕瑟浦港以南11公里的马罗岛,在东经126度、北纬33度,面积0.3平方公里,东西宽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海拔39米,海岸线4.2公里,人口64人,岛上有汉字“大韩民国最南端”碑一座。此岛才是韩国真正的最南端。
苏岩礁和韩国没有任何关系,它离朝鲜半岛主体部位汉城平壤500海里以上,朝鲜半岛也比中国大陆距离苏岩远,海底也不相连,韩国人只是不满意于仅拥有济州岛沿岸水域的现状,借助了在日本海和日本争竹岛(韩国称独岛)的成功经验,开始南拓领土,魔爪伸向了中国东海。
韩国侵占我苏岩礁目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宏观来看,朝鲜半岛狭小,三面环海,无处扩张,朝鲜人自古就有“北拓精神”,往与中国接壤的北部拓边移民是扩大疆域的唯一选择,古代就不提了,近代在日据朝鲜时期,朝鲜边民越界到伪满洲国吉林一带开垦,就是一例证;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向中国要求吉林长白山天池和辽宁鸭绿江口的薪岛(中方让了),更是铁证。
在攫取北疆的天池和西疆的薪岛后,当代,科学技术发达,航海航空手段先进,大海不再是制约人类的天堑了,韩国开始向东拓展领域,在日本海上与日本争夺竹岛(韩称独岛),采取先占原则,日方居下风,韩国成功开辟了东疆。这回,韩国又开始扩张南疆的领土了,照搬在日本海的方式来中国东海,强硬迅速地先占为主,中国政府已经两次交涉此问题,韩方没当回事儿,中国人民将持续关注中国东海苏岩礁。
微观来看,韩国想将苏岩礁筑成一个人工岛,然后根据国际海洋法,在我国东海、黄海圈出一块相当于法国大小的大片海域来,属于韩国私有,欲鲸吞东中国海。
而韩国如此大张旗鼓主要因为苏岩礁附近水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这才是韩国争夺的关键。
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石油资源达77亿吨,很可能成为继里海之后全球第三大石油产区。对黄海大陆架基本未进行全面勘探的韩国,借此迈出开发海底石油的第一步,由此形成了日韩向背靠中国的大陆架底土资源挺进的局面。
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暗礁不具备作为领土的法律地位,不能成为海域划界依据。以地理位置来看,苏岩礁位于中国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
苏岩礁是位于东海北部的水下暗礁,离海面最浅处达4.6米。苏岩礁位于中、日、韩三国专属经济区的重叠区,距中国领海基线东岛132海里,距韩国济洲岛西南82海里,距日本鸟岛151海里。该海礁不仅涉及到中国江苏、山东、浙江省的渔业问题,更涉及到东海石油矿藏资源和领海及军事问题。
在东海海域,中国主张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与日韩划界,日本主张中间线原则,而韩国却从自身利益出发,一边对日本主张自然延伸原则,一边又对中国主张中间线原则,并由此产生韩日“独岛”之争和中韩“苏岩礁”问题。韩国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中国大陆边缘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延伸到距朝鲜半岛较近的地方。以自然延伸原则划分海域对其不利。

1938年,日本计划在苏岩礁建立直径15米、高35米的钢筋水泥构造物。由于爆发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先占计划未能实现。
1951年,韩国山岳会和海军以调查国土为名联合到苏岩礁进行探查,发现暗礁后在上面铆上了“大韩民国领土离于岛”的铜牌。1987年起,韩国在苏岩礁上设立航路浮漂,为取得东海海域资源预留伏笔。1995年韩国开始在苏岩投资212亿韩元大兴土木,筑成“韩国离于岛综合海洋基地”,2003年完工,并禁止中国人登陆。自此,韩国在苏岩礁的活动更加公开。据中国国家海洋局《2005年海洋行政执法公报》透露,中国海监飞机对苏岩礁韩国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实施了巡航监视,多次发现韩海岸警备队巡逻飞机、韩国海警巡逻艇在该海域活动。
除东海外,中韩两国在黄海还有6平方公里的争议区。韩国早在1970年颁布《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法》时,即按中间线宣布了黄海石油勘探区;1972年又宣布在黄海设立“海上特区”。
2004年7月9日,韩国石油开发公社透露,韩国“首次在西海(即黄海)大陆架勘探石油”,勘探海域距韩国全罗北道群山的直线距离为250多公里,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
据韩国石油开发公社称,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石油资源达77亿吨,很可能成为继里海之后全球第三大石油产区。对黄海大陆架基本未进行全面勘探的韩国,借此迈出开发海底石油的第一步,由此形成了日韩向背靠中国的大陆架底土资源挺进的局面。
从韩国设定的海上矿区看,目前能出产天然气的海区为东南部大陆架第六矿区一区以及第六矿区二区,不在黄海大陆架上。半岛南部的第七矿区分别为韩国自主开发区和韩日联合开发区,其南端最远处延伸至距离半岛海岸线约700公里处,在中国钱塘江口平行线以下,明显深入中国东海大陆架;半岛西部海区和西南部海的第一到第四矿区西侧和西南侧端线普遍超过半岛与中国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中间线50至100公里。韩国在黄海大陆架上进行石油勘探的海区属第二矿区。从地图上测量,韩国群山至中国山东半岛的直线距离为400公里左右,已跨过黄海大陆架中线50多公里。
根据1982年制定的国际公约规定,大陆架是大陆边缘在海底的自然延伸,大陆国家最远可拥有离海岸线350海里(约648公里)范围内的大陆架。据此,在中国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理所当然地包括黄海大陆架和东海大陆架。而韩国未经中国同意在黄海大陆架上勘探石油,已损害到中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日韩对中国丰富的海洋和底土资源窥伺已久。早在1974年1月30日,在未经中国同意的情况下,韩国与日本政府就签订东海《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但未有收获。90年代中期,韩国再次与日本私自划分海洋专属经济区,将与中国相向部分海域大肆划入韩国。1999年,韩国与日本签订《日韩新渔业协定》,将中国黄海大陆架近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为所谓日韩共管的“暂定水域”。而在韩国“低调”在黄海大陆架勘探石油数日之前,日本刚刚开始“高调”在我东海有争议海域进行海底石油调查。
韩国给我国苏岩取了一个韩国名“离於岛”,发音为I--DO,韩政府编列国会通过,投资2百12亿韩元(约2亿人民币)在距苏岩最高峰的南侧65米处,打桩兴建了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吨,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巨大钢筋建筑物,还把它取名为“韩国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向中国扩张领土和领海的大型前哨基地,这基地占地面积约1320平米,建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卫星雷达、灯塔和码头。上面有8名常住的所谓研究人员,15天轮换一次,另外韩国海洋研究院的职员,每隔2-3个月会登岛一次,在上面呆一周左右,进行装备、设备的维修保养与检查。
1995:现场海洋调查(水深测量,潮位、海潮流观测
1996:现场海洋调查(海浪),二维空间水中模型实验,设计及计算作业条件
1997:现场海洋调查(海浪),精密海底地形探查,建筑物概念设计、测量
1998:海底地基探测及资料分析,建筑物开始设计,科学基地运营方案
1999:选定和购买观测装备,决定建筑位置,三维空间水中模型实验
2000:各种工程方案、工事课题制作完成,交由现代重工业施工,决定负责部门
2001:详细设计所谓“科学基地“,为提高安全性,进行风动和水力实验,购买观测装备
2002:建筑物开工建设,远距观测、通讯系统制作安装,10月下层建筑完工,科学基地临时运营
2003:5月上层建筑完工。各项设备按装完毕,开始试运营,6月11日人工岛竣工典礼
报道称,中国政府对苏岩礁的态度非常明确。2006年9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苏岩礁是位于中国东海北部的水下暗礁。因苏岩礁位于两国专属经济区主张重叠区,所以反对韩方在两国专属经济区主张重叠海域的单方面活动。”
秦刚称:“韩国和中国在此不存在领土争端。”他还说:“中国与韩国已就专属经济区划界进行了一些磋商。中国政府在几年前就韩方在苏岩礁修建海洋观测站问题向韩方提出交涉。韩国政府的单方面行动不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报道最后强调,非常明确,苏岩礁不是韩国的领土,因此中韩之间根本不存在韩国媒体不时炒作的“中韩领土争端”。事实上,今年4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韩国新闻媒体驻京记者联合采访期间,否认中韩存在领土争端,称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
苏岩既然不是水上岛屿而是水下礁岩,应不宜适用国际法的无主地(terralls)先占原则实施管辖。则问题焦点不应是“领土”而是经济海域。韩方片面在重叠的经济海域抢占,中方曾多次抗议。目前中国方面希望采用与南中国海邻国多次召开的“南海会议”取得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范例对韩交涉,但韩国沿用对日本独岛(竹岛)的“先占”经验,没有回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