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询问百慕大之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它们选择了一片离地面很近的大叶,几个软体动物爬了上去叶片被压到了地面,好似一张舒适的眠床。杂乱的电波此起彼覆,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同类推上大叶片。强壮的软体动物们,轮流用身体磨蹭衰弱的同类,显然是一个告别的动作。躺在叶片上的软体动物,发出更加微弱而断断续续的电波。最后终于变成毫无声息,软体动物群也在默哀。大叶片慢条斯理地卷缩起来。送葬的队伍并未离开,静悄悄地守候在一旁。
这时候叶片突然又张开,分明是遗体告别!凡洁意姆利用飞行器外面的机械手,楝了一朵落地的小花,投向又一次卷起大叶片中。
祝你安息,送你一朵花儿!
没想到大叶因此而停顿下来,它不肯接受这种悼念。电波再一次议论纷纷,好象在讨论对策。凡洁意姆的举动完全是一种善意的表示,也寄托了一种祝愿。看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又不忍心把花儿拿掉。正当她犹豫不决的时侯,不可思意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只软体动物爬进叶片,把那一朵花儿推了出来。当它爬出叶片之后,叶棺终于紧紧包裹了遗体。静穆的气氛维持了很久,才看见所有的软体动物纷纷离开一朵凋谢的小花,竟然会拖延隆重的葬礼,丽雅和罗金维实在太感动了。这说明途中一号的生命们有着高级的思维,要不要进一步全面的考察呢?
还没等她们发出信号,泰纳文杰教授的信号先到了。建议她们立即返回飞艇,他们应该重返航程。途中一号已经被查明,属于古朗恒星的一颗极小的成员。锁定了他的位置和测定运行的数据后,把信息发回去,交由科学总会处理。这些在事先都有文字规定,他们的任务是按时到达十年后的目标。这两天的收获不小,而且非常有意义。凡洁意姆的日志写得也很精彩,”植物葬礼”成了这次探险的代名词。每当提到这次奇迹,她都特别兴奋。后来的一路上,她们的探险二号没少重复谈论这个话题。
两台储存资料的电脑中,查不出途中一号上动植物的有关信息。只有一个宇宙尘埃的记载与其相同,并提到那里可能有生命迹象。但是这颗小星似乎并不规律,而且游曳在多种恒星的轨道中。相似的例子还不曾有过,所以资料也不完整。而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它与记载资料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看来,只有等待科学总会的解密探险队完成以后的工作。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而且不可草率行事。

植物葬礼使地球灵魂们觉得十分惊异,故事听起来让人很舒服。
安特来星派往地球的两艘宇宙飞艇,是中距离探险的队伍之一。也就是在常见星系中旅行。(地球上称为银河系)远距离探险是指常见星系以外,那才是真正的宇宙探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安特来的使者去过。只有几艘不载生命的飞船,带着各种仪器去探测。也可以说远距离探险的知识,还处于摸索阶段。
从n灵魂团体来奏热闹的e1719号,生前是一位研究天文的学者。由于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在几个团体中,曲高和寡,所以经常周游列团。偶然碰到那一次哈尔平挑选交流者,他有意引起注意,果然如愿以偿。当所有灵魂为”植物葬礼”感动不已的时候,他悄悄接近泰纳文教授,单独提出几个终身探讨无果的问题。首先用刚学会的安特来语进行交流,然而怎么也说不清问题的实质。又改用地球上通用的天文语言,乃是无法沟通。于是又将翻译的任务交给了哈尔立平。这一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边。
我的意思是说,关于行星的成因,是否与宇宙大爆炸有关?安特来星与地球的生成是否是同一个时期?
泰纳文教授想了一会,然后叫哈尔立平直接去回答。这样的问题,每个探险者都可以讲解。
每个行星的形成,都决定于光源体的裂变。太阳或者古朗生成的时候不同,它们派生的行星当然不会同时。宇宙大爆炸确实存在,但那是发生在常见星系之外的事情。宇宙中存在巨大的磁旋现象,在磁旋的中心,所有星球以千倍光速运动。正旋运动的星球相撞,可能合而为一;反旋运动的星球则可能会分裂。
最近的一次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十万年前我们测出了一次反磁旋爆炸,而发生地距离我们6000光年。由于释放的能量巨大,播及到许多星球。有的星球被改变了位置,还有的星球被卷入了磁旋。因为进入高速度运动,所以无法跟踪而消失了。
e1719明白了这就是我们设想的”黑洞”原来是因为数倍光速而产生的宇宙现象。接着他又提出一个地球灵魂特别关心的问题:地球上有一个百慕大三角区,多次吞噬了舰船和飞行器。被称为魔鬼区域,我们至今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请问安特星球上也存在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