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五道极身 五方天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施华出生之前的某个时代,曾经出现过一名天纵奇才的狂人,他的修为,足以杀神灭佛、诛仙屠妖,他功参造化,实力堪比【三皇五帝】,但他却又狂妄骄傲,异想天开妄图将水火不相容的仙神妖魔之力汇聚一身,创出一套空前绝后的绝世奇功
【四道战体】
这狂人将他的奇思妙想和疯狂成果公诸于众,想让世人知晓他这惊天动地的创举,承认他三界六道第一人的名号。然而,仙神妖魔之力何其强悍,岂是一己之力所能控制,任这狂人资质是如何的惊才绝艳,功成之日,也是他爆体身亡之时。
后人却贪恋这强大的力量,根据这狂人的构思,继续研究融汇贯通这些性质迥异、同时又彼此冲突的力量,但只有少之又少的奇才方有所获──中唐之祖,太宗李世民之兄李建成便曾借兄弟血脉之助,成功融汇妖魔之力,可惜终不持久,最终依然遭到反噬。
施华在圣剑灵洞的秘藏古籍之上看到这份记载之后,对这狂人的一生除了唏嘘感慨之外,更有敬佩之意。开创前人禁忌之先河,也正对他当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施华对这强人的构思很感兴趣,将它牢牢记下,思考如何改进、完善这个构想。时至今日,施华得阅轩辕天帝的藏书,了解众多神魔绝学,眼界早已今非昔比。
更何况,此时此刻,施华已经没有了退路,倘若不打算就这么当一辈子的半废人,必须拼这么一把。成功的话,他依然可以纵横天下;倘若失败,施华无声冷笑,打算看那冥冥中的黑手又会有何举动。
为了达到修炼四道战体的条件,施华从十方天地珠之中选择四件灵宝,打算以之为四道战体基本的食粮:神道为女娲正神刻录浑天宝鉴绝学之晶柱、仙道为天帝宝库之主留下的十方天地珠、妖道为东皇太一九子所化九阳金乌珠、魔道为元祖天魔遗留魔珠。
之后,施华沉浸识海之中,开始构思自己的计划,同时继续在十方天地中寻找有用之物。
[这方古朴铜盒之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密,竟然能让天帝郑而重之、耗尽心血加以封印?]
施华在十方天地中发现一件被天帝加以重重封印的古朴铜盒,盒身之上镌刻着层层叠叠的古文,散发着阵阵朴素而庄重的气息。施华心中大奇,放下手中其它器物,将手伸向铜盒。
此刻他元神之躯,自有九九命格、真龙玄气佑护,手、盒接触,虽然激起层层电光,但施华恃强而来,龙气帝力破去天帝封印,打开铜盒。
一根寸许长短,洁白如玉的“树枝”,静静的躺在铜盒之中,散发着阵阵的生命元气。
施华不知此物为何,但从他第一眼见来,就断定此物不凡。
虽然不过寸许长短,却晶莹灿烂、洁白欲滴,身周更有七彩云霞环绕,神异至极。
施华仅仅被那彩光照耀,便感到元神如饮琼浆,受用无穷,短短片刻,元神已有饱胀之感。仅此一项,他就知此物珍贵无比,施华也不敢乱动此物,担心暴殄天物,便按原样关上铜盒。铜盒关闭,神光自然内敛。
此刻,施华已然聚集神魔仙妖四族的至宝,女娲正神、元祖天魔、金乌九子、天帝,四道战体的基础已然打好,只待施华祭炼元神、炼化众强灵识,尽纳己身成就四道。
可是,行功之前,施华却犹豫了,毕竟四道战体只是构想,如果在祭炼过程中稍有差错,那他的一切皆将灰飞烟灭,从此完完全全消失在这三界六道之中。
对四道战体的担忧,让施华暂缓祭炼元神、炼化灵识的决定。但施华并未放弃修炼的打算,他开始参详天帝的藏书,试图从中寻找灵感,改进四道战体。
识海之中无日月,耽精竭智、呕心沥血之下,施华终于灵光一闪,将四道战体结合天魔功的魔身、道家的元神出窍、妖族的分身之术,构想出一套奇功──《五道极身相》。
五道者,仙道、神道、妖道、魔道、武道;极者,尽也;身相者,天地人之肉身法相。
施华认为,那无名狂人、妖魔李建成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在于他们都是想以一己肉身之力强行融汇这些不同性质的力量,低估仙神妖魔之力冲突所带来的后果,也高估自身的承受能力。
但施华却转而设想,倘若不以承受这些霸道的力量,改之以性质匹配的媒介进行融汇,再以肉身吸纳这些媒介,以此推动仙神妖魔之力,威力虽然没有用肉身施展那样直接、纯粹,但这份力量同样足以惊天动地。不过,这肉身亦必须同样强悍,且不能属于这四股力量任意之一。
其后,施华欲将仙神妖魔之力组成一个循环,考虑到四方四象之形过于冲突,他便选择了五行之力,打算构建最为稳定而平衡的五芒星形力量循环,为此,四道战体变为五道极身,这第五灵识,施华却是选择了当年败尽天界众神的罗刹。
尽管殚精竭智,施华也仅仅有三成的成功把握。不过,仅仅只有三成把握,施华仍然愿意为之一试。他不甘平凡、渴望拥有力量,倘若五道功成,施华自然能借助众强之力破开天冰,恢复过往的资质,重拾昔日实力,而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依靠神兵和外力。

接下着,施华又花去半月时间,将自身苦修的上天下地至尊功、天魔功真气散去──他经脉郁结,道为天冰所封,此番散功净体不仅比常人耗日持久,过程也更加痛苦,但施华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硬撑下来。
之后的数十日,施华一边静候飞龙升天的大吉之日,一边参阅众多天帝藏书,进一步完善《五道极身》,同时也利用其他的宝物,布下掩盖隐匿的阵式,试图遮掩世间众多强者的感知。
终于,这一日,天地之气呈飞龙升天之势,于施华九九命格、真龙之身乃是大吉大利之象,他于日出之时端坐山之巅峰,吞吐朝霞云雾、吸纳日出精华,同时沉浸识海之中,开始祭炼元神、炼化灵识。
【五道极身】以仙神妖魔武,五道之力,对应天帝圣装、十色晶柱、九阳金乌珠、元祖魔珠、噬魂神棍,孕育身外化身,重塑众强法相,以己身容纳灵物,以灵物包裹诸强灵识,以灵识推动五种“道”之力量。
施华心分六用,主灵识尝试着将自身分灵识烙印打入五件灵物之中。这个过程极其凶险,五大灵物俱是三界一等一的宝物,内中蕴含至高强者的神念魔识。施华灵识与之相比,实是荧虫与皓月争辉,他自然不可能抹去其中灵识,只能令其彼此牵制,形成平衡的约束,方有成功的希望。
施华灵识沉浸识海之中,开始在五大意识之中游走牵引。
在识海之中,五件灵物被抽离出灵识,幻化出五大【天尊】级别的强者形象,他们的容貌身形完全具现,身高千百丈,看似顶天立地,让施华望之生畏。
居东者为一人首蛇身女神,她面容慈祥,眼神中有着悲天悯人的感情,正是众神之首的女娲正神。她之体内,隐约可见金色晶柱,正是那金晨曦天晶。
居南者为一身穿九龙明黄帝装的中年男人,面容威严,帝皇之威充斥四方,周身祥云环绕,隐现真龙拱体,正是众仙之帝轩辕天帝。他身上唯有帝袍之上的一粒明珠形象真实,正是那十方天地珠。
居西者为一面目狰狞,额生三角,身着恐怖战甲的天魔,他目绽赤红血光,魔气吞天灭地,杀意澎湃如海──元祖魔珠幻化天魔居然不是万魔之祖的元祖天魔,反而是万魔之魔的大天魔。魔珠浮于大天魔胸口,散发着诡异的绮丽魔光,更显恐怖骇人。
居北者为一容貌美丽、身披金黄翎羽的丽人。她身上太阳真火熊熊燃烧,妖而不媚、隐有帝皇中正不阿之风──九阳金乌珠同样没有幻化东皇太一九子之形,反而现出东皇之女羲和皇女的身相。九阳金乌珠之一虚悬于她手腕一侧。
居中者为一面容邪异、气质阴沉的魁梧男人,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浑身上下战意惊人,正是西域邪神罗刹。完整的噬魂被其牢握于手,但仅有一节显露实像。
施华心中惊骇,他本来担心众强灵识过于强大无法对付,所以选择循序渐进之法,仅用部分灵物。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首先是众强灵识未按五行归位,其次是妖魔两道的灵识竟然不是预想之妖魔。
施华有心停止,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唯有催动元神内的真龙玄气,身后九龙虚像游动,向着五方至强而去。
此时,施华的识海内充斥着五大天尊强大而恐怖的意识,这些尊贵存在的神念魔识何等强悍,施华只感到自身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孤舟,一不留神就是舟毁人亡、魂飞魄散的下场。
施华对此早有估计,但他没有料想到五尊的残留意识竟然如此庞大而恐怖,已然超出他识海所能容纳的极限,而且,还在继续膨胀。这五尊任意之一都是一方至尊,任意一位也能轻松捏死施华。施华居然妄图打他们的主意,可谓不知死活。
但此刻,施华已经没有退路。进,尚有一丝希望;退,则是完全绝望。施华孤注一掷,引导五尊意识进入他之前设想的轨道。
以人之身,窃取仙神妖魔之力,施华此举几算逆天,但在他义无返顾、孤注一掷的豪赌之下,他居然成功引导五尊的意识和力量,让他们彼此牵制,将五件灵物让了出来。
施华大喜,正待逐一给众灵物印上自己的烙印,一股阴森冰冷,充满死亡、狂暴、杀戮和毁灭气息的魔识忽然自魔珠之中钻出,并迅速曼延开来。
这股魔气精纯更甚大天魔,其中还有一股寂灭万物,将所有回归于无的恐怖感觉,让施华产生发自灵魂的颤栗。
森森魔气逐渐笼罩施华的识海,片刻之后,一个庞大的黑影带着毁天灭地的压迫,出现在施华眼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