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亲民皇子(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掌柜听着一喜,微躬着身问道,“那不知两位公子可打算买回府去留作珍藏?”
黑衣青年淡笑阻止,“掌柜,不忙,山水画最是为人乐道,我们若两幅都收了回去,世人就难见这佳作了,只取一幅,可好?”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在问身旁男子。
“那就这幅潇湘……”
“不,清逸,还是选《华山仙掌图》吧,智者乐水,仁者爱山,殿下更喜山之雄伟稳重,不是吗?”
掌柜的听到清逸两个字已经一愣,再听到殿下两个字,想装糊涂都不行,规规矩矩外加颤颤巍巍的跪下身行礼。
“不必行此大礼,本王只是私下行走,掌柜还请将这画送到逸王府,银钱问府上管家要即可。”清逸语态平和的扶起掌柜的手臂,亲切的说道。
若潇微微一笑,便跨出了店门,在屋外等候。
清逸不会刻意去接近百姓,那么若潇就做个契机架个桥梁,让民间对这四皇子的印象生动起来,再让薛安派些人混在民间传扬,排些说书唱戏的趣闻,那么,这个亲切的形象就算是树立成了。而若是读书人,透过一点痕迹,也能察觉出清逸的品格。比如这山川之作,买下的效果远比那幅虽然自己比较钟爱却有失稳重的水云画卷来的大。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仁爱之人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而这就是若潇想要让学子从中感悟到的,只要联系起来,那么四皇子的形象虽不刻意,却都留在了人们的心里,若有契机,自然能促发壮大。这样比一个完美形象要真实,要亲切,一个出色的人不一定比得上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人,尤其是熟知的这人也不差,而完美之人却突然不完美的情况下,民心所向,自然而然。
“若潇,在想什么?”清逸的声音自后面传来。
若潇摇摇头,看着天色道,“我们回去吧,过两日再出来走走。”
“嗯。……若潇,想不到你对书画也这么有研究,你可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都一一报来吧!”
“碰巧学过些鉴赏知识罢了,你若让我动手作画,我可连毛笔都拿不像样,呵!”若潇心道,那时候混了两年的鉴赏社团,果然有用。
——————
若潇当然知道,清逸光是处理工部的琐事就需要大半日,在这个处理政事都必须一一回复,人力运输的情况下,清逸的效率已是极高。当然,其实皇子并不一定需要如此,像六皇子就常常流连青楼酒肆,只将政务丢回原来的吏部尚书,这也无可厚非。若潇知道,现在还早,让清逸多接触接触细节是很重要,不过等时机成熟,下放权力才至关重要,若一直连这种琐事都抓住不放,先不管身体上吃不吃得消,光是养上那么多显得毫无作用的臣子便是大忌。当然,若潇也不能让清逸一直埋头苦干,适时拉出去坊间走走,接触接触民间百姓,也能为之后的造势形成一定可靠的基础。

现在,若潇正非常详细的向薛安讲解该如何渗透民间。
“薛安,你听清内容,切不可画蛇添足,也不能遗漏少许,这关乎殿下的将来大局。”
“是,属下明白,先生请吩咐!”薛安虽未见这位先生有过什么妙招,但见自家王爷对他如此相信亲近,又觉其风度气势不似常人,心中有了敬意,也有些期待,自甘心听命。
若潇一一说明道,“首先,你选择少部分平时在民间刺探消息的探子,让他们在这些日子我和殿下去过的地方和当地人攀谈,我在部分地方都曾点出过殿下的身份,你让那些探子想办法将消息自然的传播在那一带,不需要太刻意,偶尔提起就好,而且只需要关注民间津津乐道的故事就可,比如殿下去了哪儿,干了什么,买了什么,做了什么?但切忌不可将推崇的意思表达出来,只需要以乐闻的性质传开就好。”
薛安点头称是。
若潇顿了顿,又道,“然后,再选能说会道之人,也不用太多,两三个足矣,在低档次的酒楼茶铺,以传闻的形式散播开来,最好加些不真实在里面,亦真亦假,夸张,但不能一味说好话,要有市井小民背后谈论大人物的感觉,可以说些私事,甚至说些对于殿下来说过于玩笑、离奇的表现。不要担心负面的影响,只要不是触犯了民间默认的道德感,一点点的迷糊反倒是亲切可爱……咳,这样说你明白没有?”
薛安神色古怪,却还是认真保证道,“属下一定照先生所言操办。”
若潇自知表达不怎样能让这做属下的认同,尴尬一笑,道,“还有府里,对于那些短工、常常出去走动的下人,仔细挑选些平凡的,亲善的,万万不可趾高气扬,但可以是三姑六婆那样爱说闲话的,你暗中挑选,然后让恰当的人在他们附近不自觉的透露些殿下的琐事,比如像现在这样忙于公务不吃正餐,你就可以让厨房的下人抱怨菜又要热过,话不要都自己说出来,留些疑问,等好奇的人问了,再说,这个,你明白该怎么做吗?”
薛安愣了愣,道,“是的,属下明白。”
若潇叹口气道,“最后,想办法接近一两个说书的,等过个半个月左右,将这种各式各样的趣闻用不同的人在他们身边传播,务必做到有趣传奇,但又不失殿下的形象,可做的到?”
薛安这个非常理解,明白的点头道,“先生,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
若潇微微一笑,成竹在胸道,“这些你都只要在刚开始时派人传播一下,之后只需做个看官,自有好奇的人会散播,察觉有不利时再出言将话题方向拉回就行,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工作,要有耐心,在年末时让京城的说书人都有想说逸王趣事或者已经作为说书的内容时就可,不可快,略慢一点也无妨,最迟在一月时我要效果,明白吗?”
薛安神情一懔,道,“属下保证完成。”
“先去吧,等过些日子,在下还需要你将人派去湖广一趟,那件事也非常重要。希望你手下的人都不辱使命。”
薛安自信道,“那是自然,先生放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