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暗箱税收(题外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箱税收(题外话)
元月十七日,我和地段上的代税员有一段对话。
问,收废铁的收多少税?答,收废纸的五十元左右/月,收废铁的七十到八十,那个烟摊收一百。
又问,你知不知道那个烟摊卖假烟。答,我只管收税,不管他做啥。回答在理,我无话可说。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曾估计收废铁的上税最低应在一千元左右,(见本书46页),实际收税却大谬不然,不到估计的十分之一。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收税的依据是什么,凭想象,或是凭他的实际收入,或是凭相关的法律文件。
如果仅凭想象,确定收税的话,那么我们的税收,实在是太不严肃,太随意,太简单,漏洞也太多了。
我在调查基础上的估计,他的月收入,不止三万,这笔钱,无论从营业税,或者是个人收入调节税来看,岂止七十、八十。
代税员讲,我不管他做什么,也就是说不管他的经营状况、收入来源,请问收税依据是什么?事实上,税收也好,派出所也好,街道也好,只要像我一样,对这个摊,守他十天半月,一切将一目了然。
进行这项工作,不像调查张君需要资金上千上万元,只需要两个人,晚上两点钟后,开始观察就什么都明白了。可惜,你们太金贵,吃不得这份苦,不想多事。
谈到税收,使我想起去年,一件轰动直辖市的大事,晚报连续刊登了数篇有关税收的文章。

起因是西南师范大学一批教授分了住房,进行装修,税务部门代扣了装修税,教授们有不同意见。
文章给我的印象是,你看连这些大学的教授都搞不清楚,装修还要上税。因为有政策,最终是教授输理。
对象选择教授,因为这些人有知识,爱扳个理,你看在法律面前,也只有乖乖认输。
让我来谈,未必如此,问题就出在税收的暗箱操作。
请问,税务部门的同志,你们分了新房后,哪家哪户没有装修,你上过税吗?请出示你的上税清单!直辖市的大大小小官员们,你们装修房屋上过税吗?有上税的清单吗?
我曾遇见一位已退休的老科长,摆谈中言及一位局长。他讲,***他的房屋装修像皇宫。
没去过皇宫,只能凭想象。我想,他的装修,可能还不至于像西师那群夫子,还要自己掏钱吧!一方是自己掏钱,还要上税,另一方是公家(纳税人交钱)掏钱,天老爷上税。收税的同志,请给我一个解释。
小布什,入主白宫,同样也在装修。他用纳税人的钱搞装修,如果美国有一条装修税的话,肯定就有一条成文的法律豁免。这个豁免权,不至于沾点官气的人都享有吧!
面对现实,我不知西师的几位教授,在课堂上如何向学生,讲清中国税收这堂课。
2001.1.18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