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千里之外(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泽涛这回并没有将《千里之外》特意改动,虽然这首歌在整个周杰仑中国风潮流中属于缓平之作,激起了风浪也远远没有前面的音乐来的可怕,可《千里之外》的出现代表着周另一个高度,至少李泽涛是这么认为的。
张雪友相比费玉轻来说虽然没有他那么有标准的嗓音,字字句句像一位30年代上海滩小生,但对于张来说合唱《千里之外》不仅在名气上加以提高,音乐魅力和感情基调上也加以极度柔情化,用歌神的嗓子在融化这一段段纯美的歌词,唱出来的味道已经不觉的那么僵硬,反倒**四起,心朝澎湃。
李泽涛这番刻意的撮合,却真正在几分钟见到了效果,当张歌神再次用他那动人的嗓音唱起《千里之外》的时候,在英皇的人已经在追问这首歌曲的去处,甚至于很多人开始倾向于对周杰仑这个刚刚加盟进公司的小子产生了好奇。
能与张歌神合唱那在港台也是找不出几个新人来的,更何况周杰仑对音乐的天赋却让他演绎的比李泽涛想像中的要出色。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周杰仑在唱词上还是有些建树的,颇有周氏歌风,从小就被逼着弹奏钢琴的他,对于纯音乐的敏感也是强行练出来的,以至于到了最后分不清是他弹起了琴声,还是琴声包围了他。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张雪友似乎想变换点歌风,突然转向了刘华的嗓音,使得李泽涛差点喷出口水。
在场的录音师也跟着愣了一下,但随即又响起了周杰仑的声音,李泽涛一阵傻眼,莫非张雪友也喜欢玩这一套,变着法儿的玩嗓音,如此一来效果反而更好,录音室外激烈的惊叫便是很好的证明。
一首《千里之外》本来就只有四五分钟,加上前奏和和声伴奏与说词也就多了一两分钟,可没想到的是刚刚第一拨录音下来竟过了十五分钟,真是夸张,一首新歌光唱词就有十二分钟,估计在香港歌坛还是第一首。
没办法,张雪友玩起音乐来挡也挡不住,常人只知道他嗓音一流,却不知道他模仿别人的声音更是一流,一首《千里之外》一口气下来竟模仿出了十几种声音,包括港台、内地十几位优秀歌手,低音、男子中音、女子高音模仿的有声有色,而且还刻意摆弄出了各种姿势,逗的李泽涛是哭笑不得。
令李泽涛同时感到还有些安慰的是,周杰仑竟能应付自如,对于张雪友突然大发音乐怪癖,倒能处处加以破解,即快即慢、即高即低、即强即弱,运用非常有大师之才华,从而使得整张《千里之外》唱片得以配合的有点出神入化的高度,使得英皇几个资深还相对比较高的录音师对周杰仑第一次的表现比较的满意,虽然他的唱风的深入人心还需要一些时日。

******
周杰仑第一张专辑第一首歌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强行完成了,对于歌神张雪友来说仅仅一次已经给足了英皇面子,虽然曲子并没有按照正常标准来录制,但面对今后的唱片销售,或许会产生另类异想不到的效果。
歌神张雪友的换声演唱几乎很难见到,此时在李泽涛的脑中不觉又盘算出了另一个算盘。
刘华的98寻人演唱会依旧按照着正常的历史规律进行着,分发传单,拉媒体广告,唱前准备神秘嘉宾,确定销售门票等等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英皇自然也得到了邀请,有百分之十的员工得到了门票,但在大部分英皇员工心中此次能有这样机会,功劳都在李泽涛一个人身上,虽然杨兽成全家都被邀请前往,但却是黑着脸去的,在场面上很多人都叫他杨总,可一部分音乐人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李泽涛,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
红馆不用说是香港最大的娱乐演唱圣地,无数音乐人都对此处向往非常,特别是港台艺人能踏足红馆基本就代表。你已经在娱乐圈有了自己特有的身份和地位,面对这样的诱惑,很多人都在努力,努力……
李泽涛也不例外,他内心急切的希望以自己的实力站在红馆万人舞台上,不需要浮华,只要能让他真真正正高唱一把,这便是他在前一世最大的梦想,面对着舞台他有很多很多的感想,不仅有歌迷的陪伴,他还希望有自己最亲密的爱人陪伴,他想尽可能跟她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人活着从来不是为一个人而活的,而是为两人活的;相互扶持、相互爱护、相互勉励、走完一生,执子之手,永不相负。
几天后,他终于出现在了红馆的贵宾座上,这是第一次他以音乐人的身份参与这样的活动,台湾事件加上单曲《双截棍》的电台打榜已经让他有了一点名气,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的是竟有一些歌迷来找他签名,冥冥之中让他感觉到了名人的点点兴奋。
李泽涛手上牵着萧雅轩,两人意外都穿上了黑色的套装,面对着灯光都表现的很坦然,可真正当李泽涛面对着红馆那万人舞台的时候,听到歌迷呼叫刘华名字的时候,他情不自禁的一阵诧异,兴奋之余却冷没非常。
入场的嘉宾开始陆续进场,很多人,很多李泽涛梦寐以求要想见到的人,他们个个衣着华丽,个个神采奕奕,个个有模有样。
“如果小琪还在,如果是我们两个人慢慢成长,在这里来开演唱会,如果此刻我牵的人的手是小琪……”李泽涛脑中顿时思绪万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