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弘范之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张弘范之死
月亮从树林上边升起来放出冷冷的银辉使人越感到寒冷。夜静极了群峰深色的轮廓已经融进了黑色的夜幕里。
天空像用墨渲染过似的面前的大山像个巨人把他的头插入夜空;而他有力的肩膀上扛着几颗明亮的星星。
梅关(梅岭)又称为大庚岭海拔有746米是江南西路同广南东路的分界线。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
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正在夜色中向梅关跋涉一个个盔歪甲斜疲惫不堪。
在崖山先被许汉青的海军所败撤往广州的途中再败于陈瓒的6战师曾经被忽必烈赋于灭宋重任寄予重望由名将张弘范率领的南下大军如今风光不在穷途末路。
“珪儿这里是什么地方?”担架上的张弘范突然醒了过来用微弱的声音问道。
“父亲您醒了。”张珪喜出望外地靠了过来“这里是大庚岭马上便要到梅关关口了进了江南西路便安全了。”
自从在海战中受伤昏迷以来又加上被陈瓒所破无法安顿下来好好治伤张弘范在这些日子里伤势日渐沉重身体忽冷忽热军中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如今见父亲不但醒了而且还能说话张珪沉重的心里又涌上了希望。
“弘正呢他到哪去了?”张弘范继续问道。
“叔叔先一步到梅关叫城去了父亲不用担心。”张珪小心地说道。
“停止前进让为父休息一下。”张弘范闭着眼睛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开口说道。
“是。”张珪恭谨地答道待抬担架的士兵将张弘范放在平稳之处后挥手让他们离开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知道父亲此时停下必然不是休息这么简单定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告诉自己。
“为父戎马半生没想到今日败得如此之惨也是为父杀人太多报应啊!”张弘范惨笑着说道。
“父亲胜败乃兵家常事千万不要太放在心上现在先养好伤来日再卷土重来。”张珪在一旁劝道。
“卷土重来?”张弘范无力地摇了摇头“陛下对我寄予厚望赐我金刀与我全权开此前无汉人统蒙古军的先例如今惨败为父还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再者为了陛下的颜面为了张家的前途为父也当捐躯沙场。”张弘范挥手制止了张珪继续说道“为父若死陛下定会下旨慰勉否则谁还敢担任南征之帅;为父若死朝中大臣也便失去了攻讦的目标如此我张家可保无虞。”
北方汉人世家都有着力培养后代继承人的传统父教子兄教弟如此才能把家族的繁荣一代代延续下去。

作为家族权力的继承人张珪无论从武艺和智谋方面来讲都是出类拔萃。国家兴衰皇权更替这些东西在张家祖训中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的值得每个人为之去牺牲。
“父亲…”张珪哽咽地说道。
张弘范慈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样的结局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也算不错了。”
“为父死后吾儿扶柩急离开江南只要许汉青还掌握着权力就不要再回来你不是此人的对手。”
“许汉青啊!许汉青我真想看看你最后是一个什么结局世间最靠不住的就是君臣之间的情分。你以为有了救驾之功又控制了朝廷便万事大全了吗?自古以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你逃得过那些士大夫的明枪暗箭吗作为一个权臣在需要的时候你也会被君王毫不犹豫地放弃。除非你黄袍加身自己站在权力的顶峰。可惜为父没时间看他如何走以后的路最后的结果是成是败。真的是很可惜啊。”张弘范望着南方喃喃地说着身体一点点向后倒去。
“父亲父亲…”张珪满脸是泪扑上去死死抱住了张弘范的身体。
“珪儿为父去了把张家交给你为父很放心很放心….”张弘范用最后的力气说道。
……………………………………
张弘范从小受过很好的儒学教育对汉文中的儒家典籍纲常伦理也颇为熟悉。他曾作诗《述怀》曰:“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在史书的记载上说这诗流露的是他对战争破坏行为的憎恶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内疚。其实客观来看这不过是他向自己的主子炫耀功绩的表现。
张弘范是一个汉人但他又是元军的大将诗中的“我军”指的是元帝国的军队而被“我军”屠戮的“江南儿女”则是指与张弘范身属同一种族的南宋子民。作为一名汉人在助蒙古人杀戮同族破汉人军灭汉人国在记述民族战争的历史上无论如何不会是一个光彩的角色。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是把家、家族的利益排在国的前面为了一己之私甘心为虎作伥。张弘范等汉家世侯皆是如此。
张弘范死了死在了梅关之南死在了除旧迎新的除夕之夜。
此刻泉州城里正热闹非常因为接连的大捷使得百姓心里觉得安全再加上朝廷与皇上的到来泉州府与商家都出钱出物使得欢庆的气氛更加浓厚。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