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六十四个故事:黑白分明的狐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个故事:黑白分明的狐狸

世界上有很多君子一样外表的人,实质上是道貌岸然。伪君子何其多也!

就连那寺庙里的和尚,吃素念经,可是他们心里在转着什么样的念头呢?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鬼狐知!

有时候,人还不如狐狸真实坦诚,为之一叹!

贡生张晴岚曾经说起过,有一个寺庙里的藏经阁上,多年都有狐狸居住。

和尚们,大多都住阁下。

和尚和狐狸相处久了,就像老朋友一样,你不轻易打扰我,我也不无故搔扰你,倒也相安无事。

有一年夏天,那是特别的热,整个寺庙,被烈日晒得好像就要着火。

寺庙外面,来了一个背着包裹,游食四方的和尚,到寺庙里没住几天,就嫌阁下和尚多,人嘈杂,无心念经,影响修行,他就把自己的包袱裹了起来,想着搬到藏经阁上面去住。

可是,这只是这个外乡和尚一厢情愿的想法,阁上的狐狸,可是保留自己的想法。

就听着,梁上的狐狸对着阁下说:“请各位暂且各自回自己的住处,我家的眷属很多,将要移到阁下来住。”

和尚们就觉得奇怪呀,狐狸一直住在楼上,为什么现在又出了花样,想搬到楼下来住呢?

难道是想换换居住环境,调节调节心情?

和尚们就问:“朋友,你们一直住在楼上,好好的,为什么又想搬下来呢?”

狐狸冷笑着回答:“因为有和尚住到楼上来了。”

楼下的和尚楞没有明白:这是啥意思呀?明明以前是“相看两不厌”吗!哦,原来一直不把我们当和尚,现在外面来了一个和尚,你倒正儿八经地把他当和尚了。

和尚们耐住心头的怒火,继续提问:“你搬家是为了躲避和尚吗?”

狐狸阴阳怪气地说:“和尚可是佛的儿子,我怎么敢不躲避呢?!”

和尚们乐了,觉得这只狐狸有点犯弱智了:“此言差矣,我们不也是和尚吗?”


狐狸不再回答。

一阵难堪的沉默。

和尚们可还不甘心,有点得理不饶人的味道,一径追问着狐狸:“到底是为什么呀?到底是什么原因,莫非是你有什么难言的苦衷?”

唉,一群不知趣的和尚。

人家狐狸,可是冰雪聪明的狐狸。你们加起来的智商,也不抵不过他一个狐狸的。

要不人家怎么修炼修炼,就能轻而易举地成精呢?

人家狐狸不回答,是不屑回答,是考虑多年同处一个屋檐下,给你们一点面子。

偏偏有这么一群不善解人意的和尚,还硬要往难堪的话题上凑。

问了N遍,搞得狐狸有点不耐烦了。它就给了一个鱼S网破的回答,幽幽地说:“你们自以为是和尚,我还能说什么呢?”
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群人,根本配不上“和尚”这个光荣称号。

这是多么让这群和尚难为情的回答!

纪老先生的堂兄懋园,听说了此事后,说:“这狐狸太黑白分明,但也可以使儒、道、佛三教中的人,深深地自省一下。”

天天吃着素,念着经,敲打着木鱼,自以为是一个和尚了,可是因为心里转的念头,被狐狸看破,结果成了疑似“和尚”。

修行到这个地步,修行无功,也是失败之处。

文中的这位狐狸辛酸老辣,不愧为一只老狐狸。它说得平平淡淡,又幽远深长,其中的味道,要花时间细细品味。

明明是和尚,却干着一些和尚不应该干的事,想着一些和尚不应该起的念头,根本就不是和尚;明明表面上是君子,却暗中干着不是君子干的事,想着不是君子会起的念头,根本不是君子。

我们身边这样的伪君子,伪和尚,难道还少吗?扪心自问,每日三省吾身,真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让我们都离“伪”远一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