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个故事:一只独行特立的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楔子

还记得在十年之前吧,在地下书市里,买到了一本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我疯狂地喜欢上它,数年来,曾N遍地通读。虽然它也是写鬼怪的故事,却跟《聊斋志异》很不一样,它的语言朴实、辛辣、如劲风扫落叶,给人别样的清新。

纪大人在《阅》的前叙中写道:乾隆五十四年的夏天,老先生正在滦阳(今河北承德县),整理着朝庭的校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
老先生只是每天督促相关官吏,题写书签目录,将书整理上架而已。

夏天里白天长,夜晚短,老先人难得有这样悠闲的时间,好好静下心来,想想以前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感悟,想到什么就写出什么,并没有刻意地安排,便成文这些小故事。

老先生虽然谦虚地说:这些小故事可能不会产生什么大影响,但是也有可能会给人一些小感悟,能够有利于生活经历、经验的积累,于是就叫自己的秘书抄录下来,这就是《阅》成书的来历。

这些年来,我一直反复地、津津有味地阅读、咀嚼着这些小故事。发现:事短言重,事短情长,事短理深。

所以,也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用现代的语言重新复原,纪老先生数百年前的小故事,并在其中,冒昧地添上自己现在的感悟。

感谢阅读者,愿意分享我的心得,如果对您稍有启示,哪怕只是浅浅一笑,那是我的幸运!

第一个故事:一只独行特立的猪

今年就是猪年。今年如果有朋友过生日,我的祝词就很有特色:猪你生日快乐!

说到猪,虽然肯定猪的好处,却也有说明猪悲惨命运的成语:比如:人怕出名猪怕壮!

是呀,养壮的猪,可就离屠宰场近了。虽然最近有一个新闻,说是一只母猪冲进屠宰场,撞翻了杀猪人,从刀下救出了深爱的夫君,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的,猪能够幸免于难的奇迹。

大多数的猪,都还只能期待着:能吃却会长瘦,便于延长生命的长度。而大多数的猪,也只有在餐桌上,人们的饱腹后,才能得到那姗姗来迟的,来不及感慨的赞美。

水火无情,人无情呀!
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说的,倒是一只独行特立的猪。它用自己的经历,对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提出了很好的参考方式。

这是不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且听我娓娓道来。

话说清朝年间,有一个地方,也是在农村乡间,有那么一个农人,养了一头猪。

这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呀,可是奇就奇在:这头猪对谁都很温顺,唯独见了这个农人的邻居——一个老农民,就相当反感。

它的表现就是:凡是见到别人,它都含眉低首,一付驯服的样子;凡是见到这个老农民,它就瞪起眼珠子,使本来丑陋的面貌外,还添加了凶恶的成分。

老农民一看不对呀,哦,你这头猪看别人就温顺,看我就发毛,人家都是狗仗人势,你倒好,你还来个猪仗人势呀,你这不是抢了狗的风头、砸了狗的饭碗吗?

老农民心里就很不爽。

因为猪对他的另类行为,让他自觉大丢面子,所以,基于人性中普遍的弱点,他不可避免地,居然开始跟一只会翻白眼的猪计较:他想买下这头猪,杀掉——杀掉也不解恨,也不经济实用呀,还要发动全家人,一起把它吃掉!

老农民想:“等这只猪在这世界上,只剩下些扔掉的皮毛,方才能出我心中这口闷气!”

这个老农民可能三代贫农,贫苦出身,也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也没有看过什么书,所以思想觉悟就可能有点局限性。

猪会翻白眼,怎么也是一项特异功能呀,轮到现在,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申报吉尼斯纪录了。你倒好,为了自己的私人感受,还要送它去天堂,你呀你,也真是忒小鸡肚肠了。

这里,我对这个老农民,有个温馨提示:老大爷,您是否能从大局考虑,网开一面,对这头猪手下留情?

不过,这个老农民也有过饱经风霜的经历。等冷静下来后,他也在深深思索:为什么这头猪见了我,就像见了仇人似的,分外眼红?莫不是……莫不是佛家所说,我和这头猪,前世有宿怨,没有解,到今世来冤冤相报?


老农民不由地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冤家易解不易结呀!不能把这个案子再搞大了!

他打定了主意,就赶紧乘着一个月黑风高夜,带着磨得锋利的小铲子,挖开了自家院子大槐树下的土,神神秘秘地从埋在地下的土罐里,取了些细碎的银两,悄悄地收拾到自家炕头的枕下。

第二天一早,他就迫不及待地取了银两,走到隔壁邻居家——还没有走到人家大门口,就大声嚷嚷着:“我要买下你家的这头猪!”

搞得邻居吓了一大跳:这个老农民一向守财奴自居加外人取绰号,今天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
更让邻居称奇的是:老农民说买下这头看他不顺眼的猪,不是为了吃,而是想把它送到附近的佛寺里,当“长生猪”供养起来。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
邻人有心想问出个为什么,可是老农民只用狡黠的眼光,闪闪烁烁地表露出:他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个小九九!

瞧他这架式,问也白搭,邻人也就忍住疑问,甭提这茬就是了!
其实,老农民心里是这样想的:“买下这头猪,原本就是怕结下梁子。现在把它送到佛寺里,改变了它被人宰割的命运,也算是为它做了一件好事。

“再者说了,平时在佛寺里,有意无意之中,这头猪还能听听佛经,受点高等教育呢。说不定,它不但能改变对我的态度,还能琢磨出我的好处呢?

“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它不再用那红红的眼光,那么狠狠地瞅着我,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也不再乎花买它的那些银子钱了……”

说也奇怪,老农民所感所想,好像都被这头猪窃听到心里去了(莫非这头猪前生做过间谍)——此后,老农民逢上赶集,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反正也到佛寺里,看过几回这头猪,它却完全改变了以前对老农民的态度,居然见到他,就搭拉着耳朵,依依不舍地,在他身上蹭来蹭去,显出前所未有的亲切亲热,搞得老农民还有点小感动……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呀?

写到这里,纪老夫子很是感慨。他说,他曾经看到过有个叫孙重的画家,画的一幅《伏虎罗汉图》。那画上面还有一个四川诗人李衍的题词:“至人骑猛虎,取之犹骐骥。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

首先来说这幅画,画的是些什么呢?

画的就是:英俊威武的罗汉,也就是成佛的和尚,乖乖不得了,竟然把凶猛的老虎,当成了坐骑,就像优秀的驯马师,骑着良马一样。

那么这首诗,写的又是些什么呢?

这首诗,首先描绘了罗汉骑猛虎的飒爽英姿。然后,笔峰一转说,难道被骑的这只老虎,是虎族中的另类,天性就很温顺吗?不是的,是因为这成佛的和尚用道义约束了这只虎,使它不再在人间行凶。

诗的结尾感叹:啊,你看,只要努力争取,老虎都能当坐骑。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能实现目标!

原来是首励志型古诗,实在是好诗,好诗!

纪老夫子写到这里,也是有感而发。他说:这幅画,这首诗,刚好可以完美地诠释前面,老农民和猪的故事。

这又怎么理解呀?

我是这样理解的:原来这只独行特立的猪,居然也能为自己的“苟且偷生”,迅速适应环境,对搭救它的仇人,网开一面,不计前嫌,也算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不断修正自己生活轨道的、具有现代进取思想的勇士。

那个老农民呢,则对自己的疑似仇人,采取了十分有效的,党中央提倡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政策(一手抓物质,即投入资金购回猪儿;一手抓精神,即将猪送作“长生猪”),也算是与时俱进了一把。另外,他具备的坚持到底,肯定胜利的革命前辈的光荣思想,实在值得推广和学习。

大家意下如何呢?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