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秘密版的《钢铁条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8年10月1日,德国第7个国庆日,在这天,德国元首邀请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元首和特殊佳宾来柏林同庆。尽管德国与英国、FA国已是战争状态,但目前地面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而空中交手则互相保持克制,所以很多的国家首脑都接受了邀请;到庆典开始时,站在张磊同志身边的分别是:意大利新罗马帝国领袖-墨索里尼与外长齐亚若;美国总统私人代表-霍蒲金斯、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苏联总理-斯大林、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何应钦、蒋介石私人特使-张静江、中G特使,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西班牙首相兼国防大臣-弗朗哥元帅、三军总参谋长甘巴拉元帅;匈牙利摄政-霍尔蒂海军上将;罗马尼亚首相-扬.安东内斯库;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外相松岗洋佑;埃及总统侯塞因;叙利亚总统萨尔特;和其他一些国家特使。
阅兵开始以前应该由德国元首作开场白,但考虑到目前战争对德国来说只是局部胜利,所以张磊的演说非常简短,几句话就让阅兵正式开始了。步兵方阵不过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人们等待着富有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新场面。张磊对此次重武器的亮相可谓下足血本-首先由在波兰战役中大出风头的P-4/75坦克打头阵,之后还是几个“老面孔”,但也足以让大家“心神向往”了。最后,德国空军战略轰炸部队刚刚装备的新式武器让众人再次下巴落地:大卡车上驮着V-1、V-2战略火箭隆重登场!现场解说员在广播喇叭中拼命地宣传这两款最新出炉的杀人利器,它们的射程有多远、火药装载量为几何、威力有多大,最重要的是-它们无须人员操纵,只要内部燃料计算准确,让它们升空后自会攻击陆地或海洋目标,实施远程战略打击(精确度则无须大家担心,只要能炸死人就OK)。
V型火箭的现身让各位大佬颇有感想,他们纷纷注意起这样的新式装备,特别几个空军薄弱的国家,对他们来说,能够拥有这样的远程火箭意味着即使没有轰炸机也能对敌方进行轰炸;有检于此,等阅兵结束以后,包括意大利、中国、苏联、西班牙等很多国家都向德国提出购买这两款武器的要求-当然被张磊否决,理由就是:战争期间,德军自己的武器尚且不够,怎么可以外售?仪式结束以后大家由一起狂欢到深夜。对于大多数国家的佳宾而言,这次出访简直毫无益处,充其量不过是一次世界领导人的碰头会罢了,没有外交会议、没有议事议程,甚至连美国都没有拿出什么象样的提议和想FA,整个过程都在宣扬德国的富足和强大,这似乎又在暗示些什么,算了,等德国国庆日结束以后,大家也就各自回国,该干吗干吗吧。

意大利代表团则有另外的盘算:德事实力明显超过英国和FA国,目下德军不对西方发动进攻显然是等待最有利的时机,那么在私底下和德国达成一些协议在时机成熟时自动生效,看来是最恰当的手段,当然,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生效”。
10月2日,照例各国元首和使团应该回国,但墨索里尼和日本首相都没有离开,他们的留下令美国、中国人员在离开柏林是添加了一丝不安。齐亚若特意首先找里宾特若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德、意秘密结盟,并且在时机恰当的时候意大利宣布参战与德国一起并肩而战。里宾特若甫对这个富有爆炸性的条约和关系十分有兴趣并立即向张磊汇报。下午,两位独裁者的秘密会晤开始了。通过一下午的协商,《德意秘密条约》最后敲定,此文本为秘密内容,双方不对外公开。主要内容如下:1、双方之间继续保持接触,以便在关系到两国共同利益的情况下达成协议;2、缔约国一方同第三方国家发生战争,另一缔约国应给予除参战以外其它必要援助;3、如一方缔约国受到其它国家威胁时,另一国给予全力的外交支援;4、共同的边界,永远固定不变。因为是秘密条文,所以大家都不声张,对外宣传上只是笼统的说:德国和意大利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而已。只不过大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让其它国家感到不同往常-一个名副其实的“反效果”。张磊改变了外交计划,这也是理所应该,他已经在谋划当意大利在地中海扩张失败以后派兵进入的可能性了,就像原来希特勒所做的那样,对于意大利而言,张磊从一开始就不将它的国防力量计算在自己的实力里面,在他内心的深处,他宁肯信任西班牙的民兵也不会相信意大利国防军能有什么战斗力。
另一个潜在“盟友”日本的要求就简单多了,他们的问题就一个:当日本再次和中国发生冲突,德国会采取怎样的外交态度?张磊想起这个就有些恼火,但考虑到远东、太平洋、东南亚的局势,让英国和FA国、美国分散一些注意力也是好的。于是一份同日本达成出卖中国主权的秘密条约也“新鲜”出炉了,德国的核心要求就是:日本无条件保护德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殊权利不受侵犯,至于中国的安全,不在德国的考虑之内。日本首相得到了德国保证中立的承若,高高兴兴地回国了;张磊相信,很快,东西两个世界就都要被战火包围了,欧洲还保持中立的中小国家在不远的将来,会明白德国在1938年10月1日的动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