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战略资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战争开始以后张磊就喜欢看地图,尤其是在闲的没事干的时候。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好像地图上面在某个地方有记号从而可以发现宝藏一样。过了一会,军备部长兼帝国设计师阿尔伯特.施佩尔大踏步地走进元首办G室向张磊汇报关于在中国山东修建一条从青岛到烟台铁路的最新进展。第三帝国在山东驻扎近8万士兵,33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每天在江苏北部和山东全境至少有660架飞机执行空中任务。他们的努力就是使华东北部地区处于“和平”的环境让德国人能把这条铁路修建完毕。
但是令张磊预料不到的是目前帝国援助蒋介石的直接军事行动在中国受到大范围的抨击。一些GMD人士也对德国直接干预中国内战而感到不满——好像认定没有帝国的军事援助国|军就会打败仗一样。而且社会上层的民主人士也对德国干预中国内政而奔走抗议,令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受到极大压力。里宾特若甫苦笑着把中国要求德国缩减中国驻军和将绝大多数飞机从山东江苏撤离的外交文件给张磊以后就静静地等待自己“老板”的指令。这个要特别强调,张磊在看到这份文件以后脸部表情可谓“多彩多姿”:蒋介石可真是不识好人心喔。在自己心中,张磊认定没有第三帝国的全力帮助蒋介石一定会败给毛ZD这是无庸置疑的。所以他才会下达在日本九州德国占领区部署了近1600架飞机就是要在空中尽最大努力援助GMD军队。一旦有军队陷入G军的包围里德国空军就在空中竭尽全力来援助该军的地面战斗。
现在,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意大利人都要求德国停止对GMD赤L裸的军事援助,国内也有一些官员认为援助中国的力度太大有些“投资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感觉。这还真是见鬼,第三帝国现在可以在山东、山西开采煤炭;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是第三帝国在海外最大的稀土开采地;鄂尔多斯为德国提供令德国本土煤炭老板都眼红的高品质煤炭;在江西和湖南,第三帝国派驻近3万大军进驻这两个省的南部地区确定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以方便本国矿采G司挖掘宝贵的钨矿。这些资源都是德国所缺少或者要节俭开发的资源。当然在乌克兰也有大量的战略资源可供第三帝国开挖,只是这个战争期间最为张磊惦记的资源宝库已经成为帝国的本土,为子孙后代考虑当然不能开挖过甚啦。那么资源同样丰富而自身开采能力又没有的中国理所应当变成第三帝国新的资源控制地。第三帝国在这些地区开采的资源只需向中国政府支付极少的金钱,就可以把这些宝贵的战略资源通过自家运送工具送往德国或者再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给其他国家。

以在大余的钨矿做说明:第三帝国雇佣的工人将钨从大山里开挖出来,中国政府仅收每吨10帝国马克的级低价格(第三帝国货币“帝国马克”与美元置换比例为2:1)也就是区区5美元的矿采费加之后德国G司就让卡车将资源运送到赣州,再往后就是用驳船把资源沿赣江北上直抵九江再改装大型货送往上海,最后统一由帝国官方使用巨型运输船运送回德国本土。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对政府这样出卖本国的宝藏简直气的直冒烟。他们在报纸上长篇累牍地抨击政府出卖国家战略资源,祸害子孙后代,而且出售的价格仅仅是国际市场的百分之一甚至于千分之一的价格。一些地质学的专家教授强烈反对政府的卖国行径;但是亲德派的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在报纸上回应说:“中国的这些稀有资源在中国本土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因为中国没有特殊加工的技能,而这些资源提供给德国以后却能为中国立即换来急需的武器装备和大量的金援,所以在政府看来还是物有所值的。希望各位学者、教授不要在这件事上再多做文章!”
政府官员的无知无识更加剧了学者们的愤慨,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就是政府的政策失误而导致的。中国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中小型兵工厂,主要产业还是民用工业即轻工业。如同太祖在全国解放以后说过:“我们现在能生产什么呢?面粉、座椅、衣服布料、粮食类、茶叶瓷器;可是一门大炮、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艘军舰我们都不能建造。”中国的工业实力在第三帝国的观察家眼中换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甚至同样工业基础薄弱的意大利的生产实力都是中国的2~3倍。呵呵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看来在GMD的手里是有及其漫长的一条道路要走哇。
也是从这些方面考量,张磊几乎就是把中国看成一块新的资源生产地和掠夺地。他要使出全部力量从中国这块全世界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把宝贝运回德国。而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美国。现在它自己主动疏远了蒋介石,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没有大脑的放弃中国,相反它通过秘密渠道大肆援助桂系,希望通过桂系来制衡蒋介石和德国。目前第三帝国的在华势力已居于首位;当然这还是要归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愚蠢。对了对了似乎是历史还有一点可怜的惯性,罗斯福大狐狸在45年中旬日本投降之后就处于病重的境地,现在是“大笨蛋”杜鲁门代行总统职权,他是个愣头青啊。杜勒斯对中国和远东的政策还没有成形,这才是德国获利的最大原因。有些时候对手的愚蠢是最重要的取胜条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