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为了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次张磊是第三回踏上美国的土地,随行的跟班除了里宾特若甫和希姆莱都换了新人。不过无论在那里张磊都只感到不愉快:到处有人举着牌子抗议第三帝国屠杀犹太人和其他的国家的G民。为此里宾特若甫不止一次地在“三巨头”会议前向美国政府提出外交抗议;但美国行政官员以“美国公民有权自由言论的权力”给堵了回去。张磊知道这是罗斯福报复的一种手段。
早在几个月以前美国总统对英国、德国、苏联、中国,这世界5大对日宣战国领导人提出在1944年8月进行一回国际会议以讨论战争结束之后的问题和新国际体系。德国元首张磊的回复十分傲慢:“我拒绝同英国首相待在一个办G室里,他是我最不愿意见的人。”斯大林的答复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不想和一个连火炮都不能生产的国家领导人待在一起,那样我的感觉会很差。”一个独裁国家希望将英国阻拦在会议之外;另一个独裁国家则将中国贬低回二流国家。罗斯福心中清楚,他只有认同这二个“混蛋”的要求,负责单独依靠美国的实力很难在亚洲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政治外交体系。(更何况英国绝对不会主动和甘愿将他的殖民地放弃。)作为对第三帝国元首和苏联总理的“回敬”,华盛顿到处是高举着“独裁者滚回去!”和“反对种族|大屠杀!”的标语口号。
斯大林的张磊都对视一笑,看来这回会议上德国和苏联又站在一起了。这次会议后来被认为是三大国为瓜分亚洲而举行的“非正义”会议。在白宫的谈判桌上三位领导人为抢夺“战利品”而勾心斗角。
三国领袖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对日本战争“最终结束的方式”,罗斯福强调:日本必须对联盟国无条件投降,其它一切有要求的投降、联盟国一律拒不接受。对此张磊、斯大林都对此表示无异议。接着,问题就是日本是否应当划分占领区。斯大林毫不犹豫地要求苏联军队必须踏上日本的本土并且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和军事管制;张磊则直接从里宾特若甫的包中取出一张巨大的亚洲东部地图,在上面第三帝国的外交官员和政务官员很早以前就进行过推算,看看怎样的利益分配既能让苏联、美国满意,同时又可以将德国的利益最大化。张磊指着地图上的日本说:“我看是不是这样,首先苏联将日本本土的北方四岛并入俄罗斯的领土中;其次,日本北海道这个岛屿可以划给苏联实施占领和管理。美国则负责日本最大的岛屿——本州岛;我德国获得九州岛;英国管理四国岛;中国恢复包括在《马关条约》中被迫让给日本的一切领土主权,钓鱼岛和冲绳岛、琉球列岛由美、中、德、英、苏,五国同管里。大家看这样分配可行吗?”斯大林吸了一口烟,表示可以接受;罗斯福盘算了一会也点头认可。
接下去是英国、荷兰、FA国殖民地问题。张磊用毫不质疑的语气要求把“荷属东印度群岛”划归第三帝国统治,理由——荷兰本土现在德国的控制之下,它的一切财产都是德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恢复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英国应当在未来2~3年内把印度、缅甸独立,只保留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控制权。中国收回香港主权;苏联和美国平分越朝鲜的领土和人口。考虑到德国在远东驻军的人数和实际控制能力,越南、柬埔寨、老挝从原“FA属印度支那”中独立由美国托管;但德国有权在上述三国中开采天然资源。斯大林看了德国的“殖民地分配草案”以后十分不满,苏联在这里面几乎没有获得一点的好处,一个小小的朝鲜都要和美国平分,斯大林表示苏联不能同意这种分配计划。张磊马上拿出安抚“俄国熊”的的“三文鱼”:德国认同外立并成为一个苏维埃加盟和国。罗斯福目瞪口呆,他强烈地进行抗议并认为这么做严重伤害中国主权,至少在没有中国外交官员在场的情势之下,由我们三国做出如此过分的事情会沉重打击中国现政府的国际地位和国内人们的支持度。斯大林不为所动,他衡量了利害得失,最后同意以外蒙古完全并入苏联为条件,放弃为东南亚殖民地的要求。

印度独立是美国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它将直接动摇英国的统治基础和彻底推翻原旧式殖民的关键样板。事实上印度人也可以算是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但张磊从不把它放在心上:一个连坦克、火炮都不能菲的国家;一个连中国三个边防师都打不赢的国家,独立了对第三帝国来说没有多少实际受益。但是罗斯福坚持这是瓦解昔日殖民帝国的最佳一击。斯大林也意识到如果殖民地能够独立,那他也就可以抓住有力的宣传攻势将“红色政权、红色政党”再一次推广到世界各地并同美国、德国、意大利展开新的“代理人”较量;三大势力的角逐在白宫的办公室里就已经开始。
剩下的问题就是有关日本战争赔偿和苏联德国出兵中国的“回报”。斯大林同意美国、澳大利亚获得日本赔款的50%即150亿美元的赔偿;苏联、德国获得50亿美元;英国及其他盟国得到100亿美元的赔偿(中国应当获得的50亿美元赔款被做为战争时期的债款而支付给德国和苏联)。张磊这么提议,其目的就是中国不想要日本的赔款,做好人;德国要,第三帝国在东欧重新建立种族秩序需要大量的经费。所以日本的每一笔战争赔款德国都要求用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来支付。斯大林也同意德国的要求,罗斯福一票“反对”,但在两票“赞同”的局势中败下阵来。
为期10天的会议上最后阶段才进入“秘密外交”,其主要是对中国保密。苏联要求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有优先权,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设立中苏合营G司对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实施G同管理并依旧保证苏联的优越地位;中国则保有对满洲的全部主权。德国则要求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并重新租借胶州湾为德国远东舰队海军基地;青岛为德国控制,两地租借99年,从1945年1月1日直至2044年1月1日为止;山东的一切基础设施均由德国负责,离开青岛胶州湾100千米处即为“中立区”中国一切武装都需解除武装以后并经过德国政府批准方可进入。到这时,世界基本进入由德、苏、美,三国说了算的时期。
在会议结束的最后一场酒会上,斯大林对张磊表示敬佩,他将一个四分五裂的德国重新“拼补”起来并把整个世界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张磊则对斯大林的“钢铁意志”表示佩服,并强调:假使德国没有研发出原子弹,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负仍然是五五之算。最后这两位“独裁者”均有意无意地将罗斯福摈弃一边形成苏德两国“团结一致”一同对抗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国家的局面。
这一场政治、外交的搏弈已经宣告:未来世界将出于三个超级大国的掌控之下;一切重大事件都需要它们之间来进行妥协和谈判。《美、苏、德三国联合G告》于8月12日正式,其中条约开头就是:“日本帝国必须宣布所有武装部队对联盟国无条件投降,并对此行动予以充分保证。”蒋介石政府虽然不满意《联盟国合约》中出卖的中国主权,但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份《合约》。到这时,随着日本迅速地丢失满洲,东条英机内阁也走到了执政尽头;8月13日,《公告》和《合约》的第二天即宣布下台;铃木直接上台执政,小叽国昭没能过一过首相的瘾,他被战事拖在了朝鲜。
日本政府换人,但已毫无用途;它的末日就在眼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