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跳神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小祖宗,什么都看不见,还想到处溜达哪!”罕摩尔姑姑几乎是一把就抱住了我,死活不让我出去。想想也是,我这么过去,反而给大家添乱,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屋里坐着比较稳妥。再说,想必她已经有了打算,不一定会有那么巧的事情。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外面变得越来越热闹了。算算时间,应该是进行除夕夜宴的时候了。罕摩尔姑姑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宫中各处点上了烛火。今夜宫中使用的全是红烛和红色的灯笼,显得极为喜气洋洋。要不是我出了乱子,此时应该伺候着皇上,看着站在前殿和众位大臣和使节朝贺大清皇朝的盛世呢。
这份荣耀,不看也罢。我不太喜欢那些虚套子的东西,看多了反而闹心。倒真不如在屋里坐着,听着他人的热闹,自己笑笑就得了。曹雪芹不是写过这样的话:“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难道不是吗?谁敢百分之百地保证,明年的除夕夜宴依然有他的身影,没有因犯事被砍掉脑袋呢?
按清朝惯例,庆典之日,皇家要在太和殿举行规模盛大的国宴,但惟独康熙王朝是个例外,康熙的国宴,是设在保和殿的。因为太和殿是顺治皇帝大丧行礼的地方,因此康熙皇帝避开了太和殿,选择了保和殿。保和殿也就成为康熙王朝时期,皇帝举行国宴,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地方。
我曾偷偷去看过:太和殿正中,悬挂有御题的匾额“建极绥猷”,两边对联上写着:“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求厥宁。”据说,太和殿国宴的布置也是有一定之规,通常设宴桌210席,用羊百只、酒百瓶。来宾座位非常讲究,目的是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而宴间的各种制度,也处处显示等级差别。

大宴在正午时就开始,但一般是皇帝亲临宴会却不进食,只有在晚上和后妃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才多吃几口。要是皇上感觉饿了,他身边的人应该替他准备了食物。只是,现在我也饿了,怎么也没个人分我块肉吃啊!
天色几乎已经全黑下来,林太医说:只要没有了强光,我就可以睁开眼睛了。罕摩尔姑姑吩咐先不让点灯,让我先用袖子遮着慢慢睁开眼睛。果然,不再流泪的眼睛模模糊糊可以视物,也没有原先的酸痛。其实,我猜我就是一时受到强光的刺激,明天一早估计就没事了。只是偏赶今天这个重要日子,应该亲眼见证许多事情才对。
既然已经可以看见,我就下床自己蹭到窗户边,推开窗户,一是想透透新鲜空气,二是看看外面那些忙碌的身影,三是找找御膳房的太监们我的那份除夕大餐在哪里吃。
黑暗处,我看到一个人正站在不远处那根高耸的神杆面前仰望,企图从那飘舞的六字箴言的旗帜中读出什么。只见到那英挺的鼻子我就已经是浑身一颤,那样的轮廓只可能属于罗马人。听到窗户开启的声音,他回过头来,黑暗中看不清楚具体的容颜,但那双眼睛闪着的光芒明显异与我们大清子民。忽然,我的眼睛又再次流泪,感到无比的刺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