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镜像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暖阁。
静谧的下午。
一丝檀香钻入鼻孔中,让人精神一震——到皇帝身边了。
康熙皇帝正在查看抄写好的经书,仿佛心中也在思索着什么,一直没有出声。下面的皇子和宫女太监也都不敢说话。我站在靠门口的位置,趁机好好欣赏了一下康熙年间的东暖阁。
东暖阁隶属养心殿的建筑范畴,清朝历代皇帝都住在这里,因此,那种气魄确非一般王公府第所能比拟。从表面上看,殿内的陈设虽然不多,但一应家具,诸如几案、桌椅、橱柜等,尽是由紫檀等珍贵木材制成的;一色淡黄色宫缎所做的垫褥,铺陈其上。按照规矩,随着节令的变化,还要随时更换,如夏天用葛布、夏布,冬季换上水獭、貂皮、海龙皮。在东暖阁的南窗和炕桌上,摆着两件唐代瓷器,能摆在皇帝屋里的,肯定是稀世珍宝。东北角摆着一个刀架,架上插着一把刀。据说这刀曾经随康熙出征时使用过,上面还沾有血迹呢。至于殿中陈设的玉器、瓷器和书画等等,那就更多了。
“张谙达(满语,对张德海的恭敬称呼)”我站在门口,小声叫了他一声。张德海立刻示意我噤声,然后端起敬事房刚送来的小糕点,轻轻放到桌上,再走到皇上身体的侧面,说道:“回万岁爷,赫舍里小平到了。”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康熙爷自然也看向了我。我在张德海的示意下,赶紧跪下磕头,口称:“奴婢小平,给皇上请安。”我刻意省略到那个扎耳的“赫舍里”三个字,实在是对刚才的那一幕还心有余悸,想必刚才见过那一幕的其他人也会这么想吧。
“起吧。”康熙那淡淡的声音传过来,我赶紧又回了一句:“谢皇上。”好在之前在“秀女学习班”学过一些觐见的礼数,这时候还真没露怯。
“僖傧的事情,朕也很难过。”康熙忽然说起这个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诧异,如果要讨论关于僖傧姑姑的后事,似乎应该和那些专门负责这事情的人来商量。“朕将追封僖傧为妃,葬在平妃之右,让他们姐妹三人也好有个伴儿。”那声音变得苍老而难过,一字一顿,更显悲凉。但是,僖傧姑姑的一生都已经葬送了,要这个追封的名号有什么用啊!我的眼泪又流了出来,根本就不能止住。十二阿哥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示意我赶紧擦干净眼泪,但是,我做不到。
太子立刻跪下,磕了一个头,“谢皇阿玛恩典!”是了,他这是为僖傧姑姑谢恩,为赫舍里家族的名分谢皇上的恩典。其他的皇子也都纷纷跪了下去,谢谢康熙皇帝的决定。我的眼泪和天大的皇恩相比,变得那么微不足道。我又再次抬起头,以冒犯天子的眼神看着这个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泪眼间全是为僖傧姑姑人生的痛。
他没有生气,没有恼怒,只是无奈地回望着我,向所有人摆摆手,说:“都起吧。德海,你下去安排。”张德海立刻“嗻”了一声,退出去。房间里又一遍安静,所有人都站起了身,等着皇帝的再次开口。
“小平。”他喊我的名字。
“是,奴婢在。”我恭敬地近前一步,声音里还有些呜咽的痕迹。
“你何以猜得朕让十二阿哥抄写《金刚经》的真实用意?”正题终于来了,他就是为这个事情召见我的。
“奴婢只是猜的。”我立刻回答道,奴才不能居功,这是自古的道理。
“说说吧,让我这几个傻儿子也听听,学学道理。”他回身坐在椅子上,手里依然拿着我抄写的经书。
天啊,他居然骂他的儿子傻,而让一个小宫女说出道理,这皇上不是失心疯就是缺心眼。“哦,这个……”我抬眼去寻找太子的目光,却发现四阿哥正冲我点头示意,那意思仿佛是我可以把那天在苏嘛喇姑屋里说的话,再复述一遍。“奴婢因皇上让十二阿哥抄写《金刚经》,而想到《金刚经》的本意并不是祈祷上苍减轻罪孽,而是应该让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相互帮助,感受来天的力量,让自己逐渐走出困境,重新面对人生。”
“说得好!”康熙的声音恢复了镇定,赞许地点了点头。“你从中悟到的是什么?”

我又赶紧低头说:“谢皇上夸奖。”真够累的,说一句话,我得给他鞠八次躬,腰都快折了。“回皇上,奴婢学识浅薄,不敢在这里卖弄。”
“说吧,朕想听听。”康熙皇帝向我投来柔和的目光,以示鼓励。
我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忽悠出我的解释:“奴婢在家时,曾读过女皇武则天研究金刚经时,所写的感悟,其中有两句记忆尤为深刻。‘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她说,大坚固力,是我们平头百姓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哪一种因缘,才可以得到坚固的力量?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都不牢靠、不坚固。寿命也是不坚固的,顶多活到一百年两百年就要走了。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发了财,金子来了,终归有不发财的一天,钱也有消散的一天。权利拿到手,总会有失掉的一天。房子建筑起来也总会有毁坏的一天。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东西是坚固不破的?这个大坚固力,到底有没有?而这个秘密就藏在《金刚经》里!那是一种感应上苍的力量。而如何获得这个力量,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需要平实的苦干,这里面没有捷径,只有辛勤的劳动。”
“好!”康熙皇帝的声音加大了许多,仿佛也透露出一丝欣慰的喜悦,“难得你能够明白朕的心意,也不枉费苏嘛喇姑的一番苦心。朕应该对你有所嘉奖,赐你黄金如何?”
赏赐人家东西,还要先商量一下?那我就不客气了。“回皇上,黄金对奴婢来说没啥用处。因为一直待在宫里,也没处花销。”这回儿,我见十二阿哥差点跳过来把我的嘴捂上,估计是我不应该和皇帝讨价还价。不过,四阿哥显然就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没有了刚才的担心。
“哦,那你想要些什么?”康熙皇帝来着兴致。
“奴婢只希望可以多看一些苏嘛喇姑小书房的书。”我跪下磕头,要人家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客气。
“为什么?”康熙继续问道。
“只是喜欢,只是想多看看。”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那小书房里一定还藏有许多有趣的古书,肯定是我在2007年看不到的。如果康熙皇帝赏给我黄金,万一我“咻”的回到2007年,什么也都拿不走。倒不如多看些书籍,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万一有机会,也出个《孔子很生气》、《清朝那点儿事》什么的畅销图书,岂不是照样发财。这可比倒腾古董,来得容易,据说还不用交那么高的意外所得税。
“一个小女孩能有这样的心,难得难得。”康熙皇帝走到我身边,我趴在地上,看着他的皂青色龙靴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没敢抬头,但心里到是有几分欢喜。毕竟我说的话,他都喜欢。我冒犯了他,他也不生气。这才是最难得的啊!
“即日起,你就在佛堂负责小书房的书籍管理,其余的事情都不要做了。好好学学写字,所有的字都扎着膀子,一点儿没女孩子家的样子。还有,记得再仔细和苏嘛喇姑学些满人的规矩,瞧你跪的,一点样子都没有。”康熙爷的话虽然严厉,但丝毫听不出责难的意味,反而很是开心,仿佛终于想到如何给我一个好的赏赐。
“哦,奴婢谢谢万岁爷。”我扭了扭身子,又给他磕了一个头。我做得很标准啊,怎么就没样子了。再说,我的字已经够漂亮的,再练也不出花了,他绝对就是诚心找茬。
之后,他和他的儿子们议论国家大事,主要是关于南方水灾的善后问题,我就被指名“跪安”了。他们最后商议的结果有点出人意料:由太子领头,带八阿哥和十二阿哥去南方慰问水患地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去四川查看粮食储备,其余阿哥们先各安其职,等待其他安排。
可能,当时康熙皇帝也没有想到,这次让几个阿哥出远门,会耗费如此多的时间。而其间蒙古部落又发生了骚乱,太子和十二阿哥也急急赶赴湖北和四川筹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话说着,时间就过去了一年多,转眼又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