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莲花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贡布,带尼玛到处看看,熟悉一下咱们这里。货物的事情交给多吉他们处理。我现在去准备晚上的庆祝。”白玛不亏是主母,举手头足透着庄重气派。和孩子们玩笑归玩笑,必要的规矩还是有的。另外,她也必须做出表率,才能让众人倾服。所以,刚才见我们闹得太过厉害,才出言制止。
其实,我和贡布哥哥这一路闹惯了,没大没小的总是瞎说八道。到了这里一时没改过来,到让人家看笑话了。贡布和我都赶紧点头答应,立刻出了门去。
藏南的风光极美,自有一派风味。那种辽阔宽广,我在刚一入藏时边体会到了。而现在,东赞贡布正带着我仔细参观着他们的住宅,那更是藏南的特色。像藏南王住的碉房,是这方圆几百里都难见的豪华建筑。当然,人家好歹也是这一方水土的领袖,住宅自然豪华许多。
三层楼高,用石做墙,木头作柱,柱子密集,约四平方米便有一柱,上用方木铺排作椽,楼层铺木板;二三层向阳处均落地窗户,采光面广。人住其中,冬天不用生火取暖;楼顶有阳台,可供晒物品和散步、观光用。这种碉房,四周围墙,中间庭院,墙厚尺余至二尺,实在可当碉堡打仗、防御用。窗户多朝庭院开放,院外用小窗窄门,有挡风御寒之利。这种房屋,二三层住人,底层当库房。柱头、房梁、装饰绘画,十分华美。
一般贫民居住的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间留一道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是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
当然,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他们的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骑马逛了几乎大半个日尔措(藏南王居住城镇的名字),天都黑了下来。我回头问身后的东赞贡布:“阿妈把咱们支使着出来逛,她在家里做什么呢?我真想找个地方躺会儿,实在太累了。”
“我猜阿妈在给你收拾房间。之前我派人说我们还要晚三日才回,她估计还没准备收拾屋子呢。再说,晚上不是有庆祝活动吗,估计也忙碌呢。她让我们出来,就是怕我们在那里碍手碍脚。”贡布调整了一下坐姿,让我能够更舒服地靠在他的身上,“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真是要好好看看才成!”
“可是,我饿了!”我有点赖皮地歪在他身上,不愿意动换。
“那我们去前面的松林寺,他们那里有好吃的。”贡布双腿夹马,转眼我们就到了跟前。他抱我下了马,有小喇嘛立刻迎了出来,接了缰绳。我则因骑马太久,双腿打晃站立不稳。贡布看了我一眼,心疼地说道:“平时让你多吃点,看看现在这身体,像青稞捏的一样。”
“骑马太久了,很累的!”要不是他抱着我,我肯定选择坐在地上。平地的感觉真好,比在马背上颠簸强多了。
靠在他的身上,我眯起眼睛看着这散落在太阳余辉里的松林寺。早先就听说,藏南的寺庙香火极为旺盛,而这松林寺更是被往来的人吹嘘得神乎其神,据说一到傍晚,太阳落了山,还会在松林寺的头顶多盘桓一时三刻才离开。正是因为这里有太阳之子的神位,太阳每日都要来看看自己的儿子是否安好,才放心离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