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876年的人和事 (第五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今天,我们就学习《陋室铭》。”一个宽厚的长者用着很满意的目光在眼前的20多名认真听讲的少年脸上一一扫过,当目光到达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少年身上时,长者无奈的摇摇头,因为,他发现这个少年正一手支着脑袋打瞌睡,头不时一点一点的,越来越低,很快就要桌面了。
“无忧,李无忧,你给我站起来!”长者感觉很愤怒,自己在白马书院————这个锦州最好的书院————已经教了30多年的书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几个月前还是个勤奋上进,孜孜不倦的好学生,而现在几乎每天上课都要打瞌睡,一付睡不够的样子,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他本人却毫不在乎,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不是他父亲是锦州的第一大富商而且每年都向书院捐赠大量的金钱,他早就建议书院院长将李无忧开除学籍了,有这样的学生是每个老师的耻辱。
无忧慢慢腾腾的站起来,还顺便伸了个懒腰,这几乎立刻让老师抓狂。
“对不起,冯夫子,学生在课堂上又打瞌睡,失礼了。”无忧慢慢的打了哈欠。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无忧上课打瞌睡,他每天早上起的很早进行身体锻炼,而自己又只是个正在长身体的小男生,再加上这种古文科无忧在另外个时代就已很头疼了,这个时代更是没有兴趣听了,要不是形势所逼,他才不会来白马书院呢。
“出去,出去,到院子里罚站去。”冯先生恨不得让这个将自己教学心情彻底搅乱的家伙立刻消失。
无忧在同学的哄笑声中,没皮没脸笑嘻嘻的走出教室,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无忧发现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脸皮和心态都练的有些厚颜无耻了。
无忧百无聊赖的靠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上向隔壁班级看去。居然看到了沈东楼和他长着半只熊猫眼的妹妹沈梦馨,不过此时沈梦馨依旧是一身男装,看起来沈家的门风也是很开明的嘛,无忧暗自揣摩道.
沈东楼也看到了李无忧,他先是微有些诧异,然后轻松的笑笑,那幸灾乐祸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失足青年一样.
李无忧也无所谓的笑笑,同时向沈东楼竖起一根中指,搞的沈东楼莫名其妙.
坐在沈东楼后面靠窗处的沈梦馨也终于感觉到了无忧投射过来的目光,微微侧头看了无忧一眼。无忧连忙摆手示意,梦馨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像一朵花一样,看的无忧心中一荡,这是无忧第一次看到梦馨脸红,头两天在沈府无忧并没有太关注这个小丫头,只是觉得她很漂亮,没有想到她除了漂亮外还这么害羞.
无忧突然有了种倾诉的冲动,他拍了拍并没有梅花的梅花树朗声道:“夏倚梅树观梅花,虽无苦寒花亦馨。绕梁余音收锦盒,轻启尽是解花语。”
“不妥,不妥,何为夏倚梅树观梅花?本无梅花又何来花亦馨?何为绕梁余音收锦盒?声音可以装到盒子里吗?”正当教室里外的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被李无忧的这首莫名其妙的诗搞的有些莫名其妙的时候,一个老者边摇着头边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无忧一看原来是白马书院的院长陈世文,陈世文刚好从院外经过听到里边一小子吟诗,一时不免技痒说了两句。
“是,院长指点的对。”无忧才没有心思跟陈老夫子多费口舌,他眼中的梅花是教室里的沈梦馨,而锦盒则是指他送给沈梦馨的音乐盒。这等隐讳的事,陈老夫子如何知道,无忧偷眼看了一下梦馨,不想与梦馨疑惑的目光正好相遇,看情形梦馨也不太明白他的诗句,倒是沈东楼皱着眉头,脸色很难看,想想也是,当着哥哥的面跟妹妹**,放到谁身上,谁都不会高兴。不过沈东楼的担心还是有些多余了,无忧对沈梦馨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好奇的逗逗而已.
“无忧,你怎么站在院子里了?”陈世文好奇道.
“嗯,上课瞌睡.”无忧低声道,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好了,进去上课吧.虽说你重伤后需要休养,但以后在课堂上也别瞌睡了.”陈世文为人比较宽容,向冯廷才问明情况后并没有过多难为无忧.
“是.弟子谨遵教诲.”
6月的锦州处于一种让人昏睡的状态中,尤其是正午的时候,整个锦州街头都是静悄悄的,大家都躲在自己家的阴凉处昏昏然的睡午觉。对于这个国人特有的习惯,无忧显然没有什么兴趣,事实上他在另外一个时空也没有这么一个习惯。他有些无聊的独自在街头闲逛,他虽然名义上在锦州待了很多年,但对这个时代的锦州却还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白马寺,在他的时代早已毁于文革破四旧的运动中了,因此他决定要逛逛白马寺,而他的兄弟们对午觉的兴趣显然比跟他闲逛的兴趣大的多。
正午的白马寺也没有多少人,连大门口买香的小贩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一把一把的香摆放在摊位上。
“居然为了午觉连生意都不管不顾了。”无忧一边感慨的说着,一边无奈的拿起一把香看了看。
对于寺庙,无忧原来的世界观是不信不拜敬而远之,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无忧已经没有什么成形的世界观了,尤其是这种穿越时空无法解释的现象已经把无忧彻底改造成有神论者了。
什么是神?任何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神迹,而创造神迹的力量就是神,那么经历过神迹的自己就要对神恭敬一些。无忧边想着,边从怀里掏出几文钱放到摊位上,然后拿了一扎香迈步走进了白马寺。
进入大门后是个20米宽20米长用青砖铺就的宽大庭院,庭院的四边种着青翠的松树,两旁是两套厢房,里边供奉着百多罗汉,庭院的正中央则立着一个硕大的香炉,香炉里飘散着浓郁的佛香味,因为白马寺所有的佛堂圣殿均是木制结构,为了防火所有的香火都放在这个香炉里了,香炉的正前方不远处则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白马寺的正殿,内供我佛如来。
默默松柏,淡淡佛香,微风抚来,一丝木鱼声从耳边飘然而过。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希望另外一个时空的父母和李飞能过的快乐,李无忧虔诚的将自己的心愿和佛香送入香炉,然后合手三拜。
“阿弥陀佛,施主所拜何事?”一个苍老的声音无声无息的从李无忧身后响起,炎炎夏日也如坠冰窖。
李无忧骇然的回头望去,一个不知有多少春秋的老和尚正站在自己身后,微闭着双眼,单手行佛礼。
“大师即是出家人,又为何有那么多好奇心?”李无忧边回礼边说道,心中却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他感到眼前这个老和尚有种神秘的力量,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但却依旧将无忧的心事看个通透。
“呵呵,施主教训的是。但贫僧有一事不明,特烦劳施主明示。”老和尚依旧没有睁开眼睛,甚至嘴都没有张开多少,但无忧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听的清晰无比。
“大师请讲!”无忧不知道这个老和尚的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本寺除了宣扬佛法外,还为各位施主们抽签解签。这抽签解签本不是佛门之法,源起于易经,达于道家,然佛道本是一家,都讲究悲天悯人,因势利导,普渡众生。因此,贫僧也略精此道。”
无忧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意思,只好继续听老和尚自说自话。
“昨日,贫僧闲来无事,占卜一签,内容却令贫僧大惑不解。只好今天在此等施主来讲解讲解了。”说完老和尚从怀中摸出了一根签递了过来。
无忧大惑不解,心想我什么时候会解签啊,但心中却是十分好奇这签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便伸手接了过来。
这是一根竹制的签,初入手中让无忧感到一股穿透古今的力量从签上传来,这让无忧感到十分意外,不由仔细的看了看签,可能年代久远的缘故,整个签已呈黑色,上边刻着神秘的花纹图案,让人意外的是,如果专注的看着这些图案会让人产生一种活动起来的错觉。
“不好意思,大师。这个签我看不懂。况且我又没有求签,大师又如何确定这支签是我的呢?”无忧笑笑,想把签还给老和尚。
老和尚却没有接签的意思,而是说道:“施主确实没有求签,但这个签,老衲也不是为某个人而求,而是为天下苍生百姓而求,根据我推演的卦相显示,今天中午真正能解这个签的人会出现在白马寺的正殿前,而现在白马寺正殿只有施主你一人,你说我不找你找谁?
另外施主也不要怀疑本寺的解签之术,相传本寺的签是当年周文王推演周易时亲自制作的,后经千百年的辗转流失,直到当年袁督师建白马寺挖大雄宝殿的地基时,才又重见天日,可谓深据灵性。而施主手上的这根签,则是签中最为特别的秘签。
何为秘签呢?当初文王推演易经时,曾经将所有签位出现的可能根据八卦的推演都做了说明。他把所有签位分为4种,第一种是天签,这种签在人间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天上一天,地上千年。所有的时辰都对不上,所以签位是摇不出来的,只能用八卦推演出来。第二种是地签,这种签也只能在夜间,在阴气比较重的地方,譬如墓地才可摇出。主要是推演一下已故之人在阴间生活的怎么样的。第三种是人签,就是我们寺庙普遍用的签。这第四种就是比较神秘的秘签。但这秘签根据记载是不常出现在世间的,千百年来只出现了3次,而每次出现都给人世间带来莫大的困扰,所以贫僧无法解,只好求助施主了。”
老和尚边说边缓缓睁开眼睛,无忧顿时感觉全身被两道佛光所笼罩。不过让无忧感到奇怪的是老和尚的目光中即包含着看透人世的洒脱又包含着对人世痛苦绝非淡然的慈悲之心。无忧突然感到四周一种肃杀的氛围慢慢弥漫起来,就算是朗朗乾坤也让无忧有种地狱降临的惊恐,无忧不知道老和尚为何对自己有如此强烈的敌意。
“大师太看得起我李无忧了,李某虽不才,但也要勉强一试,不知这只签的签解是什么?”无忧已经感觉出来这个老和尚绝非等闲之人,很有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来历,但这时无忧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突然知道这个老和尚是谁了。
不想老和尚听到李无忧的话突然笑了起来,神色也变的轻松起来,张开的双眼也缓缓合上,语气也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只签的签解是:龙化龙,凤化凤,阴阳混沌斗风云。家非家,国非国,万年艰辛成涅磐。不过是老衲错怪施主了,原来施主叫李无忧,不想施主还是个有缘人。”
“呵呵,大师见外了,是小子失礼了。对于大师我倒是有所耳闻,尤其是我李家某个先人曾得大师恩惠,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我既然没有因坠马而亡,大师又如何暗渡百年之陈仓呢?”这也是一直困扰李无忧的问题,对于自己来这个时空的因果关系,李无忧一直搞不懂,因为根据无忧跨越时空的体会,他感觉时间是单一的,决不会有平行和分叉的形态出现。但如果时间是单一的,那么单一时间的因果关系又如何处置呢?
老和尚微微一笑道:“魏征斩龙何需刀,庄生迷蝶谁人明?这人世间的事有时是无法说明白的。”
老和尚的话让无忧似懂非懂,听他意思是在梦中做得此事的?只不过这种解释太过匪夷所思,让无忧有些无法接受。
“既然李施主从去处来,不知李施主如何看待这一签。”老和尚依旧不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放过李无忧,继续追问道,只不过语气有些缓和。
这一签怎么解?无忧心想,你都知道我从未来来了,还问怎么解?明显是想知道我到这个时代想做什么吧。
“以大师百年之智慧推断我该如何解这一签呢?”无忧反问道。
“这。。。”老和尚有些语滞,想了想说道:“对于秘签的解法,老衲实在也没有自己的主意。不过老衲倒是知道头3次秘签出现的情况,也许会对施主如何解这一签有所帮助。”
“大师请说。”
“第一只秘签出现在战国末年,是大商人吕不韦为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秦王赢政求得的。第二只秘签是南北朝末年道士李淳风为后来的隋文帝杨坚解签时所得。第三只秘签则出现在南宋时期,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为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解签时所得。想必李施主也看出来了,这秘签一出,天下必有震动。老衲为了普天之下的黎明百姓的平静生活也不得不站出来问一句,李施主究竟想如何解这个签呢?如果李施主的回答让老衲失望的话,也只好委屈李施主随老衲一起青灯古佛共同参禅了。”
老和尚的话越说越让无忧感到心惊,无忧的脑子也飞快的运转了起来,他相信眼前这个老和尚有能力让自己归隐佛门,因此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必然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
“嗯,可以让我想一想吗?”无忧的头上已经冒出了很多冷汗,心头快速的回想了一下签解,龙化龙,凤化凤,阴阳混沌斗风云。家非家,国非国,万年艰辛成涅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回禀大师,对于这个秘签的签解我确实无能为力,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我可以就头3次的秘签做个大概的说明。”无忧决定赌一把。
“噢,施主有话尽管说。”
“大师可觉得秦朝、隋朝、元朝在中华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的吗?”李无忧朗声问道。
“阿弥陀佛,无非是王朝兴衰,又有什么特别的?不过转眼云烟而已。”老和尚有些奇怪李无忧的问题。
“非也,非也。秦朝、隋朝、元朝虽然也摆脱不了王朝更替,江山易主的命运,但是这三个朝代与其他朝代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和特别,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秘签会出现在这三个朝代初年的原因了。”无忧决定卖弄卖弄自己的历史学知识,给老和尚好好洗洗脑。
老和尚果然上当,疑惑的说道:“噢,李施主有何高见尽可道来。”
李无忧轻咳了一声,说道:“历来主宰中国历史发展方向有两大力量,一是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的力量。第二个就是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以游牧为主的力量。中国的历史,到目前为止,都是由这两大力量不断较量的结果。”为了能让老和尚听明白,无忧不得不用力量这个词来代表他本来想用的文明这个词。

“在秦之前,农耕力量和游牧力量都很分散,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相互间的影响程度也不大。而秦朝的重要意义就是第一次把中原地区的农耕力量彻底整合在一起,为日后汉朝拥有对游牧力量的压倒性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第一支秘签就出现在吕不韦手中。
但农耕力量并没有随着游牧力量的削弱而变得更为强大,农耕力量很不幸的陷入了周期性的混乱之中,而汉末三国的近百年残酷战争更使得农耕力量大为削弱。在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又错误的指定了自己的继承人以致日后造成了八王之乱,这使得农耕力量在中国北方彻底崩溃,而游牧力量则再度崛起,并第一次入主中原,这就是五胡乱华。从五胡乱华到隋朝建立这近三百年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分裂时期,农耕力量和游牧力量沿长江进行长久的对峙。
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将长久的分裂下去时,第二支秘签出现在杨坚手中。这时的杨坚虽然是中国北方的控制者,但已经不能代表盘踞在北方的游牧力量了。因为盘踞在北方的游牧力量已经在魏孝文帝的带领下彻底的汉化,已经变成了新农耕力量的代表。所以这时的中国北方是由吸收了游牧力量特点的新农耕力量所控制,而中国的再次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事实证明融合了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优点的新的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也就是盛唐出现的原因。然而这种融合并不是十分彻底的,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而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种不确定性原本将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被克服,尤其是农耕力量通过科技的进步不断增强,游牧力量也将被彻底的吸收改良。但历史在这时对整个中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朝代――宋,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惜的是,宋虽然拥有中国史上最为强大的国力,但却没有将这个国力发挥出来的制度,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本应由宋主导的将游牧力量彻底融合在农耕力量之中的历史进程被中断了。反过来,游牧力量不断壮大,渐渐的,中国的一体化进程由游牧力量开始主导了。因此,第三支秘签出现在成吉思汗手中。
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剧,我想也应该是世界历史的悲剧。历史证明,游牧力量对于整合不同的力量毫无建树。从此中国的历史走上了一条让人扼腕叹息的道路。虽然期间曾经出现明朝――这个农耕力量的代表,但这个农耕力量所执行的政策实际上有很大的游牧力量色彩。”
老和尚有些骇然的看着李无忧,李无忧滔滔不绝的一席话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听过的,也从来没有想过的,但细细回味一下,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那依施主的看法,这次秘签的再次出现是不是预示着天下气数的再次转折?是不是你口中所谓的农耕力量将再次掌握中国?”老和尚语气有些急促的问道。
“我想这次秘签的再次出世,即不是代表农耕力量重新掌握中国,也不代表游牧力量依旧强势。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农耕力量和游牧力量外,还有一种新的力量,这就是海洋力量。西方各个强国,譬如英法,都是其代表。我想大师也应该很明了中国最近几十年来所遭受西方各强国的欺侮。”李无忧不急不慢的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海洋力量?”老和尚有些意外,也有些释然,他突然明白无忧所说的了,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西方各国确实是最大的威胁。
“那施主是认为中国将被西方各国所瓜分了?”老和尚的神色有些黯然,虽然他是出家人,但他毕竟是中国的出家人,对于自己国家的命运他可无法像佛经所说的那样超脱。
“这只是最差的一种情况,虽然目前看来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无忧有些无奈的说道。
“噢,那施主还有其他的想法?”
“无它,事在人为。只要发动、团结众多国人,别说国运,就算是天命也会发生逆转。要具体采取的步骤其实也很简单,跟当年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一样,就是融合吸收。他当年可以以游牧力量的立场融合于农耕力量之中,那么如今的中国,也只有携农耕力量、游牧力量一同融合于海洋力量之中。”李无忧说完这些话后突然感觉到一阵轻松。
“那样的中国还是原来的中国吗?”老和尚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觉得只有那样的中国才是原来的中国。何为中国,有人说是中央之国,也有人说是中庸之国,更有人说是中合之国。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真正的中国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中之国。混沌伊始,天地初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炎黄的名义歃血为盟,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向天祷告。虽然这个梦想今天看来可能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期望。但这是第一批中国人的最为朴素的共同愿望。也正因为第一批中国人是由不同的人在共同的梦想感召下汇集在一起,所以日后的无数中国人才可以宽容的张开臂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和思想。因此,无论是农耕力量,游牧力量,还是海洋力量,或是日后的其他不知名的力量,他们最终都可以成为中国之力量。”无忧的话语刚开始还有些犹豫,并斟酌着字眼,渐渐却变得笃定,他相信从他口中所说的词汇正是他心中所思之词汇。
一席话了,老和尚陷入了沉默之中,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又再次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已不再充满除魔卫道式的坚定,更多的是困惑、动摇、犹豫。
“施主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老衲也无法判断施主的出现对天下百姓来说是福是祸。罢了,佛曰:一切随缘,想来老衲也不该**天机强出头的。”老和尚有些黯然的说道,然后从怀中拿出一物,交到无忧手中。
无忧感到手中一暖,低头一看,原来是那块让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的黑色玉石,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再次相逢。
“大师?这是?”无忧原本很想问清楚能不能用这个东西让自己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时代,但突然想起自己在那个时代也没有死去,原来的李飞已经被原来的李无忧所替代,自己回去不是自寻烦恼吗?
“我想你也不是第一次见到它了。也算是有缘,就送给施主了。”老和尚淡淡的说道,语气却不容拒绝。无忧也只好把玉石放到自己怀里。
“这块玉石名叫补天石,相传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所剩下的。很有灵气,有颐养天年之效,如果长时间带在身边还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个人气质,让你拥有皇者之气。”老和尚见无忧收下了玉石,才缓缓的将玉石的来历说了出来。
皇者之气?是不是就是领袖魅力?无忧有些哑然,难道这块石头这么神奇。想到这,无忧惶恐的说道:“大师,既然这块石头这么珍贵,小子可是受之有愧啊。”
“你还是留着吧。你肩上的担子不小啊,天下黎民的福祉都在上边,你好自为之吧。另外,这块玉石本身还蕴含着一个非常大的秘密。你一定要贴身保留好,不要轻易让别人看到。”老和尚郑重其事的叮嘱道。
“秘密?”无忧知道这块玉石的来历肯定不简单,但是也没有想到老和尚会如此郑重其事的叮嘱。
“这块玉石一直以来是由道家各代领袖保存。除了本身蕴含的神秘的强大力量外,倒也没有其他的用处,因为这块玉石蕴含的力量不是人力所能诱发和支配的。南宋末年,道家的领袖丘处机西行觐见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时,却把这块玉石作为觐见之礼献于成吉思汗。从此,道家失去了对这块玉石的掌控之权。这块玉石也深得成吉思汗的欢心,成了蒙元皇宫内最为耀眼的宝物。到朱元璋兵兴之时,元顺帝带着大量珍宝远遁漠北,这块玉石也就到了草原,几经周折,在满洲兴起之时,蒙古已经衰弱成多个部落,并都臣服于女真人的脚下。这块玉石也辗转无数人之手,但却无人知道其真正的来历。直到100多年前,一名商人从一破落蒙古贵族之手将其购得,这名商人是我佛门俗家弟子,自己一直在家带发修行。这名商人死后,其家产都捐于寺庙,从此,这块宝石就归入我佛门之中。”
“确实很曲折,但其中又有何秘密呢?”无忧并没有被老和尚的故事所打动。
“施主稍安勿躁。这一切只是个引子。这块玉石归入佛门后又辗转到我师父手中。我师父虽说是个得道高僧,但他也很痴迷于金石考据之学。他老人家一看这块玉石就知道这块石头非同凡响。果然,经过他老人家近10年的考证,终于把这块石头的来历搞清楚了。并且还连带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他老人家通过阅读丘处机的西行记录和蒙元官方民间的各种资料推断出这块玉石不仅仅有灵性那么简单,而且还隐含着一大笔宝藏。”
“宝藏?”无忧被老和尚的话彻底给搞晕了。
“是的,一笔无比庞大的宝藏,一笔浸满鲜血的宝藏。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西征,灭国无数,掠夺了大量的宝藏。可是据丘处机记载,当成吉思汗结束第一次西征返回漠北时,并没有多少运送财宝的车辆。我师父就此推断,出于某种原因成吉思汗把掠夺来的财宝中的绝大部分都藏在一个地方并没有运回漠北。后来成吉思汗再也没有亲自西征,只是派手下的大将进行第二次西征,直到他死去,这批宝藏都没有再次出现,凭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会不会被成吉思汗的后人给取走了?”无忧问道,他觉得这种宝藏之事比较玄虚,况且时间又过了几百年,就算真的有宝藏也很难找的到。
“不会。因为成吉思汗死后几十年间,随着蒙古的不断扩张,抢得的财物也越来越多,后人不可能对这笔宝藏动心思,又过了几十年,蒙古帝国分裂成几个汗国,事实上各个汗国之间已经处于独立状态。这笔宝藏就更无人关注了。据我师父推断这笔宝藏应该埋在西域,那时属于蒙古的察合台汗国,而知晓这笔宝藏下落的人却是忽必烈的后裔。所以这笔宝藏应该一直没有被挖出。”
“那宝藏又与这块玉石有什么关系呢?”无忧的兴趣也来了,成吉思汗的宝藏,嘿嘿,想想都让人心动。
“我师父得知有这么一笔宝藏后,十分高兴并想挖掘出来接济天下贫困百姓。因此穷其毕生精力寻找这笔宝藏,但一直没有什么线索,最后在元朝的皇室密录中找到了些线索。宝藏就跟这块玉石有关,成吉思汗当年埋设宝藏时并没有绘制地图,只是在其临终前留下了一段话:在草原之尽头,在沙漠之尽头,在山峦之尽头,在蒙古铁骑能够到达的世界之尽头,有我――蒙古人之王,为长生天留下的祭品。当光芒照耀大地的时候,献上蒙古人最虔诚的草原之心,通向长生天的道路将打开,那时所有蒙古人的祖先将在道路的两旁为我欢呼。”
“这所谓的草原之心就是指这块玉石?这段话听起来好像成吉思汗把这批宝藏当成祭品给贡献出去了,恐怕不会有人能找得到了。”无忧有些灰心的说道。
老和尚却不以为然道:“当时我师父也是这么推断的。因此他老人家才最终放弃了对宝藏的寻找。我也苦思冥想了多年,才发觉一个破绽。”
“哦,什么破绽?”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曾经三次收集天下财富秘密向西运去,名曰祭天。我估计这也跟成吉思汗的做法差不多。而且这三次祭天历史上都没有详细的记录,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地是哪里,只是在蒙元的皇室密录中有寥寥几语说明此事。”
“大师的意思是忽必烈知道宝藏埋藏的地点并接连三次派人运送新的宝藏。”无忧惊喜的说道,老和尚则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可以肯定的,这笔宝藏应该在当年成吉思汗西征的路线附近。不过,我也亲赴西域三次,每次都是空手而归。现在我把这块玉石给你,也就是把寻宝的重担交到你的肩上了,为了天下苍生,你好自为之吧。”老和尚说完,双手合十,转身而去,竟不理无忧飘然而去。
无忧站在原地呆了半晌,直到一阵轰鸣的钟鼓声响起才缓过神来。他摸了摸怀中,还好,那块玉石还在自己的怀中,否则一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直到这时无忧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问老和尚的法号。
无忧晕晕然的从白马寺走了出来,他的头脑有些混乱,边走边想刚才发生的事情,真是让人无法相信啊,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所有的奇迹神迹都在不经意间降临,在顷刻间将你的精神世界彻底摧毁重建。本来无忧已经抱定了做一翻事业的雄心,不想被老和尚的出现彻底搅乱了心情。这个世界看似杂乱无章,但偏偏好似有着某种宿命的力量来牵引着所有人的人生轨迹。尤其老和尚的密签让无忧感到很茫然,如果所有的一切背后真的有种宿命的力量在左右人世,那自己的雄心壮志是不是看起来有些很可笑呢?
正当无忧有些心猿意马的向回家的方向走去时,在街道的对面,白马书院的门口,几个跟无忧差不多大的少年也是一脸茫然的走了出来,跟无忧正好打个照面。
是秦起风和肖洛夫,还有几个他俩的手下。无忧看清楚几个人的面容后,不由停下了脚步,他想起了几日前沈东楼的警告。
不过出乎他的意外,秦起风和肖洛夫看到李无忧后并没有动手的意思,而是苦笑了一下,低头走了过去。
正当无忧心中大感意外的同时,一个中年和尚从白马书院的门里走了出来,一身得体的袈裟,高高的身材,手中拿着一根禅杖,口中念念有词,眯缝着一双小眼睛里放出两道凌厉的光芒在无忧身上扫了一遍,让无忧心中突生一股寒意,感觉就像背上爬着一条毒蛇一样。
这个和尚紧跟在秦起风和肖洛夫身后,一行人向城南秦起风家的方向走去,很快消失在街的拐角处。站在原处的无忧直到这个和尚的身影消失后才长出一口气。
“靠,真是晦气。今天怎么老遇到和尚。”无忧骂骂咧咧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