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876年的人和事 (第十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一群人在锦州城头谦谦让让的时候,城楼顶上,陡峭的房檐上站着三个和尚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师父,我看这李无忧也没有什么啊,怎么能让大师伯的几个高徒如此看重呢?”其中一个年级略小一些的悄悄问道。
“你不知道你大师伯的为人,能让他看重的人还真不多。”说话的老僧声音有些嘶哑,正是厉能和尚,他天性争强好胜,昨天晚上从师兄那里回来后就对李无忧这个人留上了心,第二天向自己新收的弟子秦起风一打听,没有想到秦起风还真认识李无忧,问明了李府的地址后就带着自己的另外两个弟子武智、武慧准备夜探李府,看看李无忧到底何许人也。
不想刚到李府后门,就看到一人鬼鬼祟祟的翻墙而出。这厉能虽然为人争强好胜,但心底里还有那么些侠义精神,一看这人鬼鬼祟祟,以为是夜入李府的盗匪便跟了上去,准备找到盗匪的老巢为锦州百姓除除害,一跟到底才发现这位鬼鬼祟祟的仁兄就是李无忧李三公子。
“千万别自称属下,你们年纪都比我大,经历的事比我见过的事都多,以后我还要跟你们多多学学呢。这样吧,以后我就管你们叫先生和大师吧,好,各位先生和大师在上,学生李无忧这厢有礼了。”也不待几人反应过来,李无忧就抱拳鞠了一圈躬。
方洞庭几人本来就感觉当无忧的下属有些不伦不类,见无忧如此明事理也就不推辞,算是当了李无忧的先生。
“不知各位先生可否有隆中良策教我?”李无忧笑着问道,心想既然当了我的先生就要多少显示些实力出来吧。不过说实话,虽然李无忧熟知目前的历史,但还是找不准切入点,所以一直犹豫着,没有放手大干。
“呵呵,隆中良策虽然谈不上,但锦州夜语也还是有些的,权当是抛砖引玉。”方洞庭笑着说道:“观当今天下,满清经过太平长毛、捻军和洋人的持续打击,虽损失惨重,大势已失,其气数却还未尽,全靠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批湘淮名宿支撑。所以满清朝廷并不足虑,所虑者只有2个,一是外患,主要是洋人。二则是湘淮集团,就怕辛辛苦苦把满清推翻了,到头来却是湘淮集团或是洋人从中渔利。鉴于目前公子所处的环境,我有上中下三策可助公子打开局面。”
“三策?先生还真是让我吃惊。不知是哪三策?说来听听。”李无忧不置可否的说道。
“下策嘛,就是依附湘淮集团,目前湘军集团比较分散,主要有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等人,而且大部分散在各地,主要掌控江南一带,而淮军集团则以李鸿章为首,其势力分布在朝堂和各地,其人员构成主要是安徽人。这两个集团都注重乡土观念,以公子家居东北的出身很难打入其中的,故此为下策。中策就是依托锦州进行发展,并且最好取得一定的兵权。其优势是公子是本乡本土的锦州人,而你外公家又是锦州世代的汉八旗,你小舅舅又是锦州总兵,掌控着锦州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在此发展有独特的便利条件。但其劣势也很明显,锦州靠近京师,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人查觉,况且锦州又是东北入关的咽喉要地,各方都会加以关注的,因此在锦州发展工商业可以,但要是搞其他的动作就比较局限了。”方洞庭讲到着顿了顿,得意的看了看李无忧。
李无忧没有想到方洞庭居然这么快就对自己情况掌握的这么清楚,心中不由对眼前这手拿羽扇的中年人多了分敬佩之意。
见无忧凝神思考着自己的建议,方洞庭的心理畅快多了,不紧不慢的接着说道:“上策则是寻找机会,主动出击,当前就有一个不错的机会摆在公子面前。目前全国大部平静唯独西北处于战乱之中,左宗棠率领的平乱大军已经在甘肃集结完毕,很快就会对新疆阿古柏匪军发起进攻,我估计这一战至少要打三四年才会平息。公子大可以先在锦州编练民团,然后找机会赴新疆作战,寻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力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李无忧向方洞庭深深了鞠了一躬,应该说方洞庭的下策和中策都没有出乎李无忧意料之外,关键是兵出西北火中取栗的上策让李无忧真正找到了切入历史的最好契机。
厉能面带着复杂神色看着李无忧和方洞庭一行人相互告辞,然后各自散去,只留下皎洁的月光照在空空的城头,半天没有说话。
“师父,您怎么了?他们都走了,我们是不是还跟着李无忧?”武智在一旁小声说道。
厉能长叹一声,说道:“不用了,我们该见的都见了,该听的也都听了。回去吧。武智,你明天南下江南去找你大师兄,把在锦州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他,让他立刻北上锦州。”
“是。”武智恭敬的应道。
第二天一大早,无疾和婉如还在自己的屋里吃着早点,就听到院门外传来无忧的叫声:“大哥,大嫂,你们起来了吗?”
“噢,是三弟?进来吧。”无疾和婉如有些惊讶的对望一下,他们想不出无忧会有什么事情在一大早就登门。
“呵呵,大哥,大嫂,看来我来的正好,我也刚起来,肚子正饿呢,给我先碗粥吧。”无忧也不客气,一下子坐到大哥的旁边,用手从盘子上拿了根油条吃了起来。
“噢,**好了,不疼了。”大嫂边给无忧盛了一碗粥边问道。
“大嫂,你不问还好,你这一问啊,我还真感到有些疼。”无忧笑着说道,昨天虽然被打的血肉横飞,但没有伤到筋骨,虽然现在有些疼,但还不影响活动。
“三弟,你这么早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无疾看着狼吞虎咽的无忧问道。
“嗯,还真有些事情要来请教一下大哥。大哥,我们李家生意做的这么大,有没有办法搞到军火?我想搞点枪支防身,手枪就可以,最好是美国的左轮手枪。”无忧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外人后,才小声的问道。
“你要枪做什么?”无疾倒没有很吃惊,事实上李家跟天津、营口的几个德国和美国商人有生意上的往来,也从他们哪里购买了些枪支,但都用于海运安保,至于李府本身的看家护院则请的是武师并没有装备枪支。
“大哥,你觉得我要是在锦州成立个民团怎么样?”无忧没有直接回答无疾的问题,而是又问了一个让无疾听了皱眉头的问题。
“不妥。”无忧没有想到无疾的回答会如此干脆。
“为什么不妥?”
“第一,锦州的治安一向很好,锦州父老没有成立民团的需求。第二,锦州总兵是我们的舅舅,所以我们李家也没有成立民团的需求。第三,一个民团开销很大,全部资金完全由地方自行解决,如果没有锦州父老的支持,民团根本成立不起来。第四,就算锦州要成立民团,父亲也不会让你干的。所以,三弟还是老老实实的在白马书院上学吧,每天不要跟老二一样异想天开。另外,你需要的枪支,我也不能给你。因为你没有能说服我的理由。”无疾微笑着,用谈判特有的语气将无忧的信心一点点磨灭。
在大哥哪碰了一鼻子灰后,无忧有些情绪低落。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叫人把自己的一群死党找来准备出去透透气,几个人商量后决定去无忧的外公家去玩。

说起来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去无忧外公家玩的。无忧的外公家在锦州城城西北郊一依山傍水之处,是座山庄,背靠北普陀山,占地很大,周围的山地湖泊都属于无忧外公家的产业。山庄名曰:铁马,听着名字无忧就很喜欢。外公虽然归隐但他依旧老骥伏枥,时常向无忧讲起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英勇。而无忧除了听故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外公这骑马,因为外公也特别喜欢骑马,所以自己虽然归隐但依旧在山庄外建立了一个马场,而给山庄起的名也跟马有关。
无忧的外公的祖上是汉八旗的,一直都是军人,而且几乎每代男丁都在军队混出了些模样,几乎从满清入关到现在的清朝所有重大战役都有张家人的身影,也都有张家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外公一家一直深受朝廷的信任,每代都会有男丁被赐婚迎娶满清贵族的格格,这一代则是大舅被赐婚迎娶了盛京将军裕禄的女儿,无忧的外公有四子一女,大舅在盛京将军麾下为官,深得盛京将军的信任,二舅在黑龙江将军麾下为官,三舅在吉林将军麾下为官,外公一家在东北的军界可谓势力深厚,而母亲是独女,外公身边则只有最受外公宠爱的小舅舅了,外公不想让小舅舅也外出为官,毕竟有另外三个舅舅已经可以确保外公家的地位在东北至少50年不变,所以,外公就花银子托关系让小舅舅得了锦州总兵的官衔,而小舅舅也乐得在家附近当个不大不小的官。无忧跟小舅舅的关系比较好,小舅舅家也有三子,这让无忧心中暗暗纳闷是不是那个时代的每个中国家庭都会生这么多孩子。而小舅舅的长子贵森表哥小小年纪就在小舅舅麾下当上个管带了,这也算是张家的传统了,而次子贵林和三子贵木则比无忧小三四岁,跟无忧倒是很合得来,时常的跟无忧一起骑马,有时还听无忧吹吹牛,很快也成了无忧的小圈子里的人。
“外公,外公,我们来了。”当几个小家伙出现在铁马山庄时,无忧的外公张老太爷正在自己的茶室里品茶。
“呵呵,原是你们几个小家伙啊。无忧,你怎么这么多天也不来看外公啊?头怎么样?好利索了吧?”张老太爷笑呵呵道,他很喜欢这些闹闹哄哄的小家伙们。
“我们这不是来了吗?外公,上次你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呢,我们今天来听故事来了。头早就好了,乔大夫说没有问题了。”李无忧跑到外公身后帮外公捶背,这时贵林和贵木听说无忧他们来了,也从山庄的后院跑了过来,一时间安静的茶室里到处是嘻嘻哈哈的小孩们的笑声吵闹声。
“好了,好了,你们别闹了,都静下来,爷爷给你们讲故事。”
张老太爷的话还是很有用的,所有的小孩都静了下来,围在张老太爷身旁。
“上次讲到哪里了?”外公问道。
“上次讲到外公和大舅、二舅率领3000铁骑连夜从锦州南下救援天津。”李无忧在一旁提示到。
“哦,对对。那都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40岁,你的两个舅舅也都刚20出头,正是为国效力的好时候啊。当时太平匪军刚刚占领南京不久,就派出了以林凤祥为首的2万多匪军北上,这个林凤祥真是很厉害啊,转战北方多个省区就靠这2万匪军把官军杀的大败。”外公说道这,喝了一口茶,眼神中已经充满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孩子们都很懂事的没有乱说话,静静的等待下文。
“后来朝廷也急了,连下多道旨意调动各路军队围堵林凤祥。不想这个匪首狡诈异常,很快就跳出官军的合围,并于当年冬季兵锋直指天津卫。这下连咸丰爷也坐不了,责成兵部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天津。因此我们爷三带领3000铁骑连夜从锦州南下,仅一夜就赶到了天津城下。然后就在海河边突然遭遇林凤祥的主力,那一战打得好惨烈啊,大地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好多老兄弟永远的倒在那里了啊。”说到这,外公长叹一声,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我们跟林凤祥打了近1整天,眼看我们要撑不住了,这时睿亲王终于率兵赶到了。前后夹击,就这样林凤祥终于被打败了。”
“睿亲王?爷爷,睿亲王很厉害吗?”问话的是张贵林,胖胖的小脸,好奇的大眼睛。
“呵呵,睿亲王当然很厉害了,不过当年他才20多岁,还称呼你爷爷我为张大哥呢。那可真是个豪爽的人啊,一点王爷的架子都没有。”
“那后来呢,打败林凤祥后,你们又继续南下了吗?”李无忧好奇的问道。
“打败林凤祥后,北方的局势算是稳定下来,然而南方的局势已经变得很严峻了,太平发匪已经占领了一块很大的地盘,跟我们在南方的军队展开了拉锯战。睿王爷和我们简单的在天津修整了一下后就立刻南下扬州,增援建在那里的江北大营了。”
“爷爷在南方作战辛苦吗?”张富木问道。
外公的脸上有些难看,然后尴尬的说道:“实际上我们在南方表现的很差劲,我们北方军队尤其是骑兵很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我们刚去的时候还好,是冬天,敌我双方都处于一种相持状态。很快南方的春天就来了,那个雨啊,一下就是一个多月,我们很多弟兄都病倒了,忽冷忽热的,很多人这么死去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一下都没有了。朝廷见状没有办法只好把我们调到后方,实际上我们在南方几乎没有参加大的战斗。”
李无忧听外公这么一说,心中就知道这种病很有可能是疟疾,突然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头脑中。他连忙问道:“爷爷,后来这种病怎么办了?”
“幸好找了些南方的医生,他们都知道这种病,有专门的草药治疗。不过治疗好后,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很快就把我们调回北方了。”
“哦。”李无忧无意识的应了一声,外公接下来讲的东西他都没有听下去。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个快速发大财的路子,他全副的精神都在沉浸其中,不停的思考着。
疟疾可是一种极端危险的疾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必杀绝症,虽然这个时代有金鸡纳霜可以治疗,但无论是疗效还是成本都很不理想。而中国有一种植物却是天然的治疗疟疾的良药,那就是在中国南方到处可以找到的青蒿,从中可以提取出青蒿素,这种青蒿素就是治疗疟疾的秘密。而现在整个世界都是西方世界的殖民地,尤其是那些热带疟疾高发地区,想来西方各国也对这种病比较头疼吧,这样看来需要青蒿素的市场将是无限大的。而生产青蒿素的成本却是如此的低廉,无忧仿佛已经看到巨大的利润再向他招手,无忧第一次发现科技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
“无忧,无忧,你没有事吧。”站在一旁的李石头轻轻推了无忧一下,无忧一下子从自己的想像中惊醒,才发现大家都在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呵呵,没有事,不好意思,刚才有些走神了。”无忧尴尬的笑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