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兵变(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时辰过去了,苏涵淳派人来问,杨正朝闭眼不答;两个时辰过去了,苏涵淳又派人来问,杨正朝依然闭眼不答……
将近黄昏时分,杨正朝脸色青白,汗如雨下,原本身体都很虚弱,这时候眼看着就快不行了。
弟兄们求苏涵淳开恩放人,苏涵淳不准。
他们只好又去找来杨正朝的好友、湖兵营的张思顺——张思顺和杨正朝在宁远大战中结为兄弟,两人都十分仗义。听说好友受难,张思顺挺身而出来到现场,正要去找苏涵淳求情,恰好苏涵淳摇摇摆摆也来了。
正值黄昏,树周围已经围了许多士兵,川兵营和湖兵营的居多。苏涵淳走到树旁,看了一眼还被吊着的杨正朝,又问旁边执法队的小头目:“怎么样了?这小子还不开口?”
没等那小头目答话,张思顺就抢先走上前来,替杨正朝求情道:“张大人,你行行好吧——杨正朝人都快不行了,能不能先放他下来。大人——这人命关天哪,救人要紧……”
苏涵淳却撇了撇嘴:“哦,杨正朝的人命关天?还是张大人的令牌关天?哼,想救人?那好啊,你去找张大人要了令牌来,本官自然就放人下来……”
正在这时,服侍杨正朝的一个弟兄喊道:“不好了,杨大哥昏过去了!快,快呀……快来救人哪!”
张思顺不顾一切冲上前去,顺手就夺了一个执法人手里的大刀,砍断吊绳,放下杨正朝,又从一个弟兄手里接过一碗水递到杨正朝的嘴边,轻声喊道:“大哥,大哥,是我。大哥,我是张思顺,来,喝点水……”
苏涵淳咬牙切齿道:“张思顺,你小子想反天吗?”
张思顺心一横,把杨正朝交给身边的两个弟兄,然后慢慢站起身,走到苏涵淳身边,一掌过去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高声道:“狗官,是你们把人不当人——你说老子反了,那老子就算是反了!饿是死,反也是死,反了!”
周围的弟兄们一个接一个跟着喊起来:“张大哥说得好——饿死是死,反也是死,挨打挨骂挨饿挨冻到了头,反就是了!”
“对,反了,反了!先把这个贪官绑了,吊起来!”
“还有那个喝兵血的张世荣,也去抓他吊起来!走哇!”
“把这两个狗日的贪官都吊到樵楼上去!”
围观的士兵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也都跟着张思顺涌上了樵楼——不一会儿,樵楼内外、周围街道上,全都站满了愤怒已极的士兵——张世荣和苏涵淳很快就被吊起来,脸色苍白的杨正朝也拿了把大刀和张思顺一道守在那儿……

不知什么时候,巡抚毕自肃和总兵官朱梅也被抓来吊在了樵楼上。
愤怒的士兵齐声呐喊:“快发饷银,给我们饭吃!”
刚上任不久的兵备副使郭广来到了樵楼,他千方百计筹措了二万两银子,可交给杨正朝和张思顺,三下五除二便给士兵们发了个净光。银子远远不够,杨正朝和张思顺也不放人。郭广无奈又向几家商民借了五万两银子,杨正朝和张思顺这才放了毕自肃、朱梅、张世荣和苏涵淳。
擅自离营的士兵们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各自的营房,不再闹事了;杨正朝、张思顺和他们那十几位弟兄也都绑了自己,到郭广的兵备衙门自首……
郭广最后说:“大人,宁远的这场兵变总算平息了。”
听完郭广的报告,袁崇焕想了许久,他总觉着这里面有些蹊跷,因而问道:“郭大人——毕大人和朱大人怎么被吊在了樵楼上的?”
郭广答道:“大人,下官也分别问过杨正朝张思顺他们十几个人,可他们都说当时太乱,所以不大清楚此事。”
袁崇焕又问:“可以肯定?”
郭广又答:“可以肯定。下官为此还找了川兵营、湖兵营的多个证人,他们都能证明杨正朝、张思顺他们十几人根本就没有去抓毕大人和朱大人的可能。”
袁崇焕长吁一口气,道:“这么说,毕大人和朱大人被吊在樵楼,和杨正朝张思顺他们无关,而是一定另有其人了?”
郭广想了想,道:“大人,下官也曾这样想过——下官在筹措饷银时好象见过到巡抚衙门抓毕大人的那几个士兵,可这几个全不在杨正朝、张思顺他们十几人之中。而现在一下子又都不见了,的确十分奇怪。”
袁崇焕没有再问,也没有再说什么,只在心里想着:“一定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利用甚或操纵宁远的这次兵变,可他是谁?又想干什么?抓不到他,兵变还不能说就平息了……”
已经看到宁远城南门上的箭楼了,袁崇焕感到特别亲切。
可是,他突然又想起良乡城南五里铺的铁柱和那些愤怒的百姓们——他们因为赋税、加征和私派给逼得喘不过气来,还要受党还醇和杨老五们的欺辱,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终于忍无可忍,要造反了。
由此他又想到眼前这宁远,士兵们因为缺饷无粮,也同样在忍饥挨饿,他们也在受张世荣和苏涵淳们的欺侮,同样也忍无可忍,也要造反了。
一想到老百姓苦、当兵也难,一触及到“造反”这两个字,袁崇焕摇了摇头,不愿再想下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