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太极绝望了,只有撤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日子,袁崇焕没有睡好一个囫囵觉。
锦州城时时都在牵着他的心——已经有五天啦,每当探子来报说锦州还未解围时,他都心急如焚。他想了许多:大军援锦?还不成!尤世禄派人报告双驼岭一带已发现鞑子兵的大队兵马,这无疑是皇太极围点打援的计谋。而围点打援又是鞑子的惯用手法,明军已经吃了不少的亏啦!宁远若派大军出援锦州,必然上当受损。要知道:除了坚城和大炮,目前明军还没有其它的优势,与鞑子大规模的野战,怕还要等两年三年方才有可能啊!
眼下,看来只有靠派出的奇兵了,再就是想办法让皇太极分兵来攻宁远。除此之外,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救援锦州,唯有靠老天爷了:此时正值盛暑,恰巧今年的天气又比往常出奇的闷热,再有几天,鞑子必难坚持——可是,天意如何?谁又能知晓呢!
草草吃过早饭,袁崇焕拿定主意后,正要派人去请满桂、祖大寿等来衙门商议增援锦州的事,护卫来报:满将军、祖将军来了。
“快请!”袁崇焕连忙吩咐道。
“袁大人,卑职请战来了!”满桂和祖大寿才刚刚踏进房门,一边向袁崇焕施礼,一边就急急请战道,“卑职愿领所部出援锦州——”
“二位将军,据报皇太极在双驼岭一带重兵设伏。本官想:我若出援锦州,大军必然受阻于彼处,甚至还有被吃掉的危险……”袁崇焕向满桂和祖大寿分析了情况,又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依本官之见,莫若突出奇兵再敲打敲打皇太极,挫挫他的锐气,同时激一激他,牵着他的鼻子让他分兵来攻宁远。这样一来,既可扬我之长以逸待劳,或许又可解锦州之围,最起码也可以缓和一下鞑子对赵将军的压力——这不也是援锦么?”
“此计甚好,袁大人——”满桂和祖大寿一齐道,“交给卑职吧,卑职一定打疼这个狗日的东西!”
“二位将军不用争了,时间紧迫,就由满将军率四千兵马出战。祖将军留守宁远,加强防务,作好准备迎击皇太极!”袁崇焕果断分派之后,又吩咐满桂:“满将军,此行须绕道,一定要避开皇太极双驼岭的伏兵;另据尤世禄报告,他的四千兵马已经迂回到笊篱山附近,你们可尽快与尤世禄部会合,抓住战机,打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
“遵命!”满桂和祖大寿领命去了。
四天之后,袁崇焕就接到了满桂的报告:他和尤世禄刚刚会合,就遇到了鞑子兵。因为敌众我寡,他就施用拖刀之计,已将大批鞑子兵吸引到了塔山。并在塔山据险以守,又一举打垮了想抢功而急进的济尔哈朗一部……
满桂在报告中还说:另据侦查,在双驼岭设伏的阿敏也因塔山之战而匆匆回到大营;锦州战火似有减弱,阿敏所部已先向宁远方向移动;另有鞑子三百余骑也已于二日前由五道岭径奔西去,显然,鞑子之意犹在宁远……
一切都如袁崇焕分析的那样,满桂和尤世禄的塔山之战牵住了皇太极的鼻子!济尔哈朗在塔山的突然受挫,果然让皇太极做出了错误判断,从而下决心转攻宁远——锦州久攻未克,皇太极心情已经十分低落;双驼岭设伏落空,又让皇太极平添不少烦燥;再加上天气闷热难耐,皇太极锐气顿减,没有多少耐心了——他留下一旗兵马继续围锦州,便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带着其余兵马杀气腾腾地向宁远扑来!

五月二十六日,接到袁崇焕命令抄近道先已回到宁远城下的满桂、尤世禄,与祖大寿一道在城外挖壕列阵刚完,皇太极的数万兵马也已赶到宁远城外并在距城五里处扎下了营寨。
背靠坚城挖壕列阵,是袁崇焕根据满桂的建议作的新尝试——回兵宁远后,满桂建议:“在塔山,我们凭壕和济尔哈朗对阵,打败了他。在这里,有城上大炮作后援,我们更加不会输给他们。袁大人,将士们士气正旺,就在城外与鞑子针锋相对打他几个回合,如何?”
袁崇焕也有此意:“好!去年以来我们的练兵长进不小,虽说与鞑子拼野战还不到火候,可背靠紧城凭壕作战已是绰绰有余——本官在城上炮火支援,这一仗听由满将军调度。”随即又令祖大寿立刻带宋世英、谢尚政等营八千兵马出城参战,并再三交待满桂:“记住:切不可远离城墙城壕,更要时刻提防皇太极使诈。”
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宁远城又一次淹没在隆隆的炮声和阵阵的呐喊声中:城头上——袁崇焕沉着冷静,指挥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百姓们也自觉组织起来端茶送水、守护伤员、踊跃运送弹药、枪械、擂石、滚木;城墙下——满桂、祖大寿、尤世禄以及宋世英、谢尚政等营官、哨官尽皆身先士卒,带领一万六千名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
进攻宁远第一仗,皇太极起初使诈,妄图诱使守军进入其伏击圈里,一连数次都未能得逞。
皇太极恼羞成怒,下令强攻。
又一场保卫宁远之战又打胜了,却也好惨烈——城下:明军死伤一千多名;满桂身中数箭,祖大寿、宋世英等也都受伤;首次野战,明军虽然勇猛,但终于难敌鞑子铁骑,在城上炮火掩护下,一万多将士才得以安全进城;城上:军民也多有死伤,炮手罗立和多名哨长哨官以及几十名士兵中箭身亡,参加运送弹药的程本直和许多民工也都受了伤……
而鞑子兵伤亡更惨重:固山额真伤四人,牛录额真死十多人;士兵死伤众多;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大将瓦克达、阿格等俱受重创……最要命的是,鞑子兵元气由此更是大伤,兵无固志、将更怯战,仗显然是很难再打下去了。
鞑子兵一连几天的攻城均告失败,宁远城仍然牢牢掌握在袁崇焕手里。
士兵伤亡太大士气异常低落已经让皇太极伤透了脑筋,暑热难耐更让他无可奈何。皇太极败得极不甘心,却也只能退兵。
临行之时,他望着高高的宁远城楼,又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铁骑如今在宁远城下的狼狈景象,联想起去年先汗的大败而归,不由连声叹息道:“先汗攻宁远不克,我也败在这里,真正是名声扫地了哇!”
锦州的情况对鞑子也很不利,虽然天天还在打,可主动权已经不在鞑子兵的手里。赵率教甚至一边打一边派兵出城、抢收地里成熟的麦子呢!
败回锦州后的皇太极仍不死心,六月初四,他下令再攻锦州,却又有两员大将觉罗拜山和巴希以及数百名士卒死在明军的炮火之中——皇太极终于感到了极度的绝望,只好灰溜溜地撤兵回盛京老窝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