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初步解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漕帮总舵的接管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太突然了,一个草莽帮会竟然成了皇子私产,换谁脑袋一时也转不过弯来,加之总舵又是漕帮风云人物聚集之地,因此,官府虽然拿着翁祖师爷签字画押的认罪书来协助接管,但场面还是僵持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官府以武力解决了,潘祖师爷也不用流放了,在冲突中命归黄泉。(看小说就到叶子·悠
其他分舵的接管则顺利得多,没发生流血事件,只是钱祖师爷当日不在总舵,但在各分舵中也没发行他的影踪,被列为了失踪人口。
随着漕帮权力的移交,江南官仓查核也有很大的进展,江南多水道,大批粮食运输漕帮多半都会参与,因此,漕帮的账册到手后,官仓的诸多看似合理的账目便再也绷不住了…
李真也忙了起来,既然发现了破绽,那肯定是全力人员总动员了。
李真对此是很高兴的,这意味着江南的差事快结束了,差事结束后,不就该回京了嘛,回京,呵呵,不就能见到叶子了嘛···离家这么久,当然想媳妇了。
雅朗并没喜上眉梢,“江南到底藏了啥东西呢?要不,让四阿哥写信去问问弘皙…”
官仓的粮食去向脉络清楚了,可方六少提供的线索却依旧让人一头雾水。
弘参白了雅朗一眼,“弘皙傻啊?”康熙爷的孙子能傻到哪里去啊…
漕帮的事是没法瞒的,弘皙誓必知晓,当知道了漕帮易权,弘皙难道不会生疑?···
要知道朝中御史只是轻描淡写的弹劾了一下弘历而已呢。
这可不是敦庆帝压下去的,而是能混到在太和殿早朝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人,再傻那政治觉悟也不会低到哪里去,若真是四阿哥指使漕帮走私军火,还用大张旗鼓的将漕帮收回嘛?暗里就是四阿哥的嫡系了啊,干嘛非要天下皆知?
因此御史们只是碍于工作需要,上了几道弹劾折子,没怎么发
让躲在阿哥所里的弘历很是气恼,早知道这样还躲什么啊,亏得大家还想好了,说走私军火是支持南洋亲清土著的呢,嗨,搞了半天,这说辞竟然都没用上…
当然了,弘历还是受到了弘暄的批评“你躲在阿哥所这么些日子了,内贼怎么还没找到?还好意思骂御史,有那力气还是赶紧对你的奴才使力吧···”
前一秒还振振有词的弘历下一秒就焉了,是有些丢人,排查了这么久,竟然就没查出内贼来…
弘历这厢正懊恼呢,就听弘暄道,“宫里的奴才都交给你查好好干看小说就到~.
“啊?”弘历晕了,这得查多久啊,“不是三哥查其他人嘛?”
“三弟要去查洋人”弘暄道,“我这边太忙了,只能将三弟调过来,反正你最近出不了门,正好,就查宫里吧。”
弘历很认真道,“大哥,我可以悄悄去江南的···”
“是嘛?”弘暄扬了扬眉毛。
“是啊,”弘历马上拍胸脯,“我可以保证路上不让人发现行踪,我在杭州和二哥换回来,不去绍兴。”绍兴人见过了二阿哥版的四阿哥,绍兴没法去。
“行啊,”弘暄笑道,“不过若四弟妹出了什么事,我们可不负责。”
弘历瘪嘴了,嘀咕道,“怎么这样啊···”
“那你说,你走了,还有谁能来查内鬼,皇阿玛、我和三弟手头上的事都不少,抽不出什么精力来,难道你想让皇额娘来查?”弘暄笑眯.眯的问道,“或者你好意思将安安拉进来?”
弘历叹气了,“皇额娘养尊处优惯了,怎么可能去烦他,至于姐姐,我若敢去劳烦姐姐,皇阿玛准吃了我,唉,我们家女的咋都那么好命啊,哎,大嫂不算啊,要忙着打理宫务不说,小嫂子们还不是好相与的,唉,遇人不淑啊…”
弘暄歪着嘴笑了一下,“是啊,还遇到不省心的小叔子···”
弘历挠了挠头,“小叔子不省心,归根结底还是她遇人不淑,你瞧,蜜儿就不会遇到不省心的叔伯们,是吧?”
弘暄眯了眯眼,“那我就等着你这个良人的好消息了···”
弘历还能干嘛,只好认了啊,当然,晚上对着窗棂还是会哀叹,怎么当时就没坚持疾驰到绍兴呢,唉,如今不是被圈胜似被圈了吧…
而绍兴的弘参则在感叹,“幸好是爷来了啊,否则方家怎么会说铺子里存货的事呢…”
不过呢,虽然方家三少也露面了,但铺子里到底存了什么货,到底是什么时候给提走的,依旧没一丝头绪,账面上完全查不出来看小说就到~
“铺子里的老人呢?”账没了,可人在啊,怎么就完全没人知道呢,弘参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铺子里的老人没人意外身亡,只有一个自然死亡的,可是,却没一个人知道所谓的那批货物。
“会不会是讹方家啊?”雅朗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没这种讹法吧,连是什么货都不知道,更别提货值了…”弘参道。
“只能让方家慢慢应对了,”雅朗道,“我看查是查不出个什么来了的…你那三舅哥倒是精明的,不如让他留在绍兴慢慢折腾吧,你说呢?”
弘参略一思索,的确,自己也不好在绍兴继续耽搁下去,因为再耽搁也不会有什么进展,“我给皇阿玛请旨了,去广东走一趟。如果事关洋人,广东不可不去,想来明天皇阿玛的回复就会到了,我后日起程。”
“那我去杭州,接着查孔家,唉…”雅朗说到这,心情却有些好,因为朝廷没派专人去爪哇岛查问,这说明什么,说明敦庆帝对弘政信任啊,遇到一个疑心病不重的帝王,任何臣子都高兴不是?···
不过,弘参他们还不能说走就走,还有事没将屁股擦干净呢,乡绅们还想请四阿哥发个声·让大家,尤其是妇人都安分些呢。
因此,弘参便叫人在绍兴最高档的酒楼订了十桌,大宴绍兴乡绅·俞大人等几个主官就没那福气入席了,因为他们已经被钦差大人给控制起来了。
方三少和方六少做为社会知名人士也在被邀请的行列。
李真,作为四阿哥的连襟,也被迫列席酒宴。真的是被迫的,囡为李真千真万确的不想掺和这些破事,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啊···
酒过三巡后,场面话说完后·乡绅们便请四阿哥和庄亲王停了那期刊,太有伤风化了,弄得人家宅不宁啊…
当乡绅们说此事时,方家两兄弟头低得低低的,没啃声,也不希望被人点名表态。
好在,大家都没想起要发动群众,因为·弘参,喔,不·四阿哥并没出言反驳,而是徐徐道出了他和庄亲王开办期刊的初衷,初衷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广开言路啊,想的是让大清朝也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啊,意义深远啊,影响也深远啊,没准会流芳百世啊,这事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啊,至于为什么一上来就引起一场风波,那是万万没料到的·“不过,总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吧?诸位,你们说是不是?期刊上又不是只登一种主张,而是在广开言路,诸位若觉得不同意某些观点,也可投稿嘛·只要文章写的好,有深度,不管什么观点,期刊都发的,江南出才子,有识之士若都踊跃投稿,呵呵···情况肯定会不一样的,是吧?呵呵···”
雅朗则笑呵呵的补充道,“你们不喜欢某些言论,就叫期刊停了,那日后,若有人也不喜欢你们的言论,你们是不是连话也不能说了啊?得举一反三,是不是?…”相比弘参的话,雅朗的说辞里似乎带了那么一丝威胁的味道,让人听了不大舒服。
然后大家就说了,期刊有针对性,老刊登提倡不良风气的文章,有失公平。
“期刊选文除了文笔好,还得观点新颖,若老是老生常谈,刊登出来也没意思啊,”弘参笑呵呵道,“明明有人在反女戒,可你偏偏还满篇的引用女戒,那完全没说服力啊,刊登出来也浪费纸张不是?”
“这样,诸位每人可推荐一篇文章,我让期刊全采用了,专门出个专题,”弘参其实挺好说话的,马上就给开了个后门,让在场乡绅们赶紧特有面子,不管怎么说,皇子阿哥可让步了不是。
因此,当弘参后来又追加说,“不过,也许也会专门出个专题来反驳喔…”的时候,在场乡绅都满脸笑容的表示,只要四阿哥给了他们发言的机会,结果如何,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请四阿哥放心,他们不是蛮不讲理的人,若真的技不如人,一定会找自身原因的···
总的来说,这场酒宴勉强也算宾客尽欢,四阿哥亲民讲道理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就着好气氛,雅朗便顺势提了一下马车行,都是误会嘛,那么,呵呵…
大伙儿想起来了,马车行也是四阿哥和庄亲王的产业呢,唉,瞧这事弄的,倒让大家显得忒小家子气了,于是,大家忙将漕帮的前任大头目给指责了一番,说大家都是给蒙蔽了眼睛,连累了马车行,惭愧,惭愧···
雅朗也大度的表示谁没个眼拙的时候呢,误会解开了,大家日后多多关照就是了…
而弘参则没怎么关注马车行,而是请大家不要为难高家父女,他们也是被逼的,不容易,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了吧···于是,四阿哥的高风亮节又给拔高了一个档次…
弄得日后敦庆帝禅位了,和皇太后一起到绍兴旅游,听到大家对四阿哥的夸赞,忍不住问道,“哪家的四阿哥啊,这么长脸?”…“敦庆爷的四阿哥啊···”,敦庆帝咽了咽口水,想起了这么一碴,不明白了,“那怎么没赞庄亲王呢?”“庄亲王,庄亲王光想他家马车行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