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烨心头一紧,“四爷怎么说?”
“俺去找四爷的时候,四爷不在宫里,兵部也没人···”李真脸色有些灰败,“俺就给宫里送了信,叫四爷忙完了,知会俺一声···”
说到这,李真叹了口气,“俺就回家了,不想半路上被九王爷的人截了去点com”
九王爷见了李真,开门见山道:“户部点你去江南查官仓,明儿公务就下了,你准备一下,大概十日内就会起程···”
李真一听,合着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当下便没再抹泪叫苦说自己不跳这个大坑,而是请九王爷多指点指点,“九王爷,俺一直在慈善会办差,虽负责粮仓,但和户部的怕还是大不相同,俺心里没低,若办砸了,给王爷和四爷丢脸不说,还会误了朝廷大事,实在是惶恐,还行王爷提点一二···”
九王爷对李真这个表态很满意,表示就是为此才找李真的。
“九王爷将江南官场盘根错节的关系都给俺说了,而且九王爷也说了,俺这个跑腿的,要捞大功劳怕是不行,但同样的,想担大责也是没门的···”李真没告诉唐烨的是,九王爷只交代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没告诉自己到底该如何行事。
“你没问九王爷为啥点你去?”唐烨皱着眉头,这才是关键啊。
“九王爷没说,俺也没好问,”李真叹了口气,“不过,俺离了九王爷府后四爷又差人将俺找了去,四爷说事情不大妙···”
“四爷怎么说?”唐烨显得有些急切。
“四爷说点俺的明着是户部尚书,实际上是佟大人、钮祜禄大人、富察大人和完颜大人给户部尚书递的条子···”
唐烨不用掰指头一个一个数,就知道,一下牵扯进了四府人看来满洲贵族真的是抱成团了啊竟然只是为了对付自己一家升斗小民,至于嘛…
“这次去江南查官仓的钦差大人是阿克敦大人,阿克敦大人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一直在礼部办差,但在敦庆四年,被派到广州代理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李真说得有些沉重,“见了户部给他的名单,做了些改动,但俺的名字还是没被删下去…”
唐烨却摸不到头脑“他是哪家的?满洲哪个大姓啊?”
“章佳氏…”李真透露道点com
“章佳氏?”唐烨喃喃念道,“应该不算大姓吧?”妈的,就是说全体满族同胞全团结起来了?!蜜儿就算真能成功将一切小妾阻挡于府门之外,她也只是皇子福晋啊,又不是皇后,有本事你们冲皇后娘家去啊,转捏软柿子叫什么本事!
唐烨打算明天去打听打听,满族人民和蒙古族儿女是不是发生过严重械斗,如有,那得好好研究研究皇后娘家是怎么取胜的虽然身份地位悬殊太大,但总会有些经验可循不是?
而李真见唐烨没领会到阿克敦大人态度的背后含义,只好将话说得更透明了些,“广州是敦庆爷兴家的地方,如今西洋贸易往来又多,海关衙门的税银不少,因此去广州为官的多是敦庆爷赏识的人···”
唐烨默默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确认道:“就是说皇上默许了?”
李真点点头。
这就好解释了,为什么雅朗帮不上忙为什么九王爷不拦,为什么四爷,对了,四爷到底是个什么态度,“那四爷是咋想的?”
“四爷说,他找太子商量了,太子的意思是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李真道:“四爷认为太子所言有理···既然被贼惦记上了,千防万防总归会百密一疏,那还不如将贼收拾狠些,打得他下辈子见了咱的府邸都要绕著走…”
说的轻巧,但要搞清楚,李真只是一普通办事员,不是钦差大人,只有被人收拾的份!
“四爷说此次去江南查官仓,据目前的线索,只有一处官仓猫腻大,俺十之**会被派到那处去…”李真道,“四爷说,地方官的水深着呢,就是四爷去查账,人家也不会乖乖束手就擒,一样会变着法的给四爷下套,所以,四爷认为,俺十之**会被阿克敦推出去当马前卒…”
“就是说四爷和九王爷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唐烨从中听出了点门道点com
“嗯,”李真点点头,“俺也给四爷说了九王爷的话,四爷说九王爷大概是怕俺压力大,没说实话。”
“四爷最后说,差事俺是没办法逃脱了,所以眼下是要好好想出一个章程来,一定要一炮打响,威慑住众多嚣小,否则后患无穷,但是呢,得罪江南官场的事,俺也不能做,因为俺没自保能力···”李真道:“俺当时就说了,俺一定做到心里有数,牢记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心头有谱,这样就不会.弄成江南官场的众矢之的了,但四爷却说并不是俺不想得罪就能不得罪的,这些天他会好好想章程的,叫俺别太着急…”
唐烨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很郁闷的说了句,“李真,干脆咱们也当贼算了!”
“俺当不了贼。”李真轻声道:“没那本事,光听那些绕来绕去的髀系,俺都快晕了···”

“唉,怎么想过个安稳日子都这么难呢…”唐烨捂住额头。
“叶子,你别太着急了,俺会见机行事的,再说了,四爷不也在想办法吗,”李真安慰道,“最坏也就是将江南官场得罪死了,反正咱们又不是江南人,有啥好怕的…”
唐烨心想,四爷的话都说得这么明显了,为什么不能得罪江南官场,因为没自保能力,那么反过来说,没自保能力·但又被迫得罪江南官场,下场会是什么?十之**是要掉脑袋的!
“看四爷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吧。”
唐烨对敦庆帝默许的行为很愤怒,儿媳妇的姐夫可以拿来牺牲以安抚权贵们那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心,但李真不还有极大的可能是八爷的儿子嘛,好歹大家也是亲戚不是·怎么能这样冷血!
因此·第二日,见到兴致高昂的德儿来马车行要人---德儿已召集了一干太医,约好后日到某一茶楼详谈,那么算保费的账房先生就不能少了啊,账房先生总得了解这个行当才好制定章程不是---,唐烨便不怎么热情,冷冷淡淡的表示“知道了,到时会派人去的。”
而德儿却依旧兴致不减,美滋滋道:“李嫂子·病保得从保铺中单独划出来,账目必须得独立,不能和其他保项牵扯,爷在上书房和宗学游说了好些人,他们对病保都特有兴趣,这是利民的大好事不是?所以好多人都愿意出钱,赔钱没关系,老百姓得到实惠就好,哈哈,不过嘛·车保之类的他们都不想掺和,所以,这一项只能单列了,等上了轨道,就让病保和保铺分家…”
唐烨正想顶德儿一句,“喔,事先说明了就不叫过河拆桥了啊?”但脑子里突然扑捉到一丝信息·上书房和宗学···
“五爷,上书房和宗学的学子有多少人愿意出钱啊?”
“一大半呢,”德儿很开心·“剩下的是没钱,哈哈···”
“大家真是赤胆忠心啊…”唐烨干笑了两声。
“那是,大家伙儿都卯足了劲儿的想干出一番大事来呢。”德儿挺起了胸膛,显得分外意气风发,“如今好容易有了机会,怎会放过?”
青年都是热血的…唐烨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主意。
当天晚上就给李真说了,“你给四爷说,能不能请四爷上个折子,每次查官仓的时候都从上书房和宗学里抽一两名学生跟着去,然后到了地方,再从当地官学和私塾抽几名学生,大家一起查官仓···”
虽然很多权贵家的子弟早早就见识了争权夺利的残酷,打小就耳濡目染了不少权谋陋习,但是,纵使变得再世故,年龄也摆在那儿啊,这个年纪该有的冲动和理想主义不可能完全给磨灭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富家子弟不愁吃不愁穿,没生存压力,才更有机会去追逐心中的理想···
李真听后却有些犹豫,“不大好吧?若兴全被抽去了,咱们不也得跟着担心嘛。”
“当父母的啥时候不担心啊?”唐烨管不了那么多,“李真,这事得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学子可能会被打压,但另一方面,这对学子也是好事,早早见识到官场的阴暗面,日后也会少走不少弯路,趁着年轻,碰了壁还能掉头…”
李真犹豫了一晚上,最后还是给弘历说了这个想法,当然,那脸红得都没法见人了。
弘历听后却高兴了,“这法子好!姐夫,你咋想出来的?”
“俺听叶子说五爷对病保兴致特高,还从上书房和宗学拉了好多财神爷过来,俺就想,学子们大概都想为国为朝廷为民做点事的···”李真没供出唐烨,倒不是想抢唐烨的功劳,而是不想让弘历对唐烨有不好的看法,这事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掩不住就是找人给自己顶缸的事实…
“哈哈,看来五弟还真是无心插柳啊,哈哈···”
于是,在李真被借调到户部,即将启程奔赴江南的前一天,敦庆帝下了一道圣旨,辞藻很是优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学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朝廷为了减少书呆子,特给大家提供实习机会,从即日起,学子们将参与稽查官仓事宜,稽查结论上学子们得署名以示负责,该实习的各种文件将交予吏部存档,在各学子中进士后,将拿来作为委官重要参考资料,认真负责的必然要重用···
不过呢,上书房和宗学并没派学子出京,唐烨倒也不是特别纠结,私塾里有的是富家子,而官仓更是关系到官学里穷学生在荒年一大家子的性命,不怕没那认真执着的…
看来朝廷也是如此想,才将这正儿八经的弄成了一章程···
因此,唐烨果断的取消了脑海里曾初步成形的江南出差计划,----真要去了,李真的面子上也不好看,----还算比较放心的送走了李真…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