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哑谜(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得城来,张泉自是感慨万千,颇有一股井底之蛙初窥苍穹之感。。于城外,张泉已然见识了邺城的雄伟壮阔;于城内,张泉更是体会了王都的气象恢宏。邺城的建筑群,极为考究,便是寻常人家,也是颇有一股秀雅之气。街面上,商铺林立、人流熙攘,仅是那宽过宛城三倍的街道,就让张泉唏嘘不已。邺城的居民也很是与众不同,往来行人,莫不衣饰华丽,谈吐风雅,可见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富足,且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张泉本是侯府公子,但此刻如若挤入人群之中,那么除了身上的兵器外,再无显眼之处。
这一边,张泉已因邺城的华贵之气而陶醉得如痴如迷,不由脱口而出,道:“这便是邺城?莫不是天宫?”
那一边,鲍三娘扑哧一笑,满脸不屑地回言:“邺城华美,天下皆知。张公子忒过大惊小怪!”转眼向姜维望去,却见姜维无半分沉醉,笑道:“姜公子想必见闻广博,自是不会为此所动!”
姜维对邺城很是熟悉,当然不会如张泉那般失态,只是他正满腹心思,竟未听到鲍三娘的话语。
“鲍姑娘当真是维弟的知己,竟一眼便知维弟见识渊博!”张泉真可谓无孔不入。他本想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又怕鲍三娘发怒,便不阴不阳地抛出了这句。
那鲍三娘却也被他说得满脸红晕,又是怒瞪了张泉一眼,心下却是喜翻了个儿。
姜维也自缓过神来,这一路上,他不知被张泉调笑过几千回,也已见怪不怪,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这鲍三娘虽已来到邺城,却无半分与众人告别的意思,众人自也不会逐客。当下,众人前往邺城官署,递交文书。鲍三娘似乎对邺城极为熟悉,一路上竟充当起了向导的角色,连姜维也暗自诧异。
邺城官署也是气派不凡,自非宛城郡府所能相比。姜维、张泉与守门军士略一交涉,便即步入府中;鲍三娘和张保自是在门外等候。
邺城守非是他人,正是魏王世子——曹丕。邺城虽是魏王都,但魏王曹操劳于国事,自是无暇治理邺城,便将邺城事宜尽数托于曹丕。曹丕才名远播,张泉本不深信,只道是众人阿谀之词,今日见到邺城的景象,方才由衷叹服。
曹丕不在府中,当下接见姜维等人的便是“太子中庶子”鲍勋。鲍勋身为太子中庶子,自是曹丕的心腹。这鲍勋年近四十,身材颇高,然极为瘦削。不过这高瘦的书生,却也别有一般威势。他颧骨高耸,目光也很是锐利,颇有刚直不阿的风范。其实邺城之所以治理得井井有条,固然是曹丕才高,而这鲍勋也是功不可没。他自是殚精竭虑地辅佐曹丕,曹丕也对之极为信任,邺城之政往往出自鲍勋,而鲍勋在邺城也声望极高。
姜维二人躬身施礼,随即送上名帖与荐书。姜维还好,张泉却局促不安。若论身份,张泉不在鲍勋之下,如论威仪,那张泉可就远远不如。
这鲍勋看毕二人所呈书函,当下抛开张泉,只是仔细打量着姜维。姜维倒也不卑不亢,只是拱手微笑。
鲍勋手拈须髯,略一点头,道:“二位远道辛苦,便请于府衙别院下榻!”言罢,招来侍从,附耳低语了数句。他自始至终皆是不动声色,此刻也是面无表情。
张泉心下奇怪,这鲍大人自已知晓他二人的来历,却不置可否,他只觉气闷之极。当下二人又施了一礼,便在侍从的引领下退了出去。
直走到府外,鲍三娘与张保迎了上来,眼中尽是关切的神色。
张泉抓耳挠腮,苦笑道:“这鲍大人当真古怪……”想到府衙侍从尚且在侧,赶忙闭嘴。
姜维也只是轻笑一声,道:“既来之则安之。”鲍大人神情冷漠,姜维也看得分明,只是他却不以为意。
这侍从恍若不闻,只是领着姜维等人向着东面走去。府衙别院,便是官署东面的一座大宅。邺城原本华美,这大宅更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架势。那侍从与门官耳语了几句,便即告辞离去。鲍三娘也于此时与众人道别,这倒让姜维等人诧异不已。这女郎也不与众人多言,迈步往西,直到拐角处,方才回过头来,向着众人一笑,随即隐没身形。姜维怔怔出神,张泉也是嗟叹不已。
当下门官引领三人,进入别院。奇在这门官对姜维颇为热情,倒把张泉晾在了一边。二人的下处也颇有不同,姜维居于北面一座单独的院落,张泉与张保合住于东首的一间厢房。姜维的居所十分雅致清净,张泉却没那么好的运气。东边院落早已是住满了赴会的才俊,对张泉等人的到来,这些才俊也不放在心里,倒是北院的姜维招来了不少嫉妒的眼神。询问之下,张泉得知,这别院的北花厅只接待上品士人。张泉心下窃笑,想来那鲍勋也有几分眼光,他却全未想到,自己也被鲍勋归入了下品。众人旅途劳顿,当日便在这别院之内休息。
一夜之间,姜维辗转反侧。次日清晨,他早早起身,便邀起了张泉,同去拜会徐庶。张泉与徐庶亦是老相识,自无不去之理。这次前来邺城,张绣也曾叮嘱张泉,有两人必要拜会,徐庶便是其中一人。张泉更想借此机会,好好欣赏一番邺城的风光,欣然应诺,当下稍事整理,便即动身。

二人方出别院,竟发现鲍三娘俏生生地立在门前,倒是颇为惊异。鲍三娘也已见到两人,脸上一红,随即迎上前去。
“鲍姑娘真是好兴致!一大早便出门散步!还偏巧走到了此处!又偏巧遇到维弟!”张泉笑言,他一拍脑门,续道,“当真有缘!缘分不浅!”
鲍三娘狠啐了一口,骂道:“张公子何时方能吐出象牙?我便住在左近,哪有什么缘分不缘分!”
鲍三娘越描越黑,她显是在等待姜维,便是瞎子也能看出。张泉只在一旁嘿笑着,一脸的嘲弄之色。
鲍三娘也不理会张泉,径对姜维说道:“两位若要游览邺城,小女当为二位引路!”言罢,怯生生地注视姜维,似是生怕姜维拒绝。
“再好不过!”尚未等到姜维回话,张泉便已抢先说道,“如此便多谢姑娘了!”
姜维自也不好回绝,抱拳一礼,道:“有劳鲍姑娘!”
鲍三娘心中喜悦,便即引领二人,游起了邺城。这女郎兴致高昂,一路上指指点点,她对邺城的一草一木,倒也如数家珍。张泉颇感快慰,姜维虽是毫无兴趣,但碍于这女郎的颜面,也只得唯唯诺诺。
两个时辰一晃而过,鲍、张二人游兴正浓,姜维却甚是焦急。
当下他也顾不得什么,对着鲍三娘深深一揖,道:“多谢姑娘引路,姜维尚有要事在身,实是不便搅扰二位雅兴,这便告辞!”
张泉一愕,这才想起二人本要拜会徐庶。
鲍三娘更是怒容满面,她素来心高气傲,从不对人假以辞色,姜维这话虽说得有礼,但在她听来,却无异于冷言挖苦,令她难堪之极。
她扭过脸去,冷哼一声道:“姜公子既有要事,那就请便,无人绑住公子双腿!”这话说得很是不留情面,三人的心中均是一阵尴尬。
姜维赔罪道:“在下实是无意冒犯,只是心中挂念义父,只盼尽快与之相见。还请姑娘莫要怪罪!”
张泉也赶忙圆场:“维弟的义父便居于邺城,他思亲心切,若不是鲍姑娘在此,他早已撒腿奔去!”
鲍三娘也只是一时气愤,方才的一番话语,她也颇感后悔。听到张泉的说法,她又是满脸的红霞。
“三娘一时失言,还请公子见谅!”难得这鲍三娘也能这般温柔。
“哈哈,鲍姑娘也是维弟的好友,便与我等同去拜见维弟的尊亲,也无不可!”张泉笑道,“只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鲍三娘大羞,也不知张泉这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姜维也是满脸通红,暗骂张泉太过阴损。一个年轻姑娘拜访年轻男子的父母,这里面的意思自是明白不过。
张泉却还是喋喋不休地催问道:“姑娘可否与我等同去?”
鲍三娘又是狠啐了一口,掩面跑开。张泉斜睨姜维,哈哈大笑,直把姜维气得是哭笑不得。
徐庶的宅邸位于邺城东门。偌大一座邺城,华宅美舍数不胜数,相形之下,徐庶的宅邸颇为简陋。徐庶深得曹操器重,他的府邸本应极为豪奢,但眼前这座宅院,除了略微宽敞外,与寻常民居也无甚差别。如非姜维熟悉路途,张泉定是无法找到徐庶的住所。不过张泉也不感到奇怪,在他看来,徐庶本就是一怪人,怪人的居所当然也会古怪。
徐庶本就为人谦退,这宅邸也颇能表现出主人的心态。正门的匾额上,“徐府”二字已是破旧不堪;门前并无家兵守卫,仅有一名老仆正在打扫着台阶上的灰尘。这台阶本就极为干净,可这老家人却仍旧是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清理。比之府衙别院,徐府可就逊色了许多,但姜维却感到了万分的亲切。
他当即奔上前去,与那老仆打起了招呼:“寿伯,寿伯!”
那老仆半晌方抬起头来,盯着姜维,注视良久,喜道:“啊……是姜公子啊!”这老人家须发皆白,身形佝偻,说话也是有气无力。
“是我!寿伯!”姜维也是满心的欢喜,话语之中透出了激动。
“公子又长高了!”这老者的腔调依旧是那么虚弱,脸上却满是喜色。
姜维手指张泉,道:“我和宛城的张公子,同来拜见义父!”
那老仆闻言,艰难地转过身形,向着张泉施了一礼,说道:“张公子稍候,我去禀告老爷!”说罢,拖着身体,蹒跚进府。
侯府之中,可没有这样的仆人。张佐虽然年老,却也是精神矍铄。张泉自是不知徐庶是何想法。不过,姜维与这老仆倒很是亲热,张泉自也不好多问。
良久良久,这老仆又蹒跚而至,只是脸上再无喜色。
姜维不问已知,想来义父仍是不愿相见。
“二位请回吧!老爷不见二位!”那老仆说道。
张泉大怒,骂道:“好你个单福,端的是好大的驾子!”
姜维急忙止住张泉,他自知义父必有深意。
“老爷令我将这书函呈与二位!”
姜维接过信札,急匆匆地拆封一观,却又皱起了眉头。他随手把信函递给了张泉,张泉也是一头的雾水。
哑谜,徐庶也打了个哑谜!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