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得杨阳喝问,南方的彩云之中出现一个身影,那身影飘然而至,若有若无,周身紫气氤氲华光道道,一见就是个有道之人。
只见那人形容枯槁,白发长髯,穿一身八卦水火道袍,落下云头深深地向杨阳施了一礼道:“贫道乃是南极长生门长老枯木道人是也,因门中叛逆长春子逃到中土地界来,贫道特奉掌门之命前来追捕,岂料途中见证道友成道,特来拜贺,绝无窥探之意,还请道友宽恕则个!”
这枯木道人倒是人老成精,撒起谎来一点都不会脸红,自己明明是长春子请来报仇夺他宝树的,只不过此时杨阳神通大成,不好下手,只得另寻计策罢了。所以他现在还不能和杨阳翻脸,免得将来不好收拾。
杨阳一听是南极长生门的长老,心中也微微有些吃惊,没想到长生门这么快就对杨阳起了反应。不过听他之言,这长春子是门中的叛徒,这老道应该不会是来向他报仇来的吧?再看看这老道的修为,早已踏入地仙的境界,便是离那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天仙境界也只有一线之遥。长生门中区区一个外派办事的长老就有这等修为,那门中里的其他长老的修为又如何?还有门里那些老不死的修为又如何?杨阳不敢再想象。
更何况之前我们说过,天地间有五仙,乃是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鬼仙,这五等神仙乃是按他们的修行成道后的所处地域或修行功法分的类别,而不是按他们的道行深浅分的类别。不要以为天仙就比地仙来的高贵,举个最浅薄的例子来说,那些天兵天将都是天仙,而人家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大仙却是个地仙,可是没有哪个天兵天将会狂妄到说自己比镇元子大仙的道行还高的吧?
眼前这个地仙的实力,杨阳不敢低估,尤其是像长生门这样的大派的地仙,杨阳更是不敢低估。于是也拱手道:“道友多礼了!贫道只不过是成了区区一个天仙之道,不足道友如此大礼!”虽然嘴上这么说,杨阳身上被他刻意释放出来的气势将他庄严的就像是天上下凡的大神一样不可侵犯,直将枯木道人身上护体的罡煞吹得运行紊乱。
而枯木道人也不示弱,轻抚一下道袍,那本来就介于虚实之间的身体显得更加虚无飘渺,这招以退为进巧妙地将杨阳施加在他身上的压力轻轻地卸到一边。
“长生门下长老果然好神通!”杨阳也忍不住赞叹道,心中却是暗自庆幸自己做了个明智的决定。
其实更应该觉得庆幸的是枯木道人,别看他轻轻松松地就卸去了杨阳加在他身上的威势,其实他要将身体化为无形却不是他这个修为等级能够轻易办到的。将身体化为无形乃是达到“炼神返虚”的境界的高人才能够达到的境界,虽然他已经练到“炼气化神”境界的巅峰,离那“炼神返虚”的境界只有一线之隔,可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一线之隔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超越级别施展幻化无形的神通,着实耗费了他不少真元。表面上看是枯木道人赢了,实际上他却输了。
(作者按: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在下实在不愿意用等级来描述一个人的道行,要知道世间强弱没有一个定数,你等级低的人不一定弄不死等级高的人,等级高的人的神通也不见得会比等级低的人来的高明。比如刚才说的幻化无形的神通,普通的鬼就会这样的神通,而普通鬼物的道行肯定是要比枯木道人来的低的,所以在下愚见,真的觉得详细的分修为等级没什么意义。)
“道友谬赞,贫道班门弄斧了。”
两人自顾自互吹互擂,却见四面八方飞来许多修士。那些修士想必是因为受了杨阳成道引发天地灵气变化的影响,知道肯定是有人练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通,便想出来一探究竟。岂料不止是有人练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通,而且还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成就了天仙果位,时间出了这么一位大神通者,自然无论哪个门派的人都想来结交一下。
“恭贺道友得成大道!”来得最快的是杨阳的东海近邻麻姑岛定一师太和皓月仙姑,接着便是九华山自生金刚笑弥勒,五台山八臂剑僧空空上人,太行山妙行真人,峨眉山凌云子、不空大师,崆峒山清风真人,青城山披霞真人,龙虎山张祭酒,武当山冲虚道长,白云观李观主,严华寺三藏法师……如是三山五岳群修几乎都派了人来向杨阳道贺。
可大家都来道贺却弄得杨阳十分尴尬,大家本来都是方外之人,修真之士,无论坐卧行止都是道场,不会对场地有太大的讲究,可是人家前来向你道贺,你不请人家到山门里坐坐,喝杯水酒,吃吃鲜果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可是杨阳此时却不太愿意将他们领到度朔山里去。一来是因为此时许震坤和八部护法正在禅定修炼,不好打扰他们;二来这度朔山的秘密太多,自己还没有研究过来,却让别人先进去了,未免有些不太保险;三来就是那度朔山的仙桃,那些仙桃不知是几万年才长出来的,虽然让他们吃几个也不太要紧,不会伤到桃树元气,可是杨阳本就是个小气的人,仙桃自己还没吃上一个却让别人先尝了鲜,以他的性格断然是不肯做这样的事的。可是不叫人家去度朔山叫人家去哪?
思来想去,杨阳心中顿生一计,道:“承蒙诸位道友前来相贺,贫道不胜感激,还请诸位道友不吝下驾到山中一坐,贫道也好一尽地主之谊!”
“如此甚好,贫僧虽然和道友早就相识,却不曾到过道友仙府,如今正好大开眼界!”笑弥勒乐呵呵地道,其他人不禁有些疑惑,这浩瀚无垠的东海之上,不见一座孤岛,哪里来的仙山洞府,不过看杨阳那么自信满满,不像是在诳他们,都不动声色地看杨阳带路。
皓月仙姑却疑惑道:“听闻道友住在度朔山,这度朔山不知在东海何处?”想来皓月仙姑也在这东海之上活跃了一两百年,除了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没有去过之外,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东海,也不曾见过什么度朔山,难道这度朔山不在这东海之上还在他桃阳子的巴掌里不成?

不过这一回真被她给猜中了,只听杨阳道:“正在此处!”却见他伸出一个巴掌来,众人见了都觉得这道人虽然证了大道,但是说他的手掌就是度朔山,那就未免太托大了,“纳须弥于芥子,藏大千于沙粒”可是大罗神仙和佛祖的手段!
而杨阳也不解释,将手一翻,道:“诸位道友,且随贫道来!”只见刚才杨阳手掌覆盖的地方出现了一座仙山,悬浮于虚空当中,山中紫气氤氲,除了能看见一株大桃树以外,其他的景致却不十分清晰。
诸位莫要生疑,此时他们所看到的仙山并不是真正的度朔山而是杨阳用宝树变化出的世界。宝树化身自从证悟枝枝叶叶光明佛佛法之时,悟得了掌中佛国的神通,虽然他的道行现在还不足以真正的变化出一个浩瀚无边的世界来,但是借助宝树里边的乾坤世界,变出一座仙山来还是可以的。
众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怎么就这么一翻手就变化出一个仙山来了?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须弥如芥子,大千同沙粒!道友果然好神通!”一向不执迷于外相的空空上人也不禁赞叹道。
“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众人落下云头,只见眼前一片好精致,翠峰连绵,到目极之处生一株大桃树,枝枝叶叶皆有万道光明,普照在整座仙山之上,却一点也不显得刺眼。山峰勾连之间有无数飞流急湍湖涧瀑布,山林间虎啸猿啼,似有猛兽居住;湖涧里紫气氤氲,定有蛟龙盘踞。无数湖涧河流汇成一条大江,注入东海之中,海中的潮水与与江水相接,壮阔波澜,海上的明月渐渐升起,清辉遍洒……
诸位真仙佛老皆是有神足通的高士,尽显壶公缩地瞬息千里之法,峰回路转,穿过层峦叠嶂,行到一座峭壁之下,旁边立一石碑,丹书“桃花上鬼师门”六字,字体古朴好似蝌蚪之文,边上又有一碑,书“万仞金顶”四字,字体苍劲,犹如仓颉鸟篆。那峭壁壁立万仞,如刀削斧凿一般,峭壁陡然挺立不生杂草松柏,任他猿猱难攀,飞禽难渡。极目远眺,峭壁之巅彩霞缭绕,隐隐中有仙光浮动,相比此处便是鬼师门洞府所在。看杨阳的表情,似乎对眼前的杰作也颇为满意。
众人见到杨阳的洞府在万仞峭壁之上,且四周布下无数**禁法,知道是杨阳要试他们的神通,神通不够上不了这万仞金顶,更入不得神仙洞府,便都哈哈大笑,各显神通望那万仞金顶便去。
而杨阳却是早已在金顶广场之上等待众人到来,最先到达山顶的是自生金刚笑弥勒。
杨阳拱手道:“多日不见,道兄神通精进不少!”看笑弥勒的神足通炉火纯青,知道他已经证得了小乘阿罗汉果味,因他要修炼大乘菩萨道,所以没有往生佛土,继续留在世上修行。
“阿米陀佛,道兄见笑了!”显然笑弥勒还是十分佩服当日杨阳驭空飞行的神通,忙答礼道,“道兄神通方可谓一日千里,几日不见便神通大成……”
寒暄间,其他几位高僧真人尽数上到万仞金顶之上,杨阳忙将众位请入大殿之中。众人见这大殿虽然古朴庄严宏伟气派,但是不见一个人影,有些冷清。不过大家知道杨阳的行为总是出其不意,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人多嘴问一句。
想这桃花山本是宝树中的乾坤世界所化,虽然神仙洞府形象生动和真实的度朔山也没多大区别,只不过毕竟杨阳道行不够,变化不出人丁来。造人之术乃是上古奇术,古往今来只有女娲娘娘精通此道,其他人变化出来的人不过是梦幻泡影,道行高的人自然一眼看穿。杨阳若是真要变出一些仆人侍从来虽然不困难,只是这种小道难免不被别人看穿,一向将鬼师门自居为大派的杨阳自然不想让道友们看到自己门中一个人也没有,连个仆人都要用道法变化出来,对于杨阳来说,这无异于扇他的耳光。
可杨阳却不慌不忙道:“侍候童子安在,还不看茶!?”
话音罢,便从内殿里走出十来个身穿青衣头挽丫髻的道童来。只见那些道童面如冠玉手如莲藕,粉嫩嫩就是真人,众人都觉得惊奇,为何有生人在内殿里以他们道行竟没有一丝觉察?其实这些个道童哪里是什么童子,尽数都是杨阳的身外化身所化,既是化身当然与真人无异,别小看这些童子,作为杨阳的化身,自然有不低的道行。众人不知其中三昧,当然发现不了他们的存在。
童子看茶毕,留下三五个侍立在大殿两侧,听候差遣,又见杨阳道:“天女、力士安在,何不添酒设宴!?”
语毕,又走出十来个娇滴滴的天女,十来个黄巾力士,铺席设案,上朱果仙桃美味佳肴琼浆甘露。
杨阳道:“粗茶淡饭皆是山中所产,诸位道友不必客气!”
众人皆知这些都是仙山里产的好东西,便是在名门大派之中也很少拿来招待客人,更何况在这宴席当中还有不少的散修,哪里有几个人吃过这些东西,当下也不客气,先举杯敬过主人一杯,便开始品尝自己几案上的各种仙果,一边吃,一边将其中蕴含的灵气炼化。
杨阳见了只是微微一笑,散修、大派、僧道……不知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笑弥勒道:“桃阳真人今日得证天仙大道,乃是我修真界的一大幸事,趁此良机,我等聚会在此,不如开个无遮法会,免得浪费这莫大的机缘?”
众人听到笑弥勒的建议,纷纷点头称是,如此提议,正中他们下怀。
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原本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而后发展为修真界中无论何种教派,何等修为都可以参加的一种讨论道法印证心境的法会,这种法会在修真界中经常会举行,各派的大德也会乘这个机会来提升自己在修真界的知名度,顺便招揽一些信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