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擦边球(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辛老二来到了青埂县支行,见到了方元闿。他中等个子,从外表看,人样清秀,说话客气,蛮讲文明礼貌的。他递上名片,头衔倒不少,除某公司销售部经理外,其中有两个颇让方元闿刺眼,一是“省融资学研究会会员,理事”;二是“某大学边缘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方元闿好象还没有听说过省上有个“融资学研究会”,更没有听说过“边缘学专业”,只知道如地球化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化学等属边缘学科,就好奇的问了辛老二几句。
辛老二便夸夸其谈起来:说融资学涉猎范围很广,如借贷、租赁、集资、股票、典当、期货等等,参加研究会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至于边缘学专业,属于社会学范畴,是门新兴学科,研讨的内容,说通俗点就是解决如何打好“擦边球”的问题,而且大谈南方的改革就是靠打擦边球兴旺的。说得业务股方元闿、郑光伟、韓乐等人满头雾水,眼瞪得溜圆。
辛老二暗中观察,心里特高兴,小县城人好哄!方元闿再一看名片,辛老二的大名叫辛怀,名下主职务是经理,便截住他的话头,说道;“辛经理,谈正事吧。”
辛老二忙停下来,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融资学会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的高层次组织。这次可以给你们引进500万元的存款,在人行规定的存款年利率上高出两个百分点。融资学会也收一点会费,按万分之一提取,只有500元。”
方元闿想了一下说;“虽然各家银行现在都搞高息揽存,但你提出的利率也太高了。再说我们吸收外地资金都是整存整取,一般至少得存够定期一年。若不同意这种存法,那就谈不成了。”
郑光伟与韩乐也说利率高了点,经讨价还价,辛老二说至少也要高出一个百分点。方元闿答应再商议一下,明天电话联系。辛老二也就告辞离去。
方元闿向杨行长汇报了情况。杨立强道:“对公存款年利率比较低,容易设法处理,所谈利率和手续费都可接受。只是得留点神防诈骗,要记住不见兔子不撒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堵塞漏洞,如果这笔钱存进来,由你和李海洋共同把关办理,有问题及时找我联系,防范紧点,确保资金安全。”方元闿便与辛老二联系,辛老二说:“我们办事硬气,你就等着看吧。”
隔了一天,一辆轿车驶进县J行。辛老二果真引着省城某科技中心李副主任和一位女会计,将五百万元存了进来。只是在办手续时,辛老二提出要在预留印鉴的背面写上自己的传呼号,遇事好联系。
当辛老二拿过印鉴纸片时,钢笔的蓝墨水却连着屙蛋,染污了印鉴。他当面撕碎抛到一边,让接柜员另给了一张。趁人不注意时,他把撕碎的印鉴片用卫生纸急急收集后装入口袋。
平静地过去了两个月。辛老二把碎印鉴片对接起来,用退字灵洗掉兰墨水,搞到了预留印鉴的印模,依照其模私刻之后,再花言巧语,让方元兴利用药店帐户套购了空白支票。于是他伪造出客户转帐支票,以客户提前支取托其代办为名,要把300万元存款转到省城银泉房地产公司的帐户上。
接柜员折角验印后没有发现问题,便请示李海洋。李海洋以定期存款不能随意转帐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他气势汹汹连蒙带吓都毫无作用,才知道小县城的员工也不是好唬弄的。
辛老二便把赌注压到了方元闿身上,让方元兴找来弟弟,又用电话请来省城银泉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匡边。几个人坐在青埂宾馆的豪华套间里,似开小会一般。
他先向方元闿介绍道:“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匡总经理,也是我们融资学研究会的会长。他的房地产公司占着省城黄金地段,实力非常雄厚。只因现在公司临时急需一点周转金,请你帮忙把这300万元转出来,只使用三个月,连本带利返还,不会造成一点影响。事成之后,给你和你哥哥每人5万元酬金。”
他见方元闿仍犹疑不定,便给匡边丢了个眼色。穿着考究,气宇不凡的匡边声腔洪亮,说道:“这也是我们学会互济有无的一种创新方法。方股长如果还不放心,我们不妨签一份担保合同,就用我公司在黄金地段的房地产作抵押担保,此意如何?”边说边从皮包里取出一沓材料来。

方元兴见唾手可得5万元巨款,也眼巴巴地催着弟弟快点表态。方元闿不愧是支行业务骨干,又常看书看报,城府也修炼得深些。一阵思考后,心想我若接受了这慷慨所赠的5万元,300万元大概就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啦,到那时我便掂篙子撵船后悔不及了。他猛然间醒悟过来,便装着又憨又稚气的样子说:“我还能不相信匡总吗?签什么担保合同,全包在我身上,明早办事。”辛怀与匡边喜出望外,方氏弟兄也随之告辞。
方元闿回到行里,当即向杨行长作了汇报。杨立强甚觉事态严重,一方面让小方按所留名片与省城某科技中心李副主任电话联系,另一方面他向县公安局保卫科反映了情况,商定若明早客户指认二人诈骗,便立即拘留嫌疑人。
次日早上,李副主任带人匆匆忙忙赶来了。当辛怀与匡边兴冲冲来到行里,一见李副主任就傻了眼。但李副主任似有隐衷,不愿告发二人诈骗,还说匡边确实是总经理,伏在一旁的警察也就没有动作。
那两人见事已如此,且觉周围象有便衣,便狡兔般慌忙逃脱了。李副主任对县J行连声致谢,感谢支行挽救了这笔资金,表示款项可以继续存在这儿。杨立强、方元闿等人的心才踏实起来。
方矩知道了此事的前因后果,把方元兴叫去狠狠地训了一顿。方元兴羞得无地自容,连连向老爸悔过,说他引以为戒,再不干这种事了。
杨立强叫来刘义、朱久安、方元闿、李海洋及接柜会计员等人,一起“分析案件查漏洞,总结经验防诈骗”,强化大家的风险意识。
杨立强问接柜员:“你接过辛怀递进来的转账支票,就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吗?”接柜员答:“没有,折角验印也没发现什么呀!”
刘义接过话说道:“你大概没有仔细的验看,印章肯定是假的,科技中心李副主任那里就没有给他们盖章呀。可惜的是辛怀把那张支票拿走了,不然的话咱们仔细验看,一定会发现破绽的。”
接柜员低着头没有答话。杨立强说道:“刘行长分析的有道理哪,刻假印章的是手工操作,总有模仿不到的地方,如果我们仔仔细细逐字逐项的与预留的原印模对照字形、边框粗细,必然会发现点什么,就能鉴别出真伪啦。不过,咱们接柜的同志还是有警惕性的,坚持制度规定办事,及时向行里作了汇报,才避免了事故,应该肯定呀。”
接柜的会计员这时说道:“行长说的都有道理,我还是有些粗心啊,依照思维惯势验看支票,细微的破绽就看不出来啦。今后只要有时间我就多翻看预留的印鉴,熟记于心,熟能生巧,真伪就好鉴别了。”
杨立强对方元闿和李海洋说:“这是她悟出来的一条心得哪,你俩要记下来在全行推广。”
大家又议了一会儿,总结出“心防、眼防、制度防”的经验,方元闿做到了“心防”,接柜会计做到了“制度防”,虽然“眼防”有些失误,但是骗子仍被两道防线挡住了,看来还是要多设几道防线保安全。最后决定由朱久安编印出简报发送到支行各所柜,而且向中心支行报送一份,反映这条信息;由刘义牵头组织人员到各所柜检查一遍柜台账务,防范这类问题再次发生。
两年以后的某日,方元闿在报纸上读到一篇“高息存款引出亿元骗案”的通讯,又见到了匡边和辛怀的名字。
原来,以匡边、辛怀等人为首的一伙资金掮客组成的诈骗集团,先后将15家企事业单位的上亿元巨款非法转帐占用,至今仍有大部分资金无法追回。他庆幸自己当时站稳了脚跟,没有上当受骗。此是后话。
且说这日晚饭之后,杨立强坐在沙发上正向妻子讲述辛老二引资诓骗的故事,忽然房门被连连叩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