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孤身潜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冲锋时,麻秋一直都跟在冉闵的后面,他应该知道啊于是将正在疗伤的麻秋找来问,听到冉闵失踪的消息,麻秋同样的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异。
麻秋只是说当时冉闵在阵中左冲右突的,刚开始他还勉强跟得上,可是在平阳城的南门在被冉闵的冲击威胁下,被迫地关上之后,他就失去了冉闵的影子,听手下说冉闵是去视察东西门去了。大家又找来姚进、乌为询问,他们说确实见到冉将军在他们快抵不住时过来督战帮忙,杀得平阳军闭门不敢出。又听说南门再度吃紧,冉将军带着几十骑快马策马往南门支援去了。
后来东西门危急时,冉将军又如从天降,在他的带领下,将平阳军压制在城里成了缩头乌龟。当东西门的后赵军完全控制了局势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冉将军的影子了。他们都以为冉将军在最吃紧的南门督阵去了,没想到竟然不见了。如果说冉闵战死了,这点谁也不大相信,他就象战神现世一样,又有谁要得了他的命啊。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姚进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要说我们都有责任在身,不敢跟随冉将军四处奔突杀敌,那传令兵我认识,叫着乌鲁达,以前是我的手下,他可是一直跟着冉将军身后的。刚才我还看见那小子了的,问问他不就知道将军的下落了么?”
众人恍然大悟,于是分头亲自去找乌鲁达。好不容易在军营的马棚里找到了正在干草上酣睡的乌鲁达,麻秋不顾身上的伤痛,过去粗鲁地用脚将乌鲁达踢醒。
“欠揍的家伙,你保护的将军呢?”乌鲁达既是传令兵,也是冉闵的警卫,所以麻秋才有此一问。
“不要吓着他了,你没有看到他也很疲惫吗,身上还有伤。”宁破阵虽然也是粗鲁之人,此时自己身上的伤口引起的痛楚让他把怜悯给了同样是满身带伤的乌鲁达。
“将军进城了!”这乌鲁达比冉闵大不了几岁,浑身透着股机灵劲,有着羯族人特有的狂野彪悍,身手也非常不错,这也是冉闵从几万大军中选他做警卫的原因。正处于变声期的乌鲁达简单地将这话一说,差点把麻秋惊得把嘴张大得脱了臼。
“什么?!”在场的几员后赵军大将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来,被这么多当官的一阵喝问,再加上被这几十支火把照耀,成了此时的焦点,年纪尚轻的乌鲁达不由得心中有了些惧意,声音有些颤抖地回答道:“回各位将军的话,冉将军确实是说他进城了。”
大家呆愣了半天,符洪说道:“你是他的警卫,怎么不随他一齐去呢?如果将军有个意外,你小子的脑袋还能在?”这也是其它人此时都想说的话。
乌鲁达这时有点委曲了,小声地说道:“我要去,将军不许啊,我乌鲁达可不是个胆小怕死的种。”
场面一时有些冷清了,姚进说道:“这不怪你,冉将军有他的主意,命令你不去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将军几时出发的,走时跟你说他去城里干什么没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姚进有条不紊地问。
“走的时候,我军正在收押战俘,那时天已经全黑了。将军对我说后面的事情宁将军和符将军就可以处理了,他还有件要紧的事要办,需要进城一趟。我当时马上就要求同往,可是被将军拒绝了,并要我将他的去向转达给宁将军,我太困了,就想先在这草料上先睡一会儿再去向宁将军报告。没想到,将军们就找到这儿来了。”乌鲁达为自己的失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你小子倒睡得好,可把我们担心死了。”乌为在一旁责怪了一下乌鲁达,也就没事了。听到冉闵平安的消息,大家都放下心来。
“冉将军没有向你说过他进城去干什么吗?”符洪问道,他是个心细的人。
“我问过,他没有说。”乌鲁达快速地回答,又回复到了他平时的机警干练样。
这让在场的人都很失望,这不能怪乌鲁达,他只是个小兵,上司的事情他是不能轻易打听的,他的职责就是很好地服从。
“噢,想起来了,当时冉将军问我对今天这场战斗的感受。”乌鲁达补充道。
“那你怎么回答的?”宁破阵急切地问道。
以下就是当初冉闵与乌鲁达对话的还原。
乌:将军,我跟你一起去吧。
冉:算了,我一人去好些。
乌:将军,我可以问一下您要到城里去干什么吗?(问得非常小心,此话一出,乌鲁达有些后悔,作为一个出色的警卫,他是不该询问长官的事情的。)
冉:也没有什么,只是干点让战争快点结束的事。乌鲁达,你觉得今天这仗打得如何?
乌:怎么说呢,都是同胞兄弟,互相这么残忍的厮杀,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冉:好,有你这句话,证明我没有看错人,你不是一个嗜血的人。其它的你就不要问了,呆会儿你向宁破阵将军他们报告一下我平安无事,现在先随我到城下再说。

两骑在夜色的掩护下,避开小股的后赵巡逻军,穿过满地的尸体,悄悄地来到了护城河边。冉闵此时早就换了身黑色的夜行衣,原先他那套青色战袍,早就被血水浸透得不成样子,不能够再穿了。冉闵下马来,将战马和铁枪交给乌鲁达说:“乌鲁达,你带着战马和兵器马上回吧,如果被城上的守军发现了,乱箭又要来了。”
这是命令,乌鲁达不敢多说什么,一人带着两马就回来了,他准备先把战马安顿好再去向宁破阵报告,哪知太疲倦了,想先打个盹再说,却一觉睡到被人踢醒。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经过,后赵的将领们都有些吃惊,这冉闵也太大胆了,竟然敢于孤身一人入城去。据乌鲁达的话来分析,如果冉闵真的要早点结束战争,这次偷偷地潜进城的唯一解释就是去刺杀平阳军的首脑——河东王石生,只要没了石生,十几万平阳军很快就会土崩瓦解,不战自溃,省去了许多的杀戮。
这个想法倒是好,可是那太冒险了,到满是平阳军的城里去刺杀石生,无异于是虎口拔牙,想起来都害怕。而这个冉闵,却一声不吭地去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赵众将在佩服冉闵的同时,也为他的这种冒险行为捏了一把汗。他们在这儿干着急也没有用,谁都不敢冲入城里去助冉闵一臂之力。既然冉闵敢去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其它人怎么能够理解他的奇谋妙策呢。于是一干人等都散了,还有那么多的俘虏还要他们操心呢,留下乌鲁达一人倒在草堆里继续呼呼大睡。
冉闵将乌鲁达打发走之后,他借着夜色,小心地沿着河潜行了一段距离,找到了过河的办法。冉闵刚才打算泅水过去,现在好了,可以免除一身受湿了。原来冉闵在河边发现了一些当初石虎的大军攻城时被损毁的攻城器械碎片,都是一些木头板子。于是冉闵拣了几块木板,先后丢入河中,冉闵也迅速地一跃而起,借着几块木板的浮力,脚尖在上面一点,几个起落,人已经到了河的对岸,平阳城的高大的城墙之下。
他的动作又轻又快,城墙上的守军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紧接着第二个考验又来了,如此高大的城墙,怎么才能上去啊。
在城墙下静静地呆了有一个多时辰,为了休息,顺便胡乱地吃了些干粮,这都是今天早上军队准备的。他如此早的来此潜伏,主要是不想宁破阵他们那帮人事前知晓,如果那样,他们的阻挠就不可避免了。即使冉闵以主将的身份坚持要来冒险,宁破阵他们也会以保护他的安全为由派人跟随前来,做这种事,人一多,反而麻烦了。还有,冉闵还有一点私心,当然并不是为了争功,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被杀戮。对于暴君石虎来说,杀一个也是杀,杀一万也是杀,他又不修佛,没有什么善心可讲的。冉闵不同,他觉得能够少杀人,那就尽量少杀或者不杀,那也是一种功德无量之举。
等周围都安静下来,冉闵才开始了行动,他先往城墙上看了一会儿,从腰里摸出了两把锋利的匕首,这是他的父亲冉膽送给儿子的护身武器,都是用精钢打造,又坚韧又锋利。冉闵此时轻装来到城下,除了这两把匕首,再也没有其它武器了。即使他上去了,面对着里面成千上万的平阳军,只有两把短短的匕首的他,应该如何应付呢。
毫不犹豫的他手起刀落,一把匕首已经深深地了城墙石的缝隙之中,然后他将全身重量用一支手支撑,借着匕首的支撑将重心向上移,紧接着他的另一只悬空握着匕首的手迅速地努力上伸,快速地更高一级的石缝之中,身体的重量再转移到高处的那只手上,将重心往上移。整作连惯流利,人也快速地向上移动。为了减少声响,冉闵并没有用脚助力,而是全凭两只手轮流使劲,这对臂力与耐力的要求是非常大的。
紧贴着城墙的冉闵中途休息了两三次,也是为了躲避上面守军的巡查。城墙的垛口就在头顶上,要说冉闵不紧张那是假的,他在这种两手不闲的状态下,只要平阳守军发现了他,一阵乱箭袭来,他是必死无疑。
终于等到巡城的守军脚步声远去,冉闵如猫一样敏捷地翻身而上,轻轻地落在城墙之上。不远处就有守军靠着城墙在打盹,看来今天白天的攻击战,令双方的人马都是疲惫之极。冉闵极轻微的落地声并没有惊醒打盹的守军。
悬着一颗心的冉闵飞快的一个起落,他的身影已经落下城墙,借着城墙边的一棵大树,下到了平阳城中。当冉闵的脚脚踏实地地真正站在城墙下的阴影里,他才确信自己真正地成功了,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潜入戒备森严的平阳城里。这河东王府的具体位置在哪里,现在成了一个新问题。冉闵可从来都没有来过这里,一切都要凭感觉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