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亘领着二百冉家军的步兵,由于有圣旨开道,守门的卫兵也不敢阻拦,步兵们跑步就进了城他也不去找宫的太监们复命了,因为王亘知道,现在皇帝都是虚的,那些太监些就更是屁用都没有了。所以一进入襄国南城门,王亘的部队就直接开进了城南的城防总部。
才从政变的惊惧中回过神来的城防守军,见有一小股步兵直朝他们的总部冲来,吓得守卫的禁卫军马上放下路障,大声地喝问来者意欲何为。
王亘赶忙上前说明来意,并说奉旨意来襄国城内帮助维护治安。守卫不大相信,平时京都的治安不都是由他们禁卫军负责么,怎么今天轮到汉人的冉家军来插手了呢。这些家伙叽叽歪歪地就是不肯放行,王亘心中火起,抬手就给领头的校尉一个耳光。
这还得了,从来都是羯族人欺负汉人,哪里有汉人来教训羯族人的。虽然王亘的官衔比这个羯族校尉高得多,可是由于打的是羯族人,羯族人组成的禁卫军们如何服气,涌上来就要讨个说法。
乱哄哄地两拔人马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高大的羯族青年军官来。此人生得牛高马大,满脸虬髯,一双浅褐色的大眼分外有神,只是眼里闪现出来的凶光,让人不敢多视。这人全身披挂整齐,行走之间,刀鞘与铁甲相击,发出阵阵叮噹之声,好一个不怒自威的猛将军!
他,就是石虎的长子石遂。他刚从父亲那儿回来,取得父亲石虎的授意,不敢耽过地又来到禁卫军的总部,也就是城防总部来督阵了。一夜也没有合眼的石遂正想抽空闭目养会儿神,打会儿盹,却不想被门口的吵闹声惊醒了。这里可是关系着五万禁卫军向背的控制中杻,不敢有丝毫大意的石遂急忙过来看究竟。
王亘认识石遂,马前见礼,并说出了来此的理由。这让石遂哭笑不得,冉家军这些家伙,大清早就来这儿吵闹,就是为了到这里吃顿早饭。石遂已经从石虎那儿知道要调冉家军进城协助维持治安的事,并也看到了街上确实有流氓趁官兵无瑕顾及之时抢夺商家财物的事件。奈何王府的兵力有限,控制皇宫和禁卫军才是重中之重,根本就抽不出手来管治安这些小事了。但是如果不管,放任下去,让那些流氓的抢夺行径愈演愈烈的话,引起京城群情激愤,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对于调冉家军入城,石遂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用三百之数来管这么大个城市,石遂很是怀疑,不过他也理解父亲石虎的担心,所以也没有过多的深问。
现在看到了这为数不多的冉家军步兵,石遂再度的怀疑起了这么少的步兵是否真的能够平息城里四处惹事的流氓的暴乱。竟然这些人是来做事的,那吃饭也是理所当然的了,石遂也就命令下去,按照王亘报的数,为这三百人的冉家军准备早饭。其实虽然当时现场比较混乱,可是石遂怎么看,这一队冉家军也没有三百之数。反正平息暴乱是他们的任务,人多人少也是他们的事了,因此石遂也没有当面拆穿王亘的谎言。只是石遂在心里暗笑道:冉闵,你这小子也是太抠门儿吧,就这几百人的早饭,也好意思到城里来讨。
其实王亘在门口闹,他是故意的,不然怎么见得到石遂,又到哪儿去吃饭呢。于是冉家军的这二百步兵,满意地吃了禁卫军为他们准备的早饭。并将剩下的馒头全部用口袋装好,在羯族禁卫军的诧异的目光中,出了禁卫军总部,列队快速地往城东而去。为了免于再被他们骚扰,石遂下令,进城的冉家军这几日就暂时住在原来的都府衙门内,吃住都在那儿,就不要往城南来凑热闹了。
冉闵带着三个手下,先是觐见新皇石弘。石弘对于冉闵也没有什么说的,当初叫他呆在原地不动不要插手皇权之争,冉闵也确实听话地做到了,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只能怪自己太小瞧石虎的力量了。所以石弘对冉闵随便说了点什么勉励之辞,也就过去了。
接下来冉闵在执事太监的引领下,非常正式而繁复地祭拜了石勒的遗体,算是尽了人臣之礼。并被很正式地通知三日后同满朝文武大臣一道,为后赵皇帝石勒出殡送行。这也算是很正式的场合了,冉闵此时被邀请,可以看出,虽然是小孩的冉闵,因为他代表了冉家军,所以他的地位与名望,正在逐渐地被新政权接受。
然后,冉闵才去拜见了真正的当权者石虎。石虎的王府已经被李阳烧了,当然这罪过得由太子石弘来承担。所以没了去处的石王爷全家老小二百余口,理所当然地都搬到了皇宫里,和当今的皇帝石弘比邻而居。反正大家都住皇宫里,谁更象皇帝,由旁人去看好了。
相当于住在皇帝隔壁的石虎丞相,冉闵见起来也就方便了,从皇帝那儿跨一步过来,就到了石虎丞相的府上了。见了冉闵的石虎非常地高兴,一点儿也不象个杀人如麻的魔头,而真象是一个慈爱的长者了。
石虎的刀疤脸都笑出了一朵花来了,他亲切地抚摸着冉闵的头关切地说:“棘奴啊,自从你爹为救石弘那王八蛋死后,干爷爷由于公务繁忙,也没有到你家几次,也真为难你了,这么小,还要操持冉家的家务。”棘奴这个小名,是当初石虎亲自替冉闵取的。其实这个“奴”字,并不象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具有贬意。后来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他的小名叫寄奴,也是带一个奴字。相当于现在的一些亲热的很乡俗的爱称,在农村一些地方,为了孩子好带,总是会取一些猫儿、狗儿、猪儿等等的一些小名,可能就是从那里演化过来的。
谈话很轻松,就是一些家常话题。终究,石虎还是说到了这次皇帝的驾崩,新皇的继任等等,但是绝口不提昨晚的政变宫斗。石虎还特意地提到了冉家军的步兵进城后,据民众反应,从昨晚延续至今天早晨的流氓暴乱事件已经明显减少。说到后来,石虎就是纯粹的官腔了。对于石虎的官腔表扬,冉闵也知趣地用官腔来应承。意会默契的一老一少说完不禁相视而笑。
为了冉家与几十万汉人的明天,在告辞时,冉闵还是试探性地问了石虎一句:“皇上新政,万事还都需丞相操劳,可惜皇上身边没有多个象丞相这样的能人来帮他。”冉闵这话明是在夸赞石虎是能臣,皇上离了石虎是不行的。暗里却是在怀疑,即使失了李阳、程遐、徐光三大金刚,难道太子真的就无力可助,任由石虎丞相摆布了么。

石虎也听出来了冉闵的言外之意,轻蔑地笑道:“石弘,黄口小儿也,不足虑。棘奴你小小年纪,心思如此慎密,难能可贵啊!只是,那个婆娘,不得不防啊!”看到石虎最后咬牙切齿地的说到的那个婆娘,冉闵知道,这次皇权之争的血还没有流够。因为冉闵知道,石虎说的那个婆娘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石弘的母亲刘太后,也就是石虎的亲婶婶,后赵皇帝石勒的皇后刘氏。
从石虎那里出来,冉闵没有说话,一直在考虑后赵皇权之争的事情。作为汉人军队的冉家军,如果一旦被卷入羯族的皇权之争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定就会引起空前的民族冲突,让中原的汉人处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冉闵在作出任何决定前,都要慎之又慎,最好象上次那样跳出局外做个旁观者。可是,不可能每次都遇到同样的好事。
暂时将这些想不清楚的问题放在一边,冉闵带着徐德他们三人往将行街走去,那儿是襄国城内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要说流氓闹事,那里应该最有搞头。而且也要找个地方吃饭,刚才他婉拒了石虎的宴请,因为现在冉闵还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他和石虎走得过近。
这一路上,虽然街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可是并没有看到流氓抢砸闹事的现象,看来王亘还真是有两手,治安取得了成效。
“王亘那小子还真有一手,还真把这里给摆平了。你们看,这里有火烧的痕迹,一定是昨晚流氓们打砸抢留下的。”逼了好久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徐德终于忍不住说话了。从这些迹象也可以看出昨晚石虎与禁卫军动手,流氓们也没有闲着,没有人管的大好机会怎么能够放过,成群结队地抢商铺,夺货栈,欺行人,忙得很呢。动乱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最底层的平民。
冉闵选了一家南望酒楼,是汉人开的,有南望东晋之意。虽然东晋抛弃了中原的汉人,可是落入胡国的汉人们仍然以东晋为国,南望其北归。这酒楼装修奢华,大有西晋遗风,算是襄国城内较为高档的消费之地。虽然今天照常开门迎客,可相比以往的人流如织,人气少了许多。
见有四位客人前来,小二连忙热情的迎了出来,这是今天难得的大买主啊。冉闵他们四人被小二领上了楼上的一处雅间,正好凭窗可见将行街街景。趁着点菜的时机,冉闵就问小二:“小二哥,都说昨晚这里乱,可是哪里看得出来啊?”
这小二哥长得精明能干的样子,最擅长些陈年旧事,时事新闻,冉闵这一问,可是问对了人,人人都喜欢在人面前卖弄自己的特长,这小二也不例外,见有人来问他,于是高谈阔论起来:“几位客官有所不知,昨晚官兵们打得热闹,这街上就更热闹了,那些平日里就游手好闲的家伙些,趁机揩油抢东西,好多商铺都遭了。”
“难道没有人管吗?”司马杰有些气愤地说道,他马上又觉得自己问了个愚蠢的问题,不再言语了。
“管?”小二看外星人似的看着司马杰,好在他也给司马的面子,继续说道:“管是有人管,不过都是今天早上过后的事了。那些打砸抢,搞了一夜直到有人来管才住了手。”
不用说,是王亘的人来了的原故,徐德等人露出了骄傲之色。小二说到了兴头上停不了口,继续说道:“你们猜来管的人是哪个,是冉家军,是咱们汉人的军队啊。听说几百冉家军步兵进城后,那些大小流氓就都被镇压住了。”
“那是肯定的,劈头盖脸地就跟他龟儿子一顿暴打,那还不老实了。”徐德兴奋地说道,他真后悔错过了那群殴的壮观场面了。
“唉,看客官你的长相就知道你是个只知用勇人,现在看来,果真如此。”小二毫不客气的评价,让徐德有些生气,说道:“不给老子打,难道还把那些龟儿子拿来供起!”
“打肯定是要打,也要讲个方法。这么大个襄国城,哪儿出事就打哪儿,只来了五佰人的冉家军,非累死不可。”小二的话,让徐德一下子就服了气。城里现在流传的五百冉家军,徐德知道其实只有二百人。如果让自己来,如果一味地蛮干,说不定匪情还没有扑灭,真的会被累死的。
“那是怎么个打法呢?”来了好奇心的司马和张楚,不约而同地问道。
这时小二看引起了大伙的兴趣,他反而笑而不语,卖起了关子,这是说书人常用的招式:吊胃口。
这招还真灵,其它的人都着急地想听他细说原由。瞧小二那得意样,莫非还想要两个赏钱再说么,徐德恨不得抽他两个嘴巴了:你小子要钱就明说啊!此时徐德不敢造次,他还想听小二说下文呢。
“这还不简单,先把流氓的头儿抓起来就是了。”冉闵在一旁不慌不忙地说。小二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小孩,佩服地说道:“真是这样的啊,想不到客官年龄最小,却比在座的所有人都聪明。”这让徐德他们有些汗颜,对小二暗骂道:最蠢的是你这个小二,这个小孩可是冉闵,冉家军的主公,当然聪明了。
“可是一直久居城外的冉家军是怎么知道各路流氓头子的呢,要抓他们谈何容易。”张楚小心地提出了疑问。
似乎是怕冉闵接着说下去抢了他的风头,小二连忙说道:“冉家军不知道,可是有些人知道啊。听说冉家军今天早上来时,并没有立即去镇压那些暴乱,而是到了城东的城隍庙。”
“他们不去做正事,难道还要去赶庙会啊?”徐德等不急地嚷道。
“你想不到,也可以慢慢地听啊,怎么总是插嘴呢!”被徐德打断了话的小二也有些不耐烦起来,出言对他不客气了。为了听下文,徐德也只好忍了,并保证不再乱说,让小二快快说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