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话 王亘入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华阴往潼关的官道上,一支五六千人的队伍正在前行看他们车马行进缓慢,可知是随行带着挺沉重的东西。领军的是一员多髯的胡将,从旗号和装扮来看,应该是氐族人。
从长安附近的战区出发,这行人也算是有惊无险地走过来了。胡将名候庸,符洪的战将之一,此行负责给潼关守军运送给养,也有监督羌人之责。能得如此重任,可见候庸也非等闲之辈。
“将军,我们还是休息一下再走吧,这太阳照得人浑身软绵绵的。”副将莫武,松了松身上的衣甲请求着。
“还是走吧,这里距离潼关也不过几十里了,坚持一下也就到了。先前我们虽然走的是战区,可是那儿大多都是平原地带,有什么异常,一眼就可以发觉。现在过了华阴,进入丘陵地带,地势起伏甚急,道路崎岖难行,周围也显得危机四伏。此行我们责任重大,如果出了什么意外,你我项上人头都不保,还是慎重些,争取天黑以前入关。兄弟们,坚持一下,到了潼关城里,大伙痛饮一番。”候庸作起了动员。
于是,这群昏昏欲睡的氐羌联军继续在山道上前行。
前面的道路猛然地收缩变窄,两旁兀岩高耸,似怪兽般的想要择人而噬。候庸与手下众将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如此险要之处,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在此伏击,后果定然不堪设想。
候庸先叫车队停下,然后派出十余骑探子去前方打探一番。
探子们去了好长的时间,在忐忑不安中,他们终于回来了。为首的一人向候庸报告:“报将军,这狭窄的山路大概有十里,兄弟们也向周边的山丘上看了,虽然林木茂盛,但是并没有什么异常。”
候庸点了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他想了想,又问道:“路上可看到有什么可疑的人没有?”
为首的探子想了想才说:“路上行人几乎没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噢,沿途有十余个乞丐,他们还向我们乞讨呢。”
“乞丐?这一路上的乞丐还真多,我觉得随时都有乞丐在我们周围似的。”候庸有些怀疑。
“这几年灾荒,乞丐本来就多。再加上关中混战,难民增多,乞丐哪里都能够看到,这也不奇怪了。”莫武在一旁说着。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候庸说道:“总之大家小心,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够让他们接近车队。兄弟们提高警惕,快速通过这段狭路。”
手下人应命,几千人鱼贯而入,将关中的平原甩在身后。
整个军队进入之后,确实看见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乞丐,坐在路边,冷眼看着路过的车队。这些乞丐大多数都是男的,以青壮年居多。候庸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不祥之感,紧握着手中的长刀,密切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好在这一路上没有什么情况发生,一个时辰后,车队都顺利地出了这段令他们担心的狭路,进入了相对开阔的路段。
放松了一点的候庸正拭了拭额头的汗水,忽然听前军有些骚动,他连忙派人去看究竟。去的人回来说有几十个乞丐不知死活地挡在车队前乞讨,轰都轰不走。
虽然出发之时,候庸就被告知,这一路上安全为主,少生事端。可听说有人阻路,候庸还是有点生气。于是向莫武交待了几句,亲自策马到前面看个究竟。
“我们都还没有吃饭呢,哪里有给你们的。识相的就快滚,不然老子可不客气了。”一个胡人蛮兵生气地拔出了大刀,对眼前难缠的乞丐们吼着。胡人们何时对中原的汉人们客气过了,所以他的这话一点儿也不是威胁,而是事前的警告。
“你们掠夺了我们的粮食,如今我们来讨点儿也不给吗?这车上那么多的粮食,你们真不舍得给的话,我们只有自己动手了。”一个高大,面相凶狠,长着大胡子的乞丐嚷着,其它乞丐也跟着起哄,聚而不散。
“干什么的?”候庸怒喝道,说着他策马就到了那个面相凶恶的乞丐面前,他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只要这个乞丐再敢唧唧歪歪的,候庸想好,将他立斩当场,候庸不是个心软之人,乱世之中,哪里有仁慈可讲。
面相凶恶的乞丐抬头见了候庸,他是不惧反喜。正当候庸还有些纳闷时,只见那个乞丐手腕一翻,亮出了一把雪亮的匕首,向着马上的候庸腹部刺来。
这一招迅速得很,眼见候庸就要中招。候庸也是多次血战中出来的,临战经验异常丰富。只见他将身体怪异地一扭,刚好躲过匕首,可是大腿还是被匕首的利刃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流了出来。候庸来不及负痛,挥刀就一个落马斩,向那行刺的乞丐斩去。口中大喊道:“有刺客,兄弟们,不要放跑了他们。”
乞丐身手也十分了得,就地一滚,脱离了刀锋所及的范围。然后飞快地起身,变戏法地手中多了一把厚重的大砍刀,只见他呼哨一声,刚才那些虚弱的乞丐们都来了精神,全都握刀在手,向着羌族人的马队冲杀过来。那打呼哨的汉子期身而上,已经与候庸缠斗了起来。紧接着,两旁的山坡上,也令人吃惊地出现了许多手执刀枪的汉子,有数千不等,呐喊着将山路上的这支羌族军队包围了。

刚才那行刺之人就是冉家军的步兵将领汪重,他和王亘得到了冉闵的秘令,要他们先期潜入关中。他们带着襄国的二千冉家军,秘密地进入了三秦大地。此时关中的各处动乱不堪,他们一中路上攻城拔寨,不断地发展壮大,队伍也就扩大到了近万人之数。
王亘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近期有一批重要的军用物质运往潼关。于是王亘就将部队交给汪重带领,自己则带领数十人扮着乞丐,一路尾随候庸的运送大军东进。候庸军无数次在路上看到的乞丐,就王亘他们。在得到了候庸大军的确切行踪后,王亘就密令汪重带领大军秘密地埋伏在此等候。
汪重在候庸军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静等敌人进入圈套。他的地点也选得好,刚好在这出狭路不远的开阔地带。一方面敌人出来后,放松了警惕,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无路可退,因为此时,王亘正领着几千人马从后面掩杀过来。汪重的这招行刺计划,本来想将候庸先刺死的,不料那家伙有些本事,没有得手。不过他们落入重围,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整个山谷里喊杀声震天,如此近的距离,周围又是起伏不平的山地,胡人的骑兵运动起来就难了。望着如蚂蚁般从四面八方围聚过来的汉人,胡人们拼尽了最后的一丝力气抵抗。不到两个时辰,候庸被斩杀,莫武也被射死,所有同来的这五六千押运军,连同车夫一道,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王亘和汪重清点着战利品,然后选了五千冉家军勇士,也不管地上那些死去的胡人衣服上的血腥,将它们拔下来,穿在了身上,伪装成了原先那支押运物质的胡人军。剩下的三四千人马,王亘就命令一个叫刘冲的人带领,并叮嘱他尽量隐藏在这附近的山林中,相信不久,冉家军的主公就会从潼关过来与他们会合。
接下来,王亘从死去的候庸身上拿出书信和通关文牒等证件,装入自己的口袋里,然后指挥军队继续往潼关而去。同时他命令最得力信任的手下,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和汪重不日将进入潼关的消息告诉关外的冉闵。
到了潼关城外的西门,守军见了原先候庸的旗号,并验证了他们的一切通关牒文无假,但是他们还是谨慎地要求王亘他们再等待片刻,此事必须等呼延将军首肯才能够放行。
也不知道王亘的信使走的是哪条捷道,他先于王亘他们一天将消息送到了冉闵那里。当冉闵看到浑身血迹斑斑,几近虚脱的信使送来的,小小的一片薄纸时。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只见上面一行小字:依计入关!这可是冉闵和王亘密定的计策,只有他们两人知道,消息不可能有假。冉闵激动地说道:“王亘是好样的,兄弟,你辛苦了!”连忙安排信使去休息。
这边王亘领着五千人的军队等在潼关城西门外,呼延飞燕正在潼关城东门外,准备与冉闵决战。时间非常不巧,本来验证入关军队的重要事情,要由守关主将呼延飞燕本人去做的,可是这两天冉闵军队很是异常,频繁地往潼关移动,看来是要动手了。其实这也是冉闵在城外对王亘军的侧应,扰乱对方的视听。呼延飞燕一时还脱身不得,怕被冉闵钻了空子,她必须得亲自镇守在此才放心。
在问了余晃几个关键问题后,呼延飞燕也就答应了放行,毕竟城中的粮草不多,迫切需要得到补充。而且那些兵器箭矢,更是到了燃眉之急,在冉家军投石攻城时,他们放了太多的箭,一点用都没有。现在想来,太浪费了。箭矢再得不到补充,用不了多久,就要放空箭了。而对于送物质过来的友军,也不可能让别人呆在城外受冻的。
正当余晃转身要走时,呼延飞燕忽然叫住了他:“余将军,这通关牒写的是由氐族的候庸将军带领,不知他人来没有。以前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可以叫他过来见见。”
“嗯,候庸应该战死了,他的部将说的。”余晃回答。
“噢?你看他们象打过仗的吗?”呼延飞燕有些警觉起来。
“这点将军放心,我见过他们,衣服上都有许多血迹,破破烂烂的。只有经过大战的军队,才会如此。”余晃肯定地说着。
“看来现在关中还真乱啊,不过那些人进城后,要将他们安置在特定的地方,派专人接待,不得有误。我有空马上就回来。”其实呼延飞燕还是不放心,这才让余晃密切监视那些人的动静。
余晃领命而去,正当呼延飞燕有些七上八下的时候,卫兵送来了一封信。呼延飞燕拆开一看,不禁大笑道:“冉闵,你这个胆小鬼,终于敢应战了。”原来,这是冉闵送来的战书。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