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隐山奇遇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
我开始了在大山中的训练。
训练之前两位教官先对我进行了体重体形体力的测量,各种数据都做了记录。
首先是艰苦的体能训练。方法说出来很简单,就是徒手攀岩。
几乎成九十度角的悬崖绝壁,从绝壁脚下一直攀到顶峰。一听是这样的训练方法,我的腿就发软了。
要知道雨涵是斯文人,诗情画意浪漫情怀,咱哪样没有?同时咱还有一项专长:
恐高症。
不要说攀岩,就是从三层楼高的地方,若是没有护栏的话,向下看一眼马上就有一种快要掉下来的晕眩感。
攀岩?
打死我也不攀!
那钢铁男根本不顾我变色的脸儿和乞求的眼神,拎着我软成面条的身子,放在了悬崖的边缘。
我一下子堆成一团,一股股的酸水直往胃里冒,说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每次站在悬崖壁上向下看的时候,我都有一种酸软无力的感觉。更何况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让我从下面一直攀缓到顶端。
但不进行是不行的。
我曾找过一些理由试图躲避这项训练。
理由之一就是练体能大可不必从事如此冒险的举动。比如附卧撑啊,举石块啊。为什么非要从事攀缓呢?
当我瑟瑟发抖用这个理由求饶的时候,那个美女教官就会表现出嗤之以鼻的轻篾来。
呵呵,那个表情哥们是会看懂的。那意思分明是在说——小瘪三一个。
我也想发发狠,但就是腿肚子转筋,说时容易做时难啊,看着那样高耸的绝壁,就这样用手和脚攀着上去,朋友,你去试试?
钢铁男倒很干脆,他单臂将我挟起,另一只手臂扣住山石凸起的愣角,像猴子一样快速向下爬去。
我被他的臂膀夹住的一瞬,浑身的骨头差点散架,想挣扎感觉根本就没有那种可能性。看来现在是赶鸭子上架,不拼了命也不行了。
等离地面大约有两丈的距离时,那黑衣男单臂将我甩到一处凸起的石块上说道:“张雨涵,现在你在绝壁的半山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帮你,攀缓而上不但可以获得你的新生,还可以嬴得我们二人的尊重。不要试图向下滑,两丈的高度足以把你摔得粉身碎骨。”
说完,那男子也不停留,闪纵跳跃之间很快就到了崖顶。
我这个糗啊,说真的,当时站在全崖仅有的这块凸石上,向上看直入云端的崖顶,向下看一不小心就坠入崖底的高度,当时两条腿软得根本提不起来。
我靠着崖壁试图把身子软软地蹲下,然而这块石头太小只能容着站立的姿势,身体微微晃动之下感觉平衡正在失去。
我不知道当时哭了没有,只是清晰地记得那一声声控制不住“啊啊”的大叫声。
“啊,快来救我啊,真的不行啦。两位教练,大铁块哥哥,朴樱子妹妹,我从小就有恐高症的啊。啊,我要掉下去摔死啦,……”
然而他们两个不知在什么地方,根本不理会我已经变声的救求呼喊。
别说,大吼大叫了半天,我慌乱的心情竟慢慢镇定了下来。软腿也渐渐有了一丝力气,我告诉自己这不是拍电影,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次生死考验。如果过不了这一关,那么我可能要摔死在这个山谷。
我用两个手臂慢慢地向后贴住山石,眼睛闭上,开始一口口深深的呼吸,吐纳!
在这样紧急的关头,那神秘的西湖女子曾传给我的静心决再次发挥了作用。
人常说心要做到静如止水,那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所谓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那只是说说而已,真的有人能够做到吗?

如今我立于生死边缘,不要说不变色,只为了稳住自己的情绪,我已用出了九牛二虎的力气。
就这样按照西湖女子所传授的法门,差不多二十分钟时间,我恢复了常态。
此时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气力开始在体内滋生,才大胆地把眼睛睁开。
这次我学聪明了,眼光坚决不向下看一眼,也不向上看一眼。我只望向立于我眼前的那一小块绝壁。
好!我大喝一声,胸腔内平增的一股气力与勇气,演化成我挑战极限的豪情。我慢慢转过身子,双手扣住两块小的山石愣角,开始向上攀缓。
勇气归勇气。但第一次用手将身体提起,双脚却找不到安全的下足之处,连连蹬了好几次才算稳住。仅攀缓这一下,我已累得气喘了,两只臂膀酸麻难当。
真要命啊,我开始第二下攀登。就这样蜗牛一样向上爬着。不一会儿功夫,我的衣服全部被汗湿透了,一股子冲天般的劲头,让我忘记了身体上的酸疼与麻木,这本身就是超越极限的挑战。
可是当我爬上去大约十几米的时候,却遇到了更为惊险的事情,前方的峭壁上,可供攀缓的山石愣角没有了。我把双手伸到最尽头,手指还触不到上面那两个凸起的石块。
怎么办?这一次又悬挂在了半空之中。
很显然要抓住上面两块石愣,就需要跳跃而起。
天!向上跳起然后抓住不放,如果跳起来抓不住怎么办?
这是在绝壁上!
我迟迟地犹豫着,明知道没有退路,必须跃起一搏。但知道归知道,可是要指挥自己的行动,竟是那样的艰难,恐惧感死死地把自己盯在了石壁上。
战胜自己就这么的困难吗?我狠劲地咬牙,然后大喝一声:死就死吧!
身体一跃而起。
我知道这是瞬间决定生命的时刻,我的眼睛死盯住那两块石头,高举的手臂用足了全身的力气砸了过去。
我的双手牢牢地抓住了。一百四十多斤的身体像风中摆柳一样来回晃荡。
可谓险到了极点。此时已没有了身体上的感觉,那种紧张刺激,真的可以激发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能量来。
我做着引体向上的动作,慢慢把手臂压上去,然后是下半身,就这样又一个更高处的平台被我征服。
再向上去越来越险,我又多次完成了跳跃攀附的动作。渐渐地我更有了信心,因为我感觉出这方悬崖并非绝对天生,这些山石的愣角是经过开凿的,它们呈规律分布。虽然不时有接不上档的空隙出现,但这些正好是一个人跃起的高度。
也就是说这是一处煅炼新人胆识意志和体能的绝佳妙处。虽然险到了极点,但险处逢生才会无穷地激发人的能量,从而达到其它任何训练方式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然而,在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一的距离时,我的体能达到了极限。应该说我已把它发挥到最好,我已对自己的表现打了满分。
我靠在绝壁上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喘气,胸口处如压重石般沉闷的感觉让我的头部一阵阵晕眩。我知道这种晕眩感再持续一会儿,就会一不小心从崖壁上摔落下来。
再往上爬一步的力气也没有了。眼前这座悬崖就是我生命难以逾越的高度。
我宁愿选择摔死,也不愿再往上爬一步了。严重透支的身体已摧毁了我生存的意志。
也许穷其一生,有些高度始终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可以超越自己,但是超越的范围却是有限的。
不过,我已尽力,足可无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