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转开始运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小时后,车修好了。到达彭州的途中一切顺利,十一点左右到达了小鱼洞,车辆再也无法前行。前面的桥断了,一切只能靠步行,离目的地还有好几公里的山路。情况已经如此,大家毫无异议的下车整理起行礼来,准备徒步攀越。此次出行,一部分人没有什么经验,于是就没有带背包和帐篷。帐篷不够,睡袋不够,我就把自己上次去云南时买的驴行装备给了他们,反正自己现在上不去就用不着。
张大哥,老隆,仲洋,代锋大哥他们带领着其他人背好背包,分配好食物和水之后,与我们简短的道别。我不舍的跟浩子说:“浩子,你一个人上去,要注意安全,要平平安安的。”浩子背着很大袋的食物和水,矮小的身体显得有点不堪负重,却笑着跟我说:“没事,不会有问题的。”临别时,还让我帮他系上了绿丝带。
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多么想此刻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去面对最巨大的危险。送完他们,王大哥,冬冬和我要返回成都采购物资了。上车的时候,我看见我右手边的小山已经垮了一半,在小山腰的一所民房,已经彻底的毁了,心里很受震撼。
来的时候,打着盹,没发现沿途受灾的严重,回去的途中,看到的景象令我不敢想像这是真的,我除了在电视里,有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灾害。所有的民房基本垮塌完了,没塌的也摇摇欲坠。路边有稀稀落落的灾民在自家的房子前收拾和寻找可用的物品,在危房的前面,搭着他们自己用彩条布或塑料布搭的简易帐篷。望着他们头顶随时会掉下的砖块,我在心里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这一路,所有的景象都让人感到很悲惨,只有一幕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我们车行到什坊与彭州的一个分岔口时,见到了一队济南军区的军车,军车密密的站着或蹲着来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冬冬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坐在附驾的他看到这些官兵的时候,摇下车窗对他们挥了挥手,然后做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官兵们看到后露出微笑的脸,回应了相同的手势。一连过去几辆车,第一辆卡车上都挤满了官兵,冬冬都做了相同的手势,他们也无一例外的进行了同样的回应。刹那间,我突然觉得感动,那一身身军绿不再是小时老师学校所讲的那么片面,变得那么的真实。在危险面前不畏惧的前进,报以微笑,让我想起了以前学习过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回到成都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多,我们先回到了大慈寺路的红十字会。王大哥的相机早上落在那里了,陪他去取。去到那里的时候,询问别人,相机已经没有踪影。人多复杂,王大哥心痛的在那里等待红十字会的联系人帮助查找。一直在楼下转悠的冬冬,这时跑上来,对我们说:“完了,现在成都物资紧缺,各大超市限量购买,每个人一天只能买一百块钱的东西,这下该怎么办?”这时,王大哥正头痛着,忙给留在重庆的后勤负责人“肉丸”打电话,可是怎么打也打不通。打不通电话,也就意味着联系不到所需物资,那么一线队员的情况就会很危险。王大哥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继续拨打“肉丸”的电话。过了好几分钟,电话还是没办法接通,我们能等,时间不能等。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上网,在我们这个抗震救灾群里找到“肉丸”,于是王大哥掏出了他的车钥匙,让我和冬冬去拿笔记本,找家有网线的酒店上网。本来,我说是去价格相对便宜一点的七天酒店,但是由于离红十字会太远,不方便联系,所以王大哥让我们去红十字会斜对面那家汉庭连锁酒店看看,如果有网线,就定在那里。这样一来,联系与运送物资等等都很方便。

顺着公路前行两百米,经过红绿灯等待再到汉庭,要花两三分钟的时间。幸好,这家酒店有网线,不用再多跑,就定下了这里的6115房间。办完手续,穿过一个小小的通道出动,右手边是电梯,左手边是楼梯,中间有一个小的可以停五六辆车左右的停车场,地震期间,酒店的电梯已经停止使用了,我们只能爬楼梯。
打开房间门后,冬冬负责弄电脑。我则看了看这个房间,大床房,很简洁,跟七天酒店的风格很像。冬冬几经折腾,弄好电脑后,用手支了支眼镜对我说:“舒舒,王大哥开了一夜的车,就别让他再奔波了,你过红十字会去叫王大哥过这里来休息吧,下午你和我去购买物资,然后给一线送上去。”听了他的话,我急急忙忙的又赶回红十字会叫王大哥。
王大哥到了6115后,却不肯休息,而是坐到了电脑前联系物资。我和冬冬今天下午去给一线送物资,送吃喝的食物这个提议,他倒是接受了。
原本中午分别时,想到银厂沟里没有手机讯号,无法联系,所以跟仲洋他们约定了在下午四点半的时候,让他们在队里带两个人出来,到山下的小鱼洞,也就是我们必须步行进去的地方等我们送食物。
现在已经两点半了,谁都没有顾得上吃午饭,想着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时把食物和水等物资送上去,一线的队员很有可能因为随身带的食物不足,或者衣物不够,在山里会挨饿会生病。时间很紧,所以,我和冬冬分工合作,他去红十字会把王大哥的车开过来,而我则负责去附近的商店购买食物和水。水,尤其重要,临走时王大哥说:“矿泉水,有多少买多少!因为现在成都由于都江堰的问题已经开始停水,而水这种生命必须的东西基本上就要断货了,所有人都在疯抢,为了保证一线队员的安全和需要,我们不得不也这么做。”
出了酒店,就近在酒店旁边的商店看时,那里除了各种各样的碳酸饮料,一瓶矿泉水也没有了,眼看着最后一瓶被别人在我面前买走。无奈的向右走,走进酒店旁边的一条小支路,找到了一个杂货店。我远远就看见有几个矿泉水纸箱放在外面,于是小跑冲了过去,问老板:“老板,矿泉水多少钱一件?”
“六十五!”他头也没抬的回答我。
我知道这是一个高出平时很多的价格,可是我没得选择,:“有多少?我全要了。”
老板这才抬起头来看了看我,说:“才到的三箱,还是别人定了的。”
“定了?就是还没有交钱,你等着卖给别人和现在卖给我是一样的赚钱,何必等呢,再说我还要在你这里买其他的东西的。”
见我说得有理,老板笑着帮我把三箱矿泉水搬到了王大哥车上的后备箱,冬冬把车钥匙给了我,跑上六楼房间去放仲洋的笔记本电脑去了。他下来的时候,我已经零零散散的买了一大包食物,有饼干,有用来干吃的方便面,还有几块拿来给他们御寒的巧克力。冬冬看着我手中的食物,开始抱怨:“呀?就这么点啊?哪里够啊?”说着走向了旁边的面包店,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种面包那种面包,全都给老板买下来了。换作是平时,这么多面包,一个人不知道要吃多久才吃得完,可能会吃到发霉。可是我们现在却清楚的知道,就算买光这里所有的面包,供一线队员在山上支撑到明天晚上重庆调物资过来都未必足够。只能说尽量撑到明天上午,希望王大哥能早点找到“肉丸”,联系好物资送过来。我和冬冬又分别再跑了几家店,买了些买得着的物品,就出发了。
今天是第一次感觉自己在往返的忙碌,也万万没想到,我以后都会陷入这种忙碌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