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谁是细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昆凛急匆匆赶回了红队工厂找到了陈赓和杨至成,把从孙香婷那里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俩,然后他自己分析道,
“从国民党调查科先设置监视点,然后又因为一名特务擅自跟踪,而且跟丢后怕引起我们警觉而撤销监视点这件事,我觉得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文昆凛扳着手指说,
“第一、显然我们组织内部有人暴露了
“第二、从国民党调查科能放心撤销监视点来看,这个暴露的人很可能已经叛变被发展成调查科的内线了,也就是他们说的细胞。”
“第三、国民党调查科应该很重视这个内线,这个细胞可能在相当重要的机关,区委甚至省委。可是从调查科特务现在还没动手这一点来分析,这个细胞本身应该地位不太高,知道的也不太多,但是却有机会获取某种重要的情报,比如某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之类,而让调查科一举破坏我们的重要机关。”
文昆凛抬起头盯着陈赓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排查。找出那个细胞。”
陈赓苦恼的挠挠头,“可是线索呢?几乎没有线索,在上海的区委,省委的地下工作人员少说也有几十个。如果再算上农委,工委,文委等各个重要机关的人员就破百了。别说那个人的名字,相貌,年龄,连住在哪个地区也不知道,只知道附近有个小菜场,可是上海的小菜场星罗棋布,我们大部分人住的地方附近都有小菜场,这条线索可以说没什么用。”
文昆凛也觉得头疼,他想了下说,“我看这样我们分两块调查,一块是调查那些隶属于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特别是现在暂时没有在机关里工作的,这个人平时不知道机关工作的地点,但是如果机关要开重要会议的话,又会召他来帮忙。还有一块就是调查一下我们的干部中最近谁在接头后被跟踪过,然后在小菜场甩掉尾巴的。然后再两方面对照一下,这样说不定范围就能缩小很多。”
杨至成点头说道,“我觉得老夜分析的很有道理,老王,你觉得怎么样。”
陈赓站起身来,“那好,我今晚就向上级请示。”
当晚,陈赓亲自向周恩来汇报了情况和红队首脑们商量的排查方案。周恩来马上同意了这个排查方案,并且让特科的总务科(地下党所有重要机关和重要成员的住处都由总务科来租房安排)和新成立的政治保卫科配合红队进行排查。
第二天,排查活动就开始了。总务科把掌握的市区内机关工作人员的住址都整理了出来。政治保卫科则负责对各个机关的领导干部开始了一轮调查,虽然主要目的是调查最近谁在小菜场甩掉过跟踪的尾巴,但是为了防止惊动内线,名义上是一轮例行的组织谈心。
尽管有总务科和政治保卫科的协助,人手还是不太足,排查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疑点集中到了五个人的身上。
张桥京,男,二十五岁,本地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参加革命,原来是恒源洋行伙计,南阳中学毕业,现任沪东区委秘书,最近三个月一直和上级区委秘书长保持单线联系,九月二十六日,区委秘书长去他家接头后,在回去的路上发现有人跟踪,随即在密克路菜场甩掉了尾巴。沪东区委计划在十二月底召开区委会议,到时将安排张桥京担任秘书工作。

陈克峭,男,二十一岁,苏州人,原来是盛和纺织厂工人,参加过上海工人第二、三次武装起义和上海起义,现任沪东区委保卫干事,因为上海起义时负伤身体不好,最近一直在家休息。和上级区委保卫科长保持单线联系,九月二十三日,保卫科长去陈克峭家探望,回去的路上发现有人跟踪,在哈爵路菜集市甩掉了尾巴。十二月底月底的区委会议计划将安排陈克峭担任保卫工作。
刘京召,男,三十二岁,本地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参加革命,现在掩护职业是腾业洋行襄理,亨克里商贸学校毕业,现任江苏省委宣传干事,六月份江苏省委遭到破坏后,一直处于隐蔽疏散状态,没参加机关活动,和上级省委宣传部长保持单线联系,十月三日,省委宣传部长去刘京召家接头,返回的路上发现有人跟踪,在都利路菜场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江苏省委将召开会议,届时刘京召将担任会议的纪录工作。
李丽华,女,二十四岁,湖北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参加革命,原来是盛源利纺织厂女工,在家乡读过私塾,现任文委宣传干事,最近二个月没有参加机关活动,一直和上级文委宣传科长保持单线联系,九月三十日,文委宣传科长去李丽华家接头后,回去的路上发现有人跟踪,在行里路菜场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文委召开年度会议,届时李丽华将担任会议事务性工作。
赵令明,男,二十九岁,湖南人,二六年湖南、湖北农村大革命时参加革命,四一二后接受组织指示调来上海参加地下工作,现任农委秘书,最近三个月一直和上级农委秘书长保持单线联系,十月二日,农委秘书长去他家接头后,返回机关的路上发现有人跟踪,随即在门寿路菜场甩掉了尾巴。明年月初农委也将召开年度会议,届时赵令明将担任会议秘书工作。
文昆凛看着这个名单思索良久,名单上的这五个人全符合嫌疑条件。可究竟谁是细胞呢?文昆凛提出两点意见,第一不管这五个人谁是细胞,从现在开始和这五个人的任何接触都要先通知特科。这五个人所知道的任何机关人员或地点都要撤离。第二、由红队负责在这五人的住处安排秘密监视点。从现在开始,严密监视这五人的一举一动。
经过请示,意见很快变成了行动。撤离工作悄无声息的完成了,红队也三人一组在这五人的住处附近设置了监视暗哨。在设置暗哨前,红队队员对周围作了严密的调查,不过没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况,看来调查科还没在这五人的家附近也放置暗哨。
然而又是半个月过去了,红队的监视行动没有任何进展,这五个人都没有和可疑人物接过头,也没发现在这五人的家附近有什么特务出没的迹象。而各个机关的预定的年度会议已经越来越近了。在这种监视无果的情况下,文昆凛和陈赓,杨至成商量了一个打草惊蛇的行动方案。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