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厂长,副厂长和经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下午,文昆凛下课后,就按陈赓给他的地址,化妆前往红队作为基地的小五金工厂在工厂门口他说出了暗语之后,陈赓亲自出来很热情的把他接了进去。到了工厂里面作为厂长室的办公室,陈赓向他介绍了红队的第一副队长杨至成。杨至成身材不高,但是显得很壮实精悍,总是在乐呵呵笑着,给人感觉很是亲切。一看就是做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上佳人选。让文昆凛感到吃惊的是杨至成也是黄埔毕业的,是黄埔第五期军校生。
在办公室里,文昆凛还意外遇到了李可馨,一问才知道,李可馨现在就是红队的二名女队员之一。伪装身份是工厂的会计,另一名女队员王红儿稍微惨了点,伪装身份是工厂的厨娘。陈赓自然是厂长,副厂长是杨至成,文昆凛也被按了一个经理的头衔。其他的红队队员也在工厂里有各自的身份。比如那个精于驾驶的李福龙就是厂里的司机,那个神枪手张一虎则是厂里的杂工,开锁行家叫达平,是大门的门卫,其他队员大都是普通工人的身份。看到熟人,特别还是个美女的熟人,文昆凛很是有点兴奋,可当着众人的面文昆凛也没法和李可馨多谈,只得微微向她点了下头表示打招呼,李可馨脸不由一红,向他点头回礼后就继续低头做事了。但文昆凛还是从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欣喜。
文昆凛问了一下厂里的大致情况后,向陈赓建议,既然把这个工厂作为基地,那就索性把这个厂真正运作起来。
理由是,
第一、左邻右舍的住户们会把这当成是家普通的工厂,便于掩护,不然老看到一群工人整天在厂里有吃有喝不干活,时间长了谁都会起疑心。
第二、工厂运作起来后产生的利润可以作为红队的活动经费,减少上级组织的经济压力。
第三、工厂可以再买进点小车床之类的机械设备,等队员操作熟练后,可以对现有的武器进行改装。甚至可以做点特种装备出来。
对于特种装备,文昆凛心里早有打算,象红队今后要进行的地下突击行动,无声武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条件简陋只能用匕首,绞绳,以后利用工厂设备至少可以做个手弩之类来用。至于无声手枪,文昆凛也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而且他也大致知道消音器的原理。通俗的说就是在枪口上套样东西,把火药气体尽量封闭起来就能降低枪声。以前在看好莱坞的各种惊险片的时候,见多了在手枪前垫个枕头,甚至在枪口上套个塑料饮料瓶来临时充当消音器的情节。但是要做出真正能用的消音器,没一定的工艺水平,很难实现。即使做出来了寿命也会很短。而且现在的手枪枪口上也根本没有可以拧上消音器的螺纹。所以文昆凛觉得还是造个手弩更加实际。反正现在那些特务也没有防弹衣穿,手弩的威力也应当足够了。
对文昆凛的这个想法,陈赓和杨至成都很赞同。这摆明了就是只有好处没害处的事。可怎么把工厂运作起来,陈赓和杨至成都犯了难,一个头有二个大。毕竟他们都是真正的军人,对于商业运作根本一窍不通。可这个事对文昆凛倒不是难事。文铁刚本就出身商宦世家,从小耳熏目染,怎么赚钱对文铁刚是家学,是本能。而拥有文铁刚记忆碎片的文昆凛也基本完整的获得了这个本能,再说了,文昆凛穿越前正是人人下海,全民经商的时代。文昆凛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么做生意赚钱的大致概念他还是有的。

文昆凛在办公室里,找了张纸,拿了支笔。从市场调查,薄利多销,品牌效应,上门推销,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相结合一直说到生产再投入。直说得口沫横飞,把陈赓和杨至成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那张纸竟然变成一个工厂生产规划书的草案。
陈赓和杨至成看着那份草案直叹隔行如隔山,不服不行。
结果,红队的第一次侦查任务就成了对五金产品的市场调查-----调查上海五金市场上,哪些产品最便宜,哪些产品需求最大,哪些产品口碑最好,哪些产品。。。归根到底到一点就是生产什么最赚钱。
几十年之后,每当陈赓回忆起早年在上海的地下情报工作,想起这段经历总会不由摇头苦笑。
几天之后,工厂在一阵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宣告正式开张。红队队员们象个普通工人一样开始做工,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也流入了市场。虽然没赚什么大钱,不过好歹一开工就盈利了。
做工的队员其实只有红队一半的人数,还有一半则在地下训练场里紧张得投入了各种训练。
化妆,伪装,近距离射击,格斗,攀爬,驾驶,开锁各种训练课程按计划逐项展开,文昆凛也在里面又当老师又当学生。他在化妆,伪装的课程里充当半个教官(还有半个是陈赓),在其他训练课程则一起认真得参加训练。他知道现在多学点本领,以后活的可能性就更大点。为了多参加点训练,文昆凛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工厂里渡过的,他的几个狐朋狗友有几次来约他晚上去夜店,他借口现在自己在外面包了个极品舞女晚上没空给推掉了,惹得他的几个损友心痒难忍,直叫他把极品小妞来看看,被他回绝后,全骂他小气。好在那些损友自己知道,要是自己也包了个极品美妞的话,没玩腻前也是无论如何不会把人来的。因而也没起疑心。最多看到文昆凛脸色困倦的来上课的时候,笑他夜里太拼命,这样下去没准要精绝人亡。一时间,文昆凛的笑话传遍他们的那个小圈子,很多男同学看到他都神秘兮兮地来问他一夜到底上了几次,搞得文昆凛哭笑不得。好在那些损友还算厚道,没把他的事告诉那些女同学们,不然他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红颜知己们的人气全要跑光了。
老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陈赓和文昆凛他们摩拳擦掌,打算通力合作把红队训练成一支精悍,高效的突击武装队伍时,二七年六月初发生的一起突发事件,使他们不得不把才刚刚开始训练的红队投入了行动。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