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围关打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有大量难民的跟随,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第四军一路上走走停停,收容了越来越多的难民,当川军收容的难民对川军粮食供应造成紧张时,周参义告别魏武清带着众百姓向大庸城而去,由于有的活动,周参义估计川内调给第四军的粮食会先行送到大庸城交与由他们帮助管理,所以周参义决定先到大庸,得到补给合再回四川看着周参义和一个排的战士带着老百姓离开,魏武清又将头转了回来,将喷火的眼睛望向了距离自已最近的郑丰楷防区:约三公里处的处于沙兴路上的壶头山和五公里外的辰龙关!
这一仗,川军不打也得打,那些老百姓的悲惨的遭遇让第四军官兵从上至下无不义愤填膺,本来在川军将士里,就有不少是逃难到四川生根安家的难民,四川军阀的贴心作为让他们对军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乐于在四川安家,为了保护自已的家人,这些人参军也就非常积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同以前的自已有相同的经历的百姓们,在庆幸自已逃到了四川之余,也更加希望有过同样遭遇的人能够活下来,同时想起了自已以前的遭遇,眼睛里开始燃烧起一股股怒火,可以将一切反动派烧得连灰都不留的怒火。虽然魏武清对战士们作过一定的思想工作,让战士们在看到百姓们后不至于失态。但是魏武清并不是专业的政治员,在老百姓的悲惨经历面前,对他们的洗脑完全失效,魏武清的告诫被他们完全抛在了脑后。他们不知道,自已的盛怒,已经渐渐变成了一种没有理智的战意,将敌人彻底打败的、不死不休的战意。
“军长,壶头山上大概有一个营的敌人驻兵,由辰龙关守军张德才的部队在把守,由于安化城和辰龙关被雪峰山分成了不相连的两块,安化想要增援辰龙关就必须要翻过雪峰山,这样也就使得两地的无论是交通联络,还是运输增援,都非常不便,就算是辰龙关向安化发了敌军已至的电报,安化援军最少也要急行军五十公里才能到达辰龙关,而且这还没算要翻越雪峰山这一天险了!!到那时,我们早就攻下辰龙关了!”王天武信心十足的说。“不一定,如果辰龙关的敌人一直拖着我们,闭门不出,我们一时也不可能攻下辰龙关,到那时,郑丰楷带军前来,就算是乌合之众,也能打得士气低落,伤亡惨重的我们晕头转向!”这时,走了上来的第四师师长郑承彬插话说,“老郑,那你说说,怎么办?”大伙一听就都来了兴趣,知道他有了对敌计策。与其它三个从战火中煅炼出来的莽夫不同,郑承彬是云南昭通人,在保定军校读过几年的军官生,由于家里的贫困无力继续交纳学费,郑承彬在同学的讥笑声中,无奈退学,由于没有完成学业而倍受打击,从此寡言少语,成了一个闷葫芦,回家路上盘缠用尽了被迫在四川新津落脚,四川统一战争中见到了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川军李家钰部,于是决定参加川军,但是作为一个贫困学生,其刻苦学习的决心让其反而成为了保定当期学员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同样因此也倍受排挤,甚至为了能够保证自已学到的知识不被遗忘,郑承彬还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已的见解全都记录到笔记本上,几年的军校生涯虽然没有拿到保定军校的毕业证,但让自已宽心的是川军根本不重视那些毕业本,反到重视自已的能力和笔记本,后世时毕业找工作的人里面有大凭的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甚至还有本科学历的。可是在工作中,往往无从下手,这些都是缺少工作经验和交际所至,甚至有些只是外强中干空有个大学生头衔而已,如果可以,甚至还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各种毕业证!这种大学生,能信得过不?
“由于辰龙关一时不太可能攻破,我认为可以先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驰援而来的郑丰楷部,粉碎辰龙关守军固守待援的希望,最好全歼援军,如果援军全军覆灭的话,他们一但得知援军没指望了时,军心就会浮动,到那时,就算他们兵力再多,也不为虑!更何况,一个关隘能够布置多少人?补给被切断的话,吃什么?喝什么?再强大的军队战斗力也会削弱!辰龙关防备再强,没有粮食,没有饮水,没有弹药补给,以北洋军的战斗力,只要川军围上几天,不断的用冷枪消耗他们!当人的精神压力达到极限时就会崩溃,把辰龙关收入囊中那是木板板上的钉子,跑不了的了。我们还有可能不战而下辰龙关!”郑承彬的话说得头头是道,典型的围点打援,这个计划郑承彬只说了一半时,魏武清就明白他的意图了,“的确是不错的办法,敌援不来那就猛攻辰龙关,至到逼他们出援为止,估计郑丰楷也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是自已的心腹呢,一但郑丰楷军从安化出来,我们要么奇袭占领安化,或者在路上设下埋伏,吃掉出动的援军,之后打安化也就轻松多了。好,就这么办!老郑,先集中兵力打下壶头山!然后你带三四师出发。”

虽然没有毕业证,郑承彬的能力还是毋庸质疑的!很快,同意郑承彬随军的李家钰发现这家伙是个人才,行军打仗说得头头是道,不让他领军锻炼一下实在是浪费,于是李家钰作主让他进了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学习,由于其在保定学校的经历,使得保定军校出身的胞泽对他有一定照顾,纷纷拿出自已在保定学校时的课本笔记供他学习,空时还有人来找他为他补课。保定没有完成的学业出人意料的在陆军军官学堂完成了,在这期间,好学的他自然也不会放过向其它川军派系求教的机会,结果不论是李家钰的军官系还是原来刘湘的速成系,都喜欢这个好学的学弟,尽心尽力的教他军事理论和带兵经验,如果说保定系是由于强大的武器和李家钰的军官系统一了四川,保定系决定依附的话,郑承彬的到来则使在四川没落的保定系融入了军官系,为川军融加砖添瓦。
对于出现在自已地盘的川军,壶头山守军并不意外,川军的易帜让吴佩孚火冒三丈,底下的军队也对川军的来袭做了一定的准备,壶头山有一个营的兵力把守,虽然不高,但凭着中国现在的落后的武器想要仰攻一座山头,没有出色的谋略,没有充足的火力压制,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川军在的帮助下早就有了安排。最起码,辰龙关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川军已经搞清了,他们还是用的智勇关守军手里的那种进口步枪:意大利产6.552圆弹头的M1891式步枪!
魏武清用望远镜仔细的搜索了一遍山头,山冈上,来自北洋军的射击根本对川军造不成太大威胁,这些混蛋不知道是怎么开枪的,绝大多数子弹射偏了,只有少数打到了川军士兵周围,时不时的跳弹造成个别战士受伤,但是远处身披伪装的川军狙击手时不时的冷枪,打倒了大多数胆敢露出头向川军射击的北洋军,让北洋军士兵胆战心惊,不少士兵更是只能龟缩在岩石后面,任由川军士兵不断靠近,那些没被狙击手发现的北洋军士兵在瞄准中惊讶的发现,由于川军战士不停的在无规律的跑着位、敏捷的动作让他们根本无法正确的判断川军士兵的下一个动作,而使得自已的大多数子弹都打到了他们身后。对此,不时的跑位躲避的战士们只是撇撇嘴,就这枪法,还能打仗?
但是在北洋军看来就不一样了,这些川军士兵怎么这么狡猾?几乎在战斗中四处乱跑,乱跑也就算了,只是他们一边东奔西跑一边前进着,不时还有战士停下来瞄准自已人的方向进行射击,虽然开枪不多,但是,几乎是弹弹咬肉,自已身边的战友是越来越少,谁知道川军士兵的射击怎么这么准确!每几声枪响就会倒下一个弟兄,壶头山众守军们一时间心都揪紧了,而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营长李正松正满头大汗的急着给上峰发电报,川军虽然还没有动用火炮,但在李正松看来那是川军不屑用炮,光是看看自家兄弟的表现,一个个缩头缩尾的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娘的!在分大洋玩女人的时候那时自已不用发号施令一个二个争先恐后的像是身子后面有魔鬼在追似的,现在这个球样,和以前玩女人时的队伍那还真是判若两人。
几个老兵油子见势不对,在阵亡的弟兄身上揩了揩,将沾满鲜血的双手在脸上和身上用力抹了抹,猛的向后一倒,重重的栽在阵地上一动不动,开始装死,远远看去还真像是被子弹击毙一般,在死人堆里,不注意观察还真以为是死尸,而新兵们则是发了疯似的向后逃去,很快就被川军或是被李正松开枪击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