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实施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关东大地震已经结束近两年了,城市也从当初的伤痛中走了出来,但整个东京一带依然能够看见地震造成的大裂缝,在这次大地震中,死亡超过十四万人,财产损失超过了三百亿,整个东京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但日本人很快就站了起来,在中国民政两界的帮助下开始重建家园。转载 自 我 看 書齋但对于在日的中国和朝鲜人来说,这只是灾难的开始,在裕仁天皇的默许下,日本军方和警方加紧了对中朝两国人的迫害,超过六千名朝鲜人被杀,而中国人也有六百多人被害,日本在这期间就已经露出了吃人不骨头的狰狞。
东京,第一次接待了来自四川的几十名复兴党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融入日本社会同日本进行通商贸易,他们也是对日进行万塔金三角和军火储备三大计划的负责人,想方设法在日捞取日本资源,并绘制地图,了解日本文化经济。为以后抗日战争复兴党特工赴日作战打好基础,就是他们的责任。
来到一条大街,几名党员操着熟练的关东日语与店老板讨价还价,一战的结束时欧洲经济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日本于是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无数工厂停产,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从容不迫923年开始,日本开始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同时,日本寄希望于内战不止的中国,希望借军火贸易增加国家收入,并利用扩大军工生产增加就业机会来缓和国内矛盾。
海洛因,摇头丸就在这时被我们送到了日本东京,许多东京人只是好奇,为了暂时能摆脱残酷的现实,虽然世界各国列强都在严打吸毒,但那飘飘然的感觉让想忘记伤痛的日本青年人感觉非常舒服,会上瘾的海洛因令他们开始忠情于毒品,海洛因摇头丸也被他们在民间见不得光的地方流传起来,这种毒品到后来需要大规模征兵时才被侵华日军政府发现,但为时已晚,体弱多病的人当然不能参军,这一长达十年的金三角计划不但为复兴党增加了大量财力还令侵华日军预备役军人的总兵力下降了2%到3%,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它极大的减轻了中民的战争负担,实在功不可没。当复兴党把头两个月的毒品收益送回党部时,我们被眼前的月均收入震住了,月均收益足以支撑整个军队从日进口三八步枪和子弹进行近一年的强化训练了!!
大喜过望的复兴党于是将毒品收益扩大到整个日本和欧洲,日本关东地区刚刚经历了大地震,又逢国内经济低迷,让不少日本人借酒消愁,也开始迷失人生的方向,在一些人的有意引导下,不少中青年开始学会吸食海洛因,为了保证短时间内不被发现,毒品的剂量被压缩得很小,单支毒品本来就不高的价格也就被强迫下降了不少,令吸毒者欣喜若狂,但销售范围的扩大令复兴党的财政部喜笑颜开,每月的收益除了购买军需储备,剩下的收益足以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和消耗材料了,而每隔上三五个月就从美英等国运回的钢材和石油也被储存起来。转 载 自 我看 書齋毕竟,战争,打的是经济和储备
每天,战士们都有五十发子弹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时的军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支只有几百人的村盟小队了,而是一支有着三万多人的正规军了,每天的弹药消耗大得惊人,每天十五万发子弹的消耗,一周就是八十五万发,一周就用掉了近百万发,本来吴汉龙认为标准训练用弹应该是每人每天一百发子弹,但左光兴说以这时的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完全不可能:每人每天一百发,一年除开节假日还有三百二十天,光以十年计算就有三千二百天,以川军出川的三百万为例,光训练就要九百六十亿发子弹才够用!这还不包括基层民兵部队的训练,光主战部队训练就要九百六十亿发子弹,这还是子弹,还不包括手榴弹等其它训练用材。虽然,森林兵工厂能够支撑下来,但还打不打日本侵略者了?还储不储备战争物资了?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令整个复兴党头痛了好一阵子,很快,办法又想出来了,先让党员出国时,先到党支部支取大笔小面额伪钞,用以在海外购买小物品让小型商家找零来兑换成真钞(洗钱);然后当采购完毕,将找零的资金送到当地银行兑现成大面额钞票,最后用这笔真钞或购买黄金进行储备,或到日本购买大宗军火,以规避风险。如此循环下去,竟然完全支撑了我们军队的训练用枪弹。随着洗钱手段的日益成熟,花招越来越多也越高明,复兴党得到的黄金等物资也就越来越多。既然金钱不再是瓶颈,弹药供应也就水到渠成,购买回来的子弹不但够用有时还能剩有储备,战士们的射击从此不再受到子弹数量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射击训练而不用担心供给,射击水平也就跟着大幅度提高,当然,使用伪钞的事情,除了该知道的人以外,就没有其它人知道了。
实弹射击最大的好处就是士兵们的射击水平不断上窜,不过那是在纠正了绵州军朝天开枪的毛病之后,纠正早已定行的姿势和枪法,可是一件比新兵训练还要难的事,朝天开枪这种事,源自晚清的北洋陆军的战法,早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就以中国陆军的完败,海军的全军覆灭就表明了它的的落后,也因为此事,远东地区三强于是由清俄英转换到日俄英三国,中国人固步自封,在战争中一溃千里,原因非常简单:“中国陆军一枪连着一枪,日军只要趴在地上就成了,据日本史书上记载这场甲午战争:‘中队只顾一枪接连着一枪向日军射击,就像打机枪一样,日军只消趴在地上等到中队子弹用完就成了,当中队子弹打完了,就是他们撤退的时候了,这时的帝队就可以站起来追击了’。”因为包括以军人为职业的士兵在内,中国人对洋枪洋炮的的使用,却一直并不见得有多高明,甲午战争,中国焉能不败?

十九世纪中叶,淮军接受了洋枪队的全部装备,也接受了洋操的训练,甚至连英语口令都听得惯熟了,唯独对瞄准射击,不甚了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名英军军官访问中国,在他有眼里,淮军士兵开枪姿势很奇怪:朝前开枪时,士兵们的眼睛却看的是另一边,装子弹的时候,姿势更加危险,径直用探条捣火药(当时还是遂发式前装枪),自已的身体正对着探条,根据经验,他推断这是放惯了手铳﹑鸟铳的原故。
甲午战争结束后,还有一场战争发生在义和团时期,攻打外国使馆的战争非常‘精采’,进攻的主力是董福祥的正规军,当时的董军装备的是后膛枪,身上横披斜拉挂满了子弹,可是据当时一名记者回忆,在战斗天空当日,在北京城外,枪声大作,弹雨如飞,却很少会伤到人,一万多董军加上数万义和团,几个月都没能打下哪怕一个使馆。张勋复辟时,段祺瑞马厂誓师,要再造共和,澳大利亚人﹑英《泰晤士报》记者﹑北京政府顾问莫里循目睹了这场战斗,在长达一个白天的战斗中,皇城内运河旁的张勋公馆上空莫里循这样形容:“那天没有一支飞鸟能够‘安全’越过北京上空,所有的枪几乎全是朝天发射的。”在莫里循的房子后面的胡同里,士兵们向着张勋公馆用机枪发射了百万子弹,两地距离仅有150码,可是中间的那道高30英尺厚英6尺的皇宫城墙,连一块泥巴也没掉!受害者只是两英里外无辜的路人。
1920年直皖战争,双方动用兵力达到了20余万人,消耗子弹数千万发,可几个回合下来,双方死伤不超过三百人,真正在战争中被枪打死了的就只有几十个人,辛亥革命结束时的四川军阀刚开始混战,在战争中还能有闲人出来观战,像看戏一样。这种“恶搞”战争的做法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最后,莫里循刻毒的向中国政府说:“中国人还是不要用枪的好,我看还是最好用弓箭,因为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是非常实用,因为弓箭射上天后还会掉下来,会非常‘凑巧’的射杀敌人,而且是还可以反复用。”中国人这种习惯用前滑膛枪的战法,一直持续到民国抗日战争前才被改正过来,让那些德国教官很是头痛。射击的姿势,如何瞄准,如何开枪,如何保护自已,这些都得重头教起。由于已经习惯于朝天开枪,当战士给他们纠正了动作,可没过多久就又回到了老样子,战士们只有一个个手把手的教,把我们累得像死猪似的,过了几周才帮士兵们纠正过来。终于让他们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了。李家钰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痛在嘴上,他现在每天都会对着我们唠叨一会,“注意身体!”“别累着了!”之类的。但有时李家钰更像一个好奇宝宝,不时的发出一些疑问,应付他比训纠正士兵训练还头痛。三八式步枪及有坂子弹是日本造,从国外进口就应该比从国内购买要贵上不少,可实际上开始大批量进口后价格确并不贵,反而还比较便宜,这是为什么?当得知真正的原因后,李家钰干脆的下达了命令,大量进口三八大盖,做为制式步枪。
“累死了!哎呀!以前的新兵就连在顾家庄的第一次新训都没这么累!!”吴汉龙揉着肩膀,苦恼的说。“不要说苦了!不错了,能走到这一步也已经不错了!这个时代的军阀部队都是这个球样!好在我们还有时间纠正,如果是在抗战时期,就五十几人,几百支枪,我们军队的军事素质要多久才能成型?就算来了一个军,还是三十八军,我们的损失,还是会很大!所以,不要以现在的苦去想以后的苦!抗战时,出川的有三百四十余万军队!病饿战死者高达六十余万,全国直间接损失共计六千亿美圆,光是四川就占了一千五百亿美圆!”“不是吧?出川将士三百多万我们知道,可是五个人里就死了一个,这伤亡率也太高了点吧!你不是开玩笑吧?”“光是中人就死了三百八十万!我是在开玩笑?国民党伤亡321万其中阵亡是131万,川军就占了阵亡的近二分之一!而中国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伤亡共计是60万,开玩笑!这玩笑好开吗?知道不,我外公从四川逃荒到东南参加了新四军打过鬼子!我小时候缠着他给我讲战争故事,他回忆时对我说过,从三一年开始,四川经历了旱灾、地震、水灾、冰雹和虫灾!据他说三六年到三七年的四川根本找不到吃的!有的只是人吃人!能吃的只有死人肉!树叶没有,连能吃的泥巴都没有,有的老百姓饿慌了就把自家兄弟姐妹砍了煮了吃!!!这些直到三七年后才缓过来!不知道就别说!”战士们震惊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那后来呢?”“后来老天开眼,下了几天雨,四川才缓过来。可没过几天,七七事变的消息就传到了成都,川军就誓师抗日上战场了。”听着这些,兄弟们不说话了,抗战百姓那么苦都能支撑下来,我们这点苦,算个什么?
“大家快来!我给你们做了个好吃的!”话音刚落,李家钰就端着几盘下酒菜上来了:李家钰心痛我们啊!他时不时的还会亲自下厨做上一些菜来慰劳我们,但他做的菜实在太菜了,听他儿子李克熙说,父亲几乎没进过厨房,做菜一直是夫人安淑范在做,这几天他可是破例了,亲自下厨。大家吃着这顿几乎是难以下咽的饭菜,兴奋异常,一个大老爷们,从未进过厨房,确能把菜做出来,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奢望能从一个初级厨师都不能算的人炒的食物中吃到什么山珍海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