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美好的将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吴,不是说要休息的么?怎么不让我坐一会,还带着我到处走?”双腿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的李家钰问道如果你不想在之后的时间里出什么意外的话,就跟在我后面,靠诉你们吧,我们后世对各处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对人体体质上的问题也研究了不少,在经过长时间的跑步过程中,人的代谢能力比较旺盛,如果突然停止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心脏会承受不了导致休克,时间一长没人能救得了。加上长时间的运动,肌肉中有很多酸,为了防止酸的堆积,要用长时间的放松运动来消耗。这时候要少量的喝水,补充身体消耗的,但是切勿过急、饮用凉水。冬天还要用毯子保护身体,以免感冒!”吴汉龙看了看一脸问号的李家钰,知道这番科学知识普及又失败了,想了想,回过头说:“这么比喻吧,剧烈运动就像是爬山,运动结束时就是登上了山顶,要下山有很多方法,一个就是运动结束时立刻停下来,这时就像是在从山顶向下跳,你认为从很高的地方跳下去活下来的可能有没?”“没有可能,那只有死!”李家钰干脆的回答,“这就对了,而长跑结束后走上一会同一步一步慢慢下山一个道理,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就算是摔着了对身体也没有太大的伤害,因为这之前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的心脏已经恢复过来了,承受得了这些压力了。这就是运动减压。”
长跑时最高首长亲自参与的传闻让很多战士激动了,见战士们士气高涨,因为长跑之后出汗排除了大量的郁抑心情,许多战士的心情很好,为了充分调动战士们的士气,李家钰在穿越者鼓励下苦笑着被拉上了讲台对战士们进行了一番鼓励,见到连首长都跑得没有力气了的战士们再一次发出了善意的哄笑,在笑声中士气达到了巅峰,之后的列队时见时间还早,一时兴起的他想起了吴汉龙说的中日士兵之间的差距,看了看周围战士们那黑压压的人头,休息好了的他开始下达进行训练的命令:进行了白刃战格斗比赛,从穿越者口中知道了日本士兵拼刺技术非常了得的李家钰自然不感落后,由于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李家钰非常珍惜任何一个可以提高自已、战士们武艺的时间,当着战士的面将木枪刺装到了三八大盖上,开始和吴汉龙进行对抗,同时命令战士们进行白刃战训练。
“战争的基本规律就是用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虽然日本明治维新的全盘西化,但是日本人骨子里武士道影响根深蒂固,,仍自视为古代武士的传人,佩带军刀仍然有睥睨众生的高贵感,就在不久就前,日本下议院通过了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废除了华而不实的‘P’字形握柄的西洋式军刀,改用日本传统的长把东洋刀,而我们中国由于工业实力薄弱,连枪支的数量都不能保证,就算武器充足,做为消耗品子弹也不多,所以不少部队都是手榴弹加大刀,你们都看到二十九军上下看着咱们送去的步枪的眼神了吗?中国和日本主导兵器都是非自动步枪,日本是三八式步枪,中国是汉阳式步枪和中正式步枪,都是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那种,打完五发子弹就得换弹匣,如此慢的射击节奏,发起冲锋后自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的弹幕,从而有效的将对方压制住,靠近了自然就得拔出军刀来干了,相反的,在后来的日苏诺门罕之战和日美太平洋战争中,尽管日军一次次举起军刀挺着刺刀发起‘白刃突击’,但是收效甚微,因为日军部队总是在跟离对方阵地很远的地方成片成片的倒下,因为苏联的莎冲锋枪和美军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根本就不给那些日军士兵提供表现东洋刀术的机会。我们的弱点就是补给少,没有足够的枪弹,士兵们参加一场大型会战,分到手的子弹竟然只有不到十发,我们的任务就是提高子弹储备率。”吴汉龙对着李家钰解释道。“那弹药补给如何了?”“由于现在是战前准备阶段,我们已经差人手到美英法德等国购买机器和原料了,只要有了足够的机器和材料,我们就能生产出充足的子弹来同小鬼子拼。让他们知道所谓的‘东亚病夫’不是那么好惹的!如果可能,我们会开飞机去日本皇宫,找天皇问问侵华战争是不是继续打下去。”吴汉龙认真的说道。

此时远在德国巴伐利亚公司,以杨开林为代表的中国采购团从巴伐利亚公司手中购买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虽然英法为了让德国入侵苏联以各种方式避免德国的元气大损,但是做为一战战败国,大萧条过后的市场不景气让德国人对前途感到了悲观,舔自已伤口都来不及的英法怎么还会顾及这个曾经的敌人,使得德国如同一块摇摇欲坠的玻璃。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越来越多的垄断资本家支持下,已经成为国内唯一执政的政党纳粹党在看到国内那高不可攀的失业率后也备感头痛,这时来自中国四川超过五亿美元的军火机器及自然资源的贸易让纳粹党喜出望外,大萧条时期,由于周围对德国的敌视,中国就成了德国最大的出口国,而在向中国的出口中,四川的机器、原料进口占了当时德国向中国出口的九成!四川从德国购买了超过五十亿美圆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四川的再次到来让德国政府非常清楚这次交易的重要性,虽然同中国政府的相比这不算太大,但是从四川人口中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些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后期还有机器上的订单,还有就是聘用一些德官到四川授课,对于已经快要崩溃的德国来说,四川的这次德国之行对德国的意义非常重要,为了能得到大量的资源挽救快要崩溃的德国,纳粹政府同意了双方最后在一项保密协定上签字:“如果德国能对中国中央政府对四川的这次德国之行保密的话,四川将再次以比市场高一点的价位来购买超过五千万美圆的机器设备。”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二个四年计划,各种工业产量其实已经在亚洲算得上是大佬了,面积比日本大,机器比日本多,就是科研能力没有日本强,军队素质也处在劣势,和一样走计划经济的苏联相比,四川就是地少,无法放下过多的机器,价值数十亿的近百万台机器根本不可能全部存放在四川,你们要这么多机器干什么?”已经对四川的工业和复兴党的机器兴国计划有所了解的李家钰问道:“四川,放得下这么多机器么?”“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台机器就要占十平方公里,你说,这是够么?”左光兴看了看那些正在从船上向下卸的机器包装箱,向着李家钰问道。
“不够!这明显不够!”李家钰还是有点概念的,在大脑里转了一圈,李家钰就反应过来了:“怎么?你们打算……?”“购买足够的机器,等反动派被人民推翻后,这些机器就是新中国工业的基础。有四川这块处在大后方的工业基地,我们可以快速的向周边省份辐射,从华西向华南华北华东发展,有我们这些穿越者,新中国的建设就要好得多了,我们更有可能趁着美国扼制苏联的机会向四周输出影响力,扩大中国在东亚的地位。甚至让中国提前崛起!”越说越兴奋的左光兴激动起来,他仿佛看到了中国将来那美好的前途,至少苏联不敢以老大哥的身份过于压迫中国,毕竟,那时的中国也是一个超级大国一般的存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