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三线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上的提心调胆和长时间的特种作战让老军阀们吃尽了苦头,但是在返回成都的路上,大家经常看到拉着货物四处倒卖的川商,也常常看到扛着锄头耙子下地劳动的农民一路上说说笑笑回到成都的家里,老军阀们拿自已的势力范围和外省相比,四川是相当的安宁,同战乱和暴政统治下的外省人民对当政者破口大骂的不在少数,看到其它地方人民的流离失所,被川康黔三省人们尊敬的感觉让他们知道了权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和老百姓珍惜身边的一切和平与安宁。权力?呃,好像是用来保护这些老百姓的,而不是用来镇压那些老姓的。了解了这点的他们于是放下架子开始和一起建设四川,因为吴汉龙他们经常说:只有放下架子和人们一起建设家园,为他们做务实的事情,人们才会尊敬你。
“没想到老百姓就图这点点,老子以前还真是造了不少的孽啊!”回想着吴汉龙说过的话的李家钰感叹道,“以前并不知道日本国的军事实力,还不觉得日本人强大到什么程度,从不久前在日军机场里和日本人的战斗一比较,老子感到自已就是一井底之蛙,从井观天,别的不说,光他们的飞机,就实在太先进了!”“是啊,看来我们是得加紧飞机和武器的研究了,那些大鼻子不都是各个行业的人材吗?让他们为我们培训出一两代国家建设的基石,中国就会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李家钰感到自已就是一虽然用战争的方式统一了四川,成为了四川人民的救世主,但是站在成都的乡间小路上,望着面前那一片繁忙的景象,春耕是四川的头等大事,虽然杂交水稻的成;功免除了四川而临的饥荒威胁,但是穿越者们一想到抗战全面爆发后四川将支撑整个中国正面抗战的粮食、财政、兵源和武器弹药供应的绝大多数,不由得脊背发冷。看着那与世无争的民众嘴里唱起的民歌不断的传进自已的耳朵里,扛着锄头的农民们三三两两的有说有笑,想起他们将来要担负起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战备工作,所有人的脸都不自然起来。“老百姓就只要有块地种没什么灾荒、重税这点要求,可是我们已前呢?连这一点要求都不给他们,春秋的荀子说得好,水则载舟,亦能覆舟,称霸中原的王朝里,除了两宋外,几乎都是被老百姓推翻了的,明朝崇桢末年如果不是因北京鼠疫横行,毫不知情的李自成为灭亡明朝带领大顺军队进入鼠疫横行的地区的北京,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丧失,而跳蚤又讨厌马味,以骑兵见长的满清因有马可抵抗鼠疫传播源跳蚤而成为了中原霸主,以至于李自成的败亡之败仰天长叹‘天亡我也’,如果不是鼠疫,清军就算有吴三桂领兵入关,在百万大顺军的对抗下,永远也进不了北京。说不定,中华的历史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见李家钰望了望天,又看了看远处幸福的百姓,身边的吴汉龙轻声说道。“现在的中国已经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成为了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甲午战争后又让隔海相望的日本成为了一颗恶性肿瘤,曾经打赢了中俄两国的日本,极有可能为消灭中俄两国的反日势力再一次向两国发动战争,东北事变就很能说明一切了。而做为环太平洋众多国家中仅次于英美的日本,环太平洋又有太平洋东部的美国和西南的英荷等国的众多殖民地,为了这些日本极有可能为了夺得东南亚的丰富资源、太平洋上的统治霸权,在征服中俄两国几年后,事必会同英美开战,看来,将来的中日战争,看来是能不能阻止日本对外扩张之最重要的第一步啊!”
目瞪口呆的看着忧心忡忡的望着长江的李家钰,穿越者们全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如果不是知道李家钰的底细,还真会以为李家钰也同自已一样是一个穿越者了,开什么玩笑,将来至少十五年的国际形势李家钰说了个不离十,除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不是在征服中国后,而是因为征服中国需要大量的石油,当时的中国做为一个贫油国,中国除了土地外没有多少石油资源,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为夺得英荷殖民地:东印度群岛的石油才向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但是,从日本各级战列舰的情况来看,日本自1911年从英国引进金刚级无畏舰开始,就进入了同美国战列舰争雄的时代,前后整整三十余年,那时的日本军舰设计者们也大概估计到了日本将会同美国开战的可能。

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李家钰在说出了中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后,穿越者心里害怕积极备战被李家钰发现不知道用什么借口搪塞的心结被解开了,有了共同的语言,之前轻松的气氛也因为中日战争的即将到来而越来越紧张。
由于之前近十年时间收集到了大量的日本国内的各方面情报,大家将从日本国内拍摄的照片拿了出来,日本虽然在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但是做为一个发达的强国,日本还是缓慢的进行着国内建设,之前一片空旷的旷地里建起了一座座工厂,日本国内的变化在同一个地点用几年时间拍摄的,所以当这些情报公开后有很强的说服力,看了这些能够说明一切的照片,能够想像日本帝国到底强到了何种地步的样子,一时间让众军阀是汗流浃背,芒刺在背的感觉可是很不好受的,在这时他们才通过这些照片真实的感受到了日本的强大。
“怎么办?虽然将来我很愿意同这些侵略者交战,但是我们实力不足啊!”李家钰等人在这些照片一分发到他们手里,他们就开始仔细研究起照片里的一切情报了,作为军人,对军工器械很是敏感,再加上大家在照片上都进行了注明,他们很快就将照片中的情报滤了出来。
“东京小仓、爱知名古屋、朝鲜国仁川,这些是日军的兵工厂?”邓锡侯看了看照片上的注解,抬起头望了望吴汉龙,疑惑的问道。“是的,还包括日本人重建的沈阳兵工厂,当初我们用飞机军舰从东北兵工厂运回的机器设备高达一千五百多台,虽然我们现在每月运进四川的机器一个月就超过千台,但是不得不承认,张作霖对军火枪械的认识之深,如果不是柳条湖事变,中国的兵工业发展可能还会更加强大。”
回到天府学院去找邓校长,推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魏武清等人没有看到邓校长,而他的桌子被厚厚的一沓纸张给掩没了。这才发现他的办公室里全是图纸,而在他的墙上,一张川贵两省地图上,最上面写着三线建设分布表,在各个县城周围,用铅笔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让我看看:渡口钢铁集团,黔西煤炭基地,重庆长江中上游造船厂,川康工业基地、电机厂、汽轮机厂、重型机械工厂??这些可都是重型机器设备啊?”魏武清停念着这上面的铅字,面王克维、李代群等人听了一时间迷糊了起来。
“这上面写的三线建设是什么啊?”王克维不断的拗着后脑勺,右手的食指指了指地图上的那个三线建设四个大字。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什么三线建设,之前参加了多次大会,都只是说加快工业化,可是加快工业化和这个三线建设有什么关系?王克维是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
“呵呵,你们不知道也不怪你们,这三线建设可是当年秘密下达的指令哦,从文化大革命前一年开始建设的。即便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也没有打断它的工程进度,前后整整十五年时间,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完全完成,那个时候你们这些小鬼头在哪都还不知道呢。这项工程据传投入了两千多个亿!和的131地下核战指挥所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两个军事上的标志性工程哦,只是大三线建设可以说是新中国工业基础后继发力的摇蓝,也是邓老之所以敢于发展西南、搞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因!”吴汉龙笑了笑,对着已经晕呼呼的魏武清等人说。
“这么说你对三线建设非常清楚了哦?”一听说一个动用了两千多亿,花了十五年方建成的秘密工程,周围的人全都来劲了,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听起了吴汉龙的下文:“成昆铁路知道吧?酒泉卫星中心知道吧?攀钢集团晓得不?葛洲坝、刘家峡水电站听说过不?这些都是大三线建设的产物,另外,你说,花了两千多亿的军事科研项目,能不搞出点成就?”
“不单单是这些,还有川西核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贵州、汉中航空工业基地等等!可以说长达十五年的三线建设直接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直接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从门外传来了邓向军的声音,随后校长室的门就被推开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