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兴建医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量外国技工的到来为四川的第二次工业化打牢了基础,一个个企业如春笋一样破土而出,这时的四川已经开始尝试二代步枪制式化,李家钰等人第一次摸到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时就喜欢上了这种步枪,更多的老军阀更是摸着改造过后的六三式步枪爱不释手,由于中国这时基本上都是以毛瑟步枪打天下,非七点九二毫米步枪在中国可以说非常少见,但是川军为了不被老蒋分化,形成了以七点六二毫米国产步枪为主,德式步枪和日式步枪为辅的局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子弹备战,川军从北伐战争时就开始鼓励乡亲们用农闲、每天的中午、傍晚等空闲时间到村庄里的弹药作坊里生产弹药,由政府提供培训、原材料和弹药模具,生产出的合格弹药政府就会全部收购,虽然复兴党建设川黔两省已经有八年了,但是两省大部分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贫困,原世界时,四九年解放大西南前,四川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支援抗战大伤元气从而返贫的,虽然如此,但现在四川的贫困人口依然超过了一千七百多万,看到这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川奔波甚至乞讨,左光兴于心不忍,于是在各个城镇乡村建立了弹药制造厂,让他们为川军生产子弹,政府出资,百姓出力,不但解决了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生存问题,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弹药供应,左光兴可不希望出现仗打到最要紧的关头,部队的子弹却用光了的尴尬情况,反正四川现在已经不缺钱花了,为了提高各个弹药厂子弹炮弹的生产效率,专门进口了一批弹药生产设备分发到各个弹药制造厂,随着村民们子弹的生产越来越熟练,到了全面抗战爆发时,民族的存亡就能让村民们更快生产出更多的子弹来,如此一来,加上本来工业化了的四川,四川生产的弹药说不定还能保障其它友军军队的子弹供应,让战士们能够敞开心和日本鬼子血拼
随着机器设备不断的流入四川,四川到处都是隆隆的机器声,看到四川基本上提前了三十多年完成工业化,疲惫的解放军战士开心不已,经济危机已经造成欧美各国的技术人才大量的流入四川,这时的复兴党员们成立了四川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公司,已经拥有了几家飞机制造厂和一个飞机设计局的成都飞机设计制造公司于三二年六月开建成投产,大量的机器设备充足了整个公司,现在依靠大肆进口的原材料进行试运行,依照寇蒂斯霍克二飞机绘出图纸进行生产,熟练工艺,大家打算在外国人走后一但时机就立刻上马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和图-85战略轰炸机,必毕竟这是川军手里有图纸的。而重型战车工厂则生产一种中型坦克,能保证不容易被击毁的前提下保证火力的杀伤力就可以了,毕竟川军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钢材生产日本那种豆战车,机枪都能打烂的“豆腐坦克”,川军可不想要:“有那种坦克,还不如不要,免得既浪费了钢材不能保护自已又不能拿出来打仗,生产几十辆的话,材料都摊高了。”搞军工的左光兴务实的说。
四川军政府在四川人民的眼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而从四面八方汇到四川的难民也对这样的政府心怀感激,由四川军政府发起的大规模建设热很快就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民工们开始在四川的大地上开展起了建设潮,一座座工厂在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下经常提前建成投产,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示钢铁产量在大量机器设备的支撑下,八年的努力四川钢铁产量第一次在三三年突破三十万吨大关,达到三十三万七千吨,钢的产量在十三万吨左右,生铁的产量在十二万上下,轧钢的产量也上升到了十一万吨,虽然和苏联相比差距明显,但是在相对于由于大萧条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相比,四川能达到如此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最让复兴党关心的机器制造能力,在外国技工的帮助下有了起色,机器的制造能力也开始大幅度上扬,成为中国唯一能大规模进行机器制造的省份。

复兴党在这时才发现一个不得不面临的局面,粮食的大量消耗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大量工厂的投产又开始闹起了工人荒,好在逃难到四川的难民实在是太多,这些难民在得不到土地可耕的情况下不得不进入了省控工厂进行工作,工厂的开工率虽然达到了百分之百,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四川农田需要供养的城镇人口开始大量增加,但是,为了兴建工厂,随着大量的土地的被政府征用,川黔两省的农耕田地开始日益萎缩,好在复兴党及时的发现了这些问题,为了保证工业和农业两者兼顾,军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将大量的农耕田地向城市边远地区迁移,将城镇周边远处的土地开辟成农田,并将这些远处的荒芜地皮划成农民的农场,鼓励他们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以保证将来抗战时期军队粮食的正常供应,让战士们在将生命奉献给国家的同时不会饿着肚子。
一九三二年九月,大量的重工业工厂开始先后投入使用,而四川省中医院的建设也随着张向天祖孙一族的到来开始进入最后的筹备,医疗器械和医药生产设备也从国外陆陆续续抵达,张向天看到自已面前的那几栋即将完工的建筑,老泪纵横,这将是自已以后的家,属于自已的医院!而不远处摆放着的箱子里则全是先期到达的医疗设备,“父亲!这些真的都是给我们准备的?”做为长子的张荣运看着那些正助得热火朝天的工地,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激动的问道。几个月前他接到了父亲和儿子的信笺,要他火速回到四川,当他急匆匆的来到爸爸面前时,这才发现家族的人几乎到齐了,两眼红肿的弟弟妹妹们激动的告诉他,四川政府正在收罗医学界的同泽,他们打算将医生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然后在新建的医院里进行坐诊。得知自已将要有一座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为乡亲们进行治病时,张荣运兴奋的跳了起来,自已没想到还会有一天有一个属于自已的医院,为百姓们进行诊冶,但是做为交换条件,他们必需听从政府的分配,从这些话里,张荣运听出了政府还会兴建更多医院的弦外之音,运用自已的医术造福苍生,这是任何一个医生的毕生心愿。
“是的!”老人没有多说话,只是站在那看着工人们为医院做最后的封顶:再有一两个星期自已就能和不远处的那些医疗设备一起搬进新房了,虽然这所医院是以自已为主,但是和其它赤足医生少不了交流。能和其它医生交流自已的医疗经验现好不过,当然,医院里有那些赤足医生是少不了的,哎!说来说去,医院里的医生,还是太少了。
“老人家,您好!我是川军第四军的医务队队长张小敏,她们和我一样,都是川军的随军医护人员。我们根据上面的命令,前来协助你们办好医院!”一帮年青的女孩子来到了张向天面前,轻声说道。“你们也是医生?”张荣运一听,兴奋不已:来到面前的这些女孩子竟然是同行!虽然是军医,但是军医往往有着比地方医生更丰富的手术经验,战争中的伤员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在这方面,张荣运认为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于是开心的说:“太好了,有你们的加入。我们办好医院的!你们军医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保宝贵了,我可是很想学习啊。”“那是自然,我们军医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下子可有了倾诉的对像了呢!”“哪能啊,大家比此比此吧!”在和张小敏等人深谈了很久后,众人会心的笑了起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