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圆梦航母(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方便存放更多的飞机,穿越者们将唐虞号上层甲板尽可能的向两舷延伸,增加甲板宽度以方便能存放更多的飞机,同时指挥台也尽可能的向着舰体右舷移动,尽可能的将其建在甲板以外,尽量不干扰飞行甲板上的飞机起降于是,舰桥被尽可能的设计在右舷,几乎被架在船舷外部了,为了保证舰桥的安全,唐虞号航母的舰桥底座设计是侧式,并尽可能的靠后将底部成建一个直角三角型,斜面背向军舰,两个等要边一边紧贴于船舷外侧,另一边用于安装指挥台和烟囱,让指挥台和烟囱尽可能的退出甲板,这样一来,航空母舰的甲板上,比以前,飞机可以比较顺利的从宽敞的跑道上起飞,但复兴党的这个设计实际上并不成功,由于没有设计经验,两眼抓瞎的复兴党员于是照搬后世外国人设计的舰桥模式,但是见过是一回事,自已设计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没有经验,设计的舰桥底座由于能力不足并没有完全退出飞行甲板,还是占了原来设定的飞行甲板近三分之一的宽度,但没过多久,经过秦国镛的论证,川军现有的飞机根本不能在如此狭窄的甲板上起飞,强行起降的后果就会由于人的习惯导致飞机撞毁在右舷的岛式舰桥上,为了保证飞机能正常的起降,不至于在中途撞上舰桥,岛式舰桥被迫拆除,甲板在参考了日本不久前建成的凤翔号航母后,战士们就将舰桥设计在甲板以下,虽然如此,为了保证安全,长约一百七十二米、宽十六米的唐虞号航母上层甲板也就只能搭载二十架飞机,超过二十架飞机就的起飞跑道就不够了,让大家很是头痛。这时,学生们超前的视野为唐虞号飞机数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实力不足,科技能力又达不到要求,无法安装蒸汽弹射装置,飞机只能运用自身动力起飞,同学们于是在飞机尾部设计了起飞阻力钩,只要将飞机的飞行阻力钩挂在位于飞机身后起飞甲板上的阻力扣上,当飞机启动时,在阻力绳扣的作用下飞机只能停留在飞行甲板上,但是当飞机的起飞动力超过了甲板起飞阻力扣的咬合能力时,与飞机尾部的飞行阻力钩相连的甲板阻力扣就会被分成两块,突然失去了阻力的飞机就像是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直接面对冲刺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就会爆发出较大的加速度,只要飞行员经过训练能运用好这个加速度,就能在较短的飞行甲板上成功起飞,甚至于让航空母舰多搭载几架飞机。同样,借鉴了公路下坡时设置的减速板,大家在航母上设置几十道同样道理的减速板,一面为甲板平面,另一面比平铺时要高上几厘米的降落阻力挡板,起飞时让平面向上,降落时转动一百八十度让突起面向上,平面跑道上就会出面几十道减速板,为飞机的滑行进行减速。同时在降落时设置降落阻力绳,让飞机上的阻力钩来钩住降落阻力绳,让飞机尽快从滑行状态降下来。
为了能停放更多的飞机,煞费苦心的战士们又将原来的甲板表面变成了下甲板的飞机存放室,动用了大量的钢材重新铺设了上层甲板,增加了许多桥墩式支柱以支撑上层甲板,为了减少排水量,唐虞号航母的下层甲板改为木制的。这样上下双层甲板能够存放下更多的飞机,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之间的空间间距拉得很开,使得下层甲板有足够的空间多存放一些飞机,同样在从下甲板两侧的船舷边从前向后各铺设了一条缓坡,以方便在指挥员的引导下上层甲板的飞机从舰侧通过绞盘与缓坡和下层甲板里的飞机互相更换。顺利的从下层机库到达起飞甲板,或者从起飞甲板进入下层机库。
一九三一年八月三日,狮子滩军港边的一条临时设立的跑道一头,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七架霍克式战斗机、柯蒂斯式(旧译寇提斯)战斗机和维米式双发轰炸(鱼雷)机,这些飞机是目前川军能用的几种主力飞机,以验证唐虞号航空母舰的载机能力,为了能让飞机成功的在航母上起降,之前理工校的学生们按照发动机的作用原理对舰载机的发动机作了大改进,在对发动机的外型作大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了转换输出功率,让飞机发动机的动能变得比以前的大了一些,又对飞机的其它部位做了小幅改进,让魏武清等人在试验中成功的开着改造的舰载机在同航母飞行甲板一样长度的跑道上飞了起来。也让大家对航母舰载机的生产和改装在心中有了底。
这时,把这些飞机军舰当宝贝看护着的李家钰等人坐在陆上飞行跑道和长江之间的主席台上坐立不安,看看面前的几架飞机,又回过头去看看身后被魏武清等人称作航空母舰的平原军舰,时不时的拿着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而其它新老川系将领也是一个个紧张不已,甚至所有的理工校学生都跑过来为飞行员打气来了,航母的改造自已可是参与其中出了大力的,更何况这是中国人自已建造的航母,虽然用的是别舰的舰体,但是这毕竟是自已动手改造的第一艘航母,魏武清等飞行员这时就是要检验这艘载机巡洋舰的能力,所有的大学生们都显得非常兴奋和紧张。虽然参加这次航母试验的飞行员都是川空军中的佼佼者,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专门为他们准备了降落伞,到时出现了危险大不了跳伞,出事的可能性极低。但正是因为他们是川空军中的佼佼者,李家钰才如此的坐立不安,在战争时期,飞行员个个是国宝级的人物,飞行员的训练成本比飞机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在原世界南苑航校破产前,没有毕业的飞行员都是被国内众军阀争抢的目标,更何况面前坐在飞机里的几位飞行精锐,试飞的这些家伙个个更是宝贝,一个都损失不起。

魏武清、王克维、李代群、蒋玉龙、秦国镛、秦家柱和从海外留学赶回来的秦国镛长子秦家椿七人各自都安静的坐在一架发动了的飞机里,虽然大家都还没有通过无线电说话,显得很安静,但其实每个人都紧张不已,魏武清甚至还能听到自已心脏剧烈的跳动声,时不时的拿着毛巾擦拭着额头和手心渗出来的汗珠。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过十来分钟,飞机就要起飞了,进行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起降测试了,这是中国人的兰利,这次的飞行可不是和以前的起飞那样轻松,这次的任务,是在随波逐流的军舰上进行的,虽然,军舰并没有进入航行状态,只是以停止的状态进行起降,但是中国人一直没有作过这方面的试验。所以失败也没有什么,这毕竟是中国人第一次从航母上起飞,而且还是自已的航母。一但成功,那么参加众人就将成为四川甚至是中国的第一批成功在自已的航空母舰上起降的中国人,从而载入史册。但是有谁会无冤无故选择失败?
“别慌!一定要冷静!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等一会就要行动了!啊不行!我得先去上个厕所!”魏武清一边在心里告诫着自已,一边作着深呼吸,虽然在之前已经上过厕所,但他还是有着一股要小便的感觉,不得不下了飞机,其实做飞行员是一个苦差事,在执行飞行任务之前,军队都会要求飞行员在这之前的几小时里尽可能的不喝水,但是谁都知道,飞行员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喝水,开飞机是一种很消耗体力的活儿,在飞行中,不喝水的话可能会导致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因为脱水出现晕迷甚至生命危险,但是憋尿又会损害健康,如果撒在裤裆里那可是很尴尬的,但这又是人的需求,不能不给予解决,所以,飞行员在飞行前都会被命令尽可能少喝水和进行大小便,也有的飞行员会在飞行时准备一个瓶子用来盛尿,有的军队更会打懒主意,为飞行员准备一张用尿布(汗~!)。
杨政海回头看了看坐在长江岸边主席台上的李家钰等人,又看了看坐在飞机里的飞行员们,冲着众飞行员们点了点头,来到了跑道边:“所有飞行员请注意,做最后的栓查,准备起飞!”拿着信号旗的杨政海看到飞众行员们都低头进行了检查,冲着离他最近的一号机:李代群挥动了指挥旗,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兴奋的李代群再一次检察了座机的情况,关闭了舱盖。在众机师的帮助下,飞机被拉进了跑道,李代群对正了跑道后开始在机师的协助下发动螺旋桨,本来静止着的桨叶也开始缓缓转动,一声轰鸣,战斗机发动机终于发动起来,本来快要停下来的螺旋桨没有停下,而是一直缓缓的转动着,而且越来越快,终于在李代群猛轰油门下,飞机的螺旋桨完全主动转了起来。
“一号机!李代群,准备起飞!”李代群在用无线电同坐在主席台上的李家钰等人进行了汇报后,加大了油门,慢慢的松开了离合器,飞机开始缓缓的在陆地跑道上奔驰起来,越跑越快飞机达到腾空速度后,李代群用力一拉操纵杆,战机离地而起,轰鸣着冲上云霄。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