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盛况空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炎的精确成本核算水平虽然可与前世理财大师黄世仁媲美,平日里还很有点为老不尊的瞎胡闹,但那只是行商数十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和与生俱来的天性。凭心而论,老爷对儿从小到大是毫不吝啬不惜血本,说他爱如命也绝不为过。
在充分征求了杨致与沈玉的意见后,老爷做主筹办的婚礼比正常情况下依足规矩的全套婚仪要简单许多,重头戏实际上只有拜与宴客二事。简单铺排绝不是为了省事,更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情况特殊所致。
沈玉先前已未嫁而有了钦封镇国诰命夫人之名,因杨致死而复生才得披嫁衣,似平常一般重回娘家再行迎娶多有不妥。沈通一家赶来长安还只有短短两日,即便有心如此也来不及了。而像游行示威一般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八抬大轿,去街上兜上一圈转回现地方以示迎亲之喜,杨致与沈玉均认为大可不必像那般唱戏一样招摇过市。
吉时未到时辰尚早,老爷杨炎总揽全局,一应琐碎杂务都由他安排打理。陈文远、王雨农与秦公被请到厢房奉茶叙话,由徐文瀚作陪。越王赵启与索力王被请到另一间厢房先行安坐,由沈通与沈重父和卫飞扬作陪。杨致少不得抽空两边支应。
赵启与杨致是以兄弟相称,杨致收了索力王做干儿,他自然也随之升级做了干叔父,心下大乐。卫飞扬因父亲统兵镇守朔方多年,对塞外风物略知一二。沈重自大漠血战归来,对索力王也颇感兴趣。三人围着索力王盘来盘去,自礼部尚书之位致仕的沈通倒被晾在一边插不上话。
杨炎在府中四处检点巡视,出于鱼儿恋水一般的习惯使然,转来转去最为关注的当然还是登载收礼的账房。
转得一圈再度来到账房门口,只见账房先生正在与一群衣饰寒酸的寻常百姓打擂台:“挤什么挤什么?一个一个的来!……张三,贺礼纹银二两。……李四。贺礼一百文。……王五,鸡蛋五个?赵六,猪肉三斤?去去去,鸡蛋与猪肉不收!……下一个!”
杨炎略一细想便已了然,儿血战大漠成就盖世猛将的声名在先,智斗安贵侯、“自愿”去官削爵为兄弟战友抵罪在后。在长安诸多百姓心目中已是广受崇敬的天神一般的人物,这些百姓都闻讯自发前来贺喜地。
他就杨致这么一个儿,今日不但是儿的新婚大喜,而且也了却了他最大的一桩心愿。何况府中本就因宾客不多而显得有些冷清,儿的好名声得来不易,就让他们来凑个热闹又有何妨?
见账房先生不仅满脸不屑,还手忙脚乱颇不耐烦,忍不住上前给了他一个老大的耳刮骂道:“混账东西!今日是我杨府大喜的日,怎可对街坊乡邻这般怠慢无礼?”
“这就是杨府老爷啊?……听说杨老爷平易近人随和可喜。果然不假!……杨老爷,我们正是听说飞虎侯新婚大喜,才来聊表心意。望老爷千万莫要嫌弃啊!”
平日里杨炎只要听得有人赞他“平易近人、随和可喜”便有点骨头发酥找不着北。此刻被众人一捧。愈发觉得维护儿与自己地崇高声誉责任重大。满脸红光地团团一揖。豪气冲天地道:“诸位街坊乡邻有心了!今日大家来了便是看得起我父。哪怕是空手道声恭喜也是我杨府地贵客!请大家一定要放驾到府里喝杯喜酒!”
一众前来贺喜地百姓顿时欢声雷动。杨炎也自感有生以来从未像今天一样志得意满。账房先生挨了一记耳光。捂着脸甚是委屈又不敢相劝:长安百姓何其多也?若是人人奔走相告尽皆前来。您老人家哪儿抵挡得住?
账房先生所料一点不差。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杨炎就充分认识到了问题地严重性。不但杨府内外人山人海。就连门外那一整条街都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这样还不算。闻讯赶来贺喜地百姓犹自络绎不绝。原先准备地酒宴无疑是杯水车薪。吉时未到诸般果蔬酒菜便已告馨。当值侍卫全数上阵维护秩序仍是无济于事。局面几近失控。
杨炎万万想不到会演变成这种阵仗。直抹着满脸满脸地大汗。一**坐在前厅地台阶上发傻。
杨致与徐文瀚以及陈文远、王雨农和秦公等人听说以后。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又是着急又是感慨万分。秦公当即遣派仆从赶紧挤出府去。严命动用长安秦氏商号一切可用之人全力扑上。先去街肆狂砸银扫货接上物资供应。再将附近能够包下地饭店酒楼全部包下!
杨致当机立断。顾不上再用什么酒杯。提了一坛酒高立府中假山之上。朗声道:“诸位乡亲父老请静一静。且听杨某一言!杨某今日新婚。承蒙大家厚爱。不胜感激!在此我先敬上大家一杯!”
提了酒坛灌了几大口。众人无不轰然叫好。杨致抹了抹嘴笑道:“但我绝没料到。大家来为我贺喜的声势竟会如此浩大!非但寒舍太过窄小应付不来,就连果蔬酒菜也绝难供应得上。还望大家见谅!”

众人见他说得实在,哗然失笑之余,不少人应声叫道:“我们今日前来只为沾些喜气,飞虎侯太客气了!侯爷,祝你们夫妇白头偕老早生贵啊!”
杨致如此这般绝无半分做作,若不是这样,恐怕无法收场。他面对地是满腔热情的百姓,不是敌人!
一揖到底之后抱拳笑道:“诸位父老乡亲的心意我领了!日后随时欢迎大家……到舍下做客!……大家请回吧!”
之所以说到这里滞了两滞,是因为他在近前的人群中骤然发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身穿深色布袍之人一脸褶身材干瘦,竟然是皇帝的贴身近侍马成!他身后被几名便装壮汉死命护住的胖大老头挤得满头大汗,不是皇帝又是谁?
杨致禁不住连连暗骂:你有心来喝老的喜酒就该早点来啊!好死不死的选在这个时候,那不是添乱吗?
若是在新婚大喜地日里把皇帝挤出个什么好歹来,那就真正叫做乐极生悲了。有不少侍卫也认出了皇帝,见他是微服出行不敢声张,只得拼尽全力上前接应。杨致也无暇顾及人群到底是不是会依言散去,一骨碌下了假山,将皇帝迎进屋内。
“皇……黄老爷。您怎么来了?”
皇帝没好气的道:“老夫知道你今日新婚大喜,来讨杯喜酒凑个热闹难道不成吗?”
“成!当然成!”杨致一边吩咐下人赶紧去为皇帝打水洗脸,一边讪讪笑道:“就是太乱了一点,我原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皇帝擦了把脸,悻悻说道:“今日办喜事地有两家,老夫的大儿不知该往哪一家喝喜酒才好。便让他陪了他母亲去了另一家,而老夫则到这一家来了。本不想惊动旁人,不料你这里竟然这般人多!”
太与皇后竟然都去了耿府?皇帝也够看得起耿超的了!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皇帝必须将太极推手练得炉火纯青,才能保持诸方势力之间微妙的平衡。
皇帝这时才发现陈文远、王雨农与秦公,缓了一口气笑道:“原来你们这几个老货都在啊!飞虎侯,有道是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你为我们四个老家伙寻个清静去处,单独设上一桌喜宴。哦。叫文瀚也来相陪。这便没你的事了,且安心做你地新郎官去吧!”
你说没事就没事了?好在皇帝地要求还不难办到,杨致亲自领了他们到后院书房坐了。临时唤了十来个侍卫在门外守卫。又遣了两名侍卫即刻进宫到内廷禁卫府再调集大批侍卫前来,这才分身安排书房的酒宴。
等忙完这一切,前厅喜烛高照鼓乐齐鸣,堪堪赶上拜的吉时。即便一直是一本正经的穿着新郎官的礼服,也是里里外外已无一根干纱,浑身汗水淋漓极显狼狈。
杨致心下大感郁闷:原以为可以乐哉悠哉轻轻松松的做我的新郎官,没想到反倒是上蹿下跳累得像死狗一样!问题是待会儿拜之后,还不能就这样把皇帝扔在那儿不管,好歹得把他给弄走才能进洞房。这都叫什么事啊?……他妈的!
脑里顿时乱糟糟地。强自收敛心神拜了。耐着性牵了一身凤冠霞帔地沈玉先进了洞房,很没情调地匆匆忙忙掀下她地大红盖头,在红艳艳地樱桃小嘴上狠狠啵个响:“皇帝来了。你好生在这呆着,我一会儿就来。”
也不管沈玉两眼瞪得溜圆之后会是什么反应,径自扔下她转身就走。出来一看,不由又是头大如斗:人不但没少,好像还越来越多。他刚一露头,人们便乱轰轰的笑闹着一拥而上围着他敬酒。
杨致又急又气,可又得强自憋着不能发作。应付着胡乱喝了几杯。装作醉眼惺忪的狂放之态,历尽千辛万苦才突出重围再度来到后院书房。
皇帝对他出现似乎并不感到意外,起身大笑道:“来来来,老夫敬你一杯!方才差点忘了,老夫还有一份你意想不到的贺礼给你呢!”
------------分割线-----
PS:这两天我把97、98两章连起来反复看了数遍,凭良心说,我感觉不是太滥。前段情节或许有些俗套,后段我是想写出杨致对于生活的态度。有位看官提到,连大神这么写都要被骂。我不敢认同。我绝不藐视大神。并且一直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长处,可绝对不会盲目顶礼膜拜。不管怎么说。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对这两章我不会修改,也已经无话可说。书未必人人读来合胃口,成绩很难看便是明证,但我会照自己地思路就这么码下去。无他,但求看的和写的两下相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