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献策(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孝皇帝见双方争执不下,把目光转向了太师李林浩。读…啦李林浩在景孝皇帝帐下多年,正是凭借他这个原则性的建议,景孝皇帝取得了天下。他本来为丞相,因不愿介入众臣的意气之争,自景孝四年就告病退居到太师的职位上,轻易不再发表任何意见。见景孝皇帝看向自己,出班说道:“臣以为,平辽侯所言乃霸道,陈大夫所言为王道,皆可取,陛下可度时势而纳。”
“废话,老狐狸。”景孝皇帝见李林浩把皮球给自己踢了回来,心中暗骂。紧紧逼问道:“太师以为,此际时势若何”。
李林浩见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回答道:“收东北塞外,平海寇,势在必行,然我朝去岁才征北奴,士卒疲惫,不宜仓卒。陛下可先礼后兵…..”。他的文驺驺的话让风无岩一头雾水,仔细想了,才明白他的建议是先给剑罗国和东倭国下一个最后通牒,如果对方识相则好,不识相,则兵戎相见这不和老美差不多么。”风无岩笑着想“看来这个每天上朝好像睡不醒的太师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本来就没有道义可言,但这老头居然把威逼利诱的事搞得名正言顺,实在是他妈的高”。
再接着听下去,风无岩对李林浩更加佩服,这个老狐狸的建议居然是:建海卫,兴海关可以,陆地上建海关也是好办法。大炎朝物品充足,可以用海关准许相关货物出口与否制约属国乖乖俯首听命。农、工、商、虞四民平等亦无不可,但大炎朝本来就没有说过四民不平等,不必为平不平等再起争执。至于风无岩等人提出兴工商和实现四民平等的具体办法,不如先在安北等丞王的治下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定夺。但北征东北塞外的军费,则要这些‘试验田’独自承担,朝廷不支付。海卫亦如此,所用海卫费用从海关收入中划拨。一番剖析不但照顾了胡继海等人的情面,又变相的部分支持了风无岩的计划。同时采用了开办“特区”,逐步试验的方法,规避了新政策带来的风险。正好符合景孝皇帝既想尝尝果子的酸甜,又不愿意冒风险的心理。

“姜还是老的辣”!景孝皇帝在龙椅上微微点头,“老家伙,看来不逼你你永远不会说实话”。李林浩的建议可以说让他百分之百满意,看来百官对此也无可挑剔。他扫视了一眼群臣,大声宣布了庭议的结果。
圣旨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许宏天既已班师,安北五军都督府即日起改为安北督护府,辖区除边海卫外划出外,其他不变。永昌侯金武鑫、鹤庆伯张翼、龙江伯陈恒等一干在近几年战争中崭露头角的青年将领全部被派到了丞王麾下,分别负责各地的防务。风无岩也在一月之内获得了第三次嘉奖,“平辽侯风无岩深谋远虑,有大功与国,擢为安北督护府左都督,协丞王组建北征之军,便宜行事”。这样的圣旨,等于把如何组建北征东北塞外的部队完全交给了柳铭和风无岩二人,朝廷不再过问。
关于海卫与海关,景孝皇帝下旨,任命太子柳仁总督海陆关口事务,信国公汤文广、靖海侯曹浩川与定海伯方明谦辅之。沿海设大小海卫五十余所,边海、立海、松江、泉州等要地之卫改为总领司,节制沿海各卫。各大小港口和陆地口岸皆设海关,选良家子充当大使及副使,由各级官员从各地推荐,太子柳仁量才录用。
“众卿下去,拟一个折子,把如何实施拣紧要的奏上来,不必太急,尔等毕竟年少”。景孝皇帝对着阶下领旨谢恩的一干年青才俊微笑着说道。心里又想起了佟皇后说的话“万岁,丞王才离开陛下身边数月,已令人刮目相看。其余诸位王子,臣妾以为也需让他们早知为政之策。太子仁厚,陛下更应早以大任托之,否则,诸王皆建功立业,陛下将来置太子与何地。不若早以忠直之臣辅之”。景孝皇帝深以这番见解为然。让风无岩和曹浩川各自辅佐朕的一个儿子吧,他心中暗想,你们都是人中俊杰,在一起呆久了,朕可不大放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