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宗民实在是个风流浪子,他自从把小保姆王莉搞到手后,有机会就在她身上“夜夜笙歌夜夜舞”,直搞的小女孩在懵懵懂懂中找不到北,真的是愈陷愈深。小女孩不知道避孕那回事,柳宗民给她避孕药吃,她经常偷偷地扔掉,她认为是药三分毒,吃了对身体不好。但柳宗民给她买的巧克力她却一点也舍不得丢,每次都吃的一干二净。大凡没结婚的女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喜欢吃零食的,王莉也不例外,不仅把柳宗民偷给她买的零食吃净,自己还常常趁小孩睡熟后到外面买点吃。她用的是柳宗民背着老婆私给的钱,是不算在工资份额里的。她本人看孩子应得的那部分她是没有权利乱花的,不然回到家里后妈是要责备她的,甚至动手打她。刚那阵子,她的精神的确不是太好,但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无所谓了。特别是后来柳宗民对她很好,还偷偷给她买衣服穿,又有吃的,她觉得活的非常痛快。至于和柳宗民同居她已经有另一种看法,她觉得自己反正不是处女了,睡一次是睡,睡若干次也是睡,并且跟男人睡觉她也没觉得怎样痛苦,头几次好象很疼,后来也就觉不到了,相反还觉得很舒服。时间稍长一点,她感觉自己喜欢上了柳宗民。她觉得他平时对自己很好,比爸爸妈妈对她好多了。妈妈是后母,不仅天天想让她多干活,吃饭的时候还怕她多吃。经常在饭桌前教育她,女孩子要讲究苗条,吃胖了将来连个婆家也不好找。爸爸每听到此话,虽觉得有些过分,但还是装作没听见一般,低头只顾吃他的饭。她经常没吃饱就被后妈说的不敢吃了,自从来到柳宗民家,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并且还有新衣服穿,虽然女主人显得冷淡些,但男主人对她好得很,所以她很知足。
夏去秋来,依然湿润的空气里,雨水同样显得清新,与植物的柔和气息缠绕在一起,有河水奔流时散发的腥味,有瀑布落下时水花的冷森,有森林深处时时弥漫的负离子的馨香。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在秋季的燥热里,同样是一种上乘的享受。常青的路旁树木,在秋雨的滋润下,越发郁郁葱葱,象熟人一样随意的轻舞纤肢,大概是欢迎人们走在它们的队列中间去。唐代大诗人王维曾说,山中一夜雨,树秒百重泉。几天的雨让高大的法桐树变成了蓄雨的泉,或大或小的水珠,滴滴嗒嗒的在树叶上唱歌,这没有章法的韵律一样好听。当雨水打湿了楼前的花朵,给人一种分外鲜艳的感觉。大红的美人蕉如醉酒的扬贵妃,沉醉在秋雨里;紫色的罗兰似出浴的西施,水珠滚动在花蕾叶面,格外的动人;白粉粉,黄灿灿的雏菊象极小家碧玉的邻家少女,笑妍盛开在细雨中。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小保姆王莉终于怀孕了。她的肚子倒没有大起来,只是她的怀孕反映特强烈,老是不停地呕吐,几乎吃不下饭去。柳宗民知道后并没有怎么惊慌,他问王莉最近月经来了吗?王莉告诉他老久没来了,柳宗民吃惊地说,为什么不早说?王莉说,不来月经说什么?柳宗民不再讲话,他到药店买来检测是否怀孕的试纸,让王莉用痰盂接了自己的小便,他把试纸插到尿液里,试纸上立即显示了两条红杠。他明白,小女孩真的被他搞怀孕了。他严肃的对王莉说,在马淑英面前一定要注意隐瞒,千万不要让她看出来,否则大家就死定了。王莉害怕地点着头,她知道怀孕是很丢人的事情。柳宗民又问她每次做完都及时吃药了吗?她半懂不懂的同样点头。柳宗民自言自语地说,看起来吃药不是百分之百能避孕。柳宗民又告诉她,过两天凑星期带她去刮宫,一次就好了。王莉问,疼吗?柳宗民说,不疼,几秒钟就好了。王莉听后安下心来。中午吃饭的时候,王莉怯生生地勉强吃了一点,刚咽进肚没有多大会,就突然呕吐出来。由于没能控制得好,结果喷了一饭桌,气的马淑英七窍生烟。
吃完饭,马淑英让柳宗民赶快带王莉去医院看病,并嘟囔着再不治疗一家人都没法吃饭。柳宗民心怀鬼胎,当然应承得很干脆。王莉吃的都吐了出来,并感觉自己的肚子涨满涨满的,连水都不敢喝。柳宗民把她直接带进了妇产科,告诉医生因为怀孕老呕吐。妇产科的一位女医生狐疑地看了他们几眼说,小女孩年龄不大吧!,柳宗民说,是的,现在的学生不知道自我保护,在学校谈恋爱也就算了,偏偏怀了孕。医生又问,你们什么关系?柳宗民轻松地说,她是我妹妹。医生又问,你们想怎么办?柳宗民问,能刮宫吗?医生说,可以,但女孩年龄小,还没有生育过,刮宫有一定的危险系数,最好吃药打下来。柳宗民说,只要能打下来,用什么法子都行。医生于是给他们开了两粒药,让王莉当场吃了,并观察了一段时间才让他们回家。柳宗民直接去上班,王莉一个人回了家。马淑英还在家里等着她,看到她来问她好些了吗?王莉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自觉的把孩子接过来。
中午柳宗民回来问王莉感觉怎样,王莉告诉他下身老是出血,象过去来月经一样,很多。柳宗民安慰她不要害怕,说那属于正常。中午吃饭的时候,王莉还是吃不下去,仅仅喝了点水。柳宗民劝她尽量吃一点,她虚弱地摇了摇头。她起身想离开饭桌到沙发上躺着,当她刚站起来,就突然一阵眩晕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头部撞到墙角,瞬间便流出了血。柳宗民吓的慌忙把她抱起向最近的医务室奔去,并边跑边喊她醒醒。
马淑英也很害怕,害怕小女孩别突然间死在了她家里。她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马上给王莉的父母说,不然以后出了什么意外不好交代。于是她找出王莉的爸爸以前留给他们的电话号码,那个电话是王莉村子里的唯一一部,是商店赢利用的,打出去按规定收费;如果接并帮助喊人就每次收取一元钱。马淑英找到王莉的父亲后,告诉他王莉病了,并且很重,不仅吃不下饭,刚刚还晕倒了。王莉的爸爸听后很着急,说马上就去接孩子,请他们先帮着照顾。
王莉的爸爸赶到徐州,直接来到柳宗民家,见到面无血色的孩子心疼的把她揽在了怀里。王莉好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在爸爸的怀里她委屈地流下了热泪。父女俩简单地说了会话,然后收拾起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马淑英因为王莉生病而向单位请了假,看到王父要带走孩子,也没有说什么。她很识趣的把王莉应得的工资给了王父,并多给了10元钱作为路费。王父千恩万谢地带着孩子走了,走的时候还反复地向马淑英赔罪,说孩子好了一定过来接着看,并请马淑英多多包涵。

柳宗民回到家听说王莉走了吓了一跳,他知道药物流产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如果在家里出了问题是很难处理的,因为农村交通不便,往医院送容易耽误时间。他想打电话让王莉再回来,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他埋怨马淑英不顾王莉的死活就给推出去,说她太自私。
马淑英委屈地说,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她万一在我们家出了事谁能负起这个责。
柳宗民说,人都要有良心,用得着人家朝前,用不着人家朝后,那算什么人。
马淑英说,并不能说我怎样自私,是这样,小事我们可以担着,大事谁能担得了,她在我们家都晕倒了,万一回不来魂,那我们不受连累吗?
柳宗民说,你以为别人都像你那样不讲道理,我们把病给她治好,她家还能说什么。
马淑英说,平时看你脑袋很聪明,现在说话怎么变的那样幼稚呢?我看你整个一个弱智。
柳宗民说,只能说我这个人心肠软,心地好。
马淑英说,你行好去吧!街上残疾人多着呢,你都接到家里养着吧!
柳宗民说,你简直神经病!
马淑英不再和他争执,把孩子交给他带,独自去厨房做饭了。
晚上,马淑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让她先来帮着带几天孩子,等保姆身体好了就让她走,并反复告诉她也许用不了几天。老妈妈答应得很干脆,说明天就到,让女儿不要着急。马淑英放下电话后觉得有一种感动,她想关键的时候还是妈妈最贴心。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那妈妈呢?妈妈又何尝不是女儿的随体护身符。她感动之余,想起妈妈那双粗糙的手曾经在她出嫁的当天颤颤巍巍地抚摩着她的脸庞,一声声压抑地低泣,是那样的悲伤和无奈。
第二天马淑英的妈妈很早就赶到女儿家,马淑英埋怨她为什么赶那么紧,怕妈妈赶坏了身体。老妈妈笑呵呵地说,我这干农活的身板,哪有你们上班的那么娇气;我考虑你还要上班,怕你耽误工作,所以赶第一班车过来。
王莉跟着爸爸回到家后,身体还是接着出血。其实利用药物流产出血是很正常的,因为药物流产说白了就是人工月经,不出血只能说明是假药。但王莉的身体因为先天不足,说明白点就是没流产前就贫血,现在流产肯定有些加重,所以造成身体的一些不适。小女孩年龄小,知道自己在流产心里面是很害怕的,所以心理负担很重。按理说凭这次人工月经是不应当晕倒的,关键是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确切地说就是被这件事情吓的。
在家里,王莉还是老说晕,她爸爸得到地里干重活,没有时间陪她去,因此她的后妈很不情愿地陪她去当地医务室看医生。
医生问王莉,怎么晕的?
王莉说,一站起来就晕。
医生问,吃饭正常吗?
王莉说,正常。
医生又问,月经来了吗?月经量比以前多吗?
王莉没有回答,害羞地低下了头。
王莉的后妈说,有什么都给大夫说,千万别隐瞒,俗话说瞒爹娘不能瞒先生。
医生接着说,要想治好病,就得说实话,说吧!
王莉看了看后妈,还是没有说话。
医生向王莉的后妈摆了摆手,示意她别在跟前。
王莉的后妈很是生气,嘟囔着,你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妈,不然有什么不能在妈跟前说的;说归说,但还是走了出去。
医生和蔼地说,说吧!一定要说实话。
王莉于是把流产的事说给了医生。医生很吃惊,说,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应当瞒着父母,应当都告诉他们,不然你会吃亏的。王莉没有说话,低着头不吭声。医生把王莉的后妈喊到跟前,给她说明了小女孩晕的原因,并叮嘱她要让孩子多休息,注意别着凉;然后开了些药物让她们回家。
王莉和后妈一起回家,在路上,后妈软硬兼施地让她说出和柳宗民的风流韵事。王莉这次没敢隐瞒,竹筒倒豆般都说给了她听。后妈听了不仅没有生气,还露出些让人不易觉察的狡黠笑意。王莉的后妈确实不是什么好鸟,以前和前夫在一起过日子,就死口不讲理,经常打骂年迈的公婆,嘴肯吃还不想干活。有了一双儿女本应当好好地过日子,好吃懒做的她竟为了几个小钱与本村的一个老光棍好了起来。俗说纸包不住火,墙抹百把还会透风;因此,她所做的好事不久就被传的满城风雨。丈夫知道后,把她狠打了一顿,然后与她离了婚。但她一直很困惑,以前丈夫是非常惧怕她的,就是她打了婆婆,丈夫也没敢拿她怎样,为什么这次只是和一个老光棍上了几次床就让丈夫疯成那样子。后来无论她怎样求丈夫,都没有得到原谅,两个人终于分手。一双儿女没让她带走,留给了对方,自己空手回了娘家,再后来嫁给了王莉的爸爸。古语说,狼走千里要吃肉,狗走千里还吃屎。同样,王莉的后妈依然改不了好吃懒做的秉性。来到这个新家,她总结以前的经验——好吃懒做、打老骂少男人是能容忍的,和别人相好男人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她力所能及地保留了前者,摈弃了后者;终于风平浪静地混到了今天。
来到家,王莉的后妈并没有把事情告诉丈夫,而且还反复地叮嘱王莉别对爸爸讲,并吓唬她说,你爸爸知道这件事会打死你的。王莉答应了后妈的要求,只在床上休息,什么也不多说。后妈这次还好,经常给她煮鸡蛋补养身体,并什么活也不让她干。
待王莉身体稍有恢复,她后妈就撒谎说娘家有事让她去帮忙,实际上她背着家人独自去了城里,临行前她向王莉打听了柳宗民家的住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