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淑英的四姐结婚后,马淑英就急着操办自己的婚姻。房子有了,去掉了最大的心事。孩子也早已生了下来,自己默默地带着。只是在农村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礼俗,就是没结婚生孩子是要被别人说闲话的,并被人们瞧不起。因此她从不敢把孩子带回老家看看。
马淑云结婚两个月后,马淑英也结婚了。她的婚礼办的很低调,怕来的人太多看出什么破绽来。改革开放后虽然对道德方面放开了许多,但未婚先育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双方父母也不想把事情张扬开来,毕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
人就是这样,结了婚就想好好过日子。马淑英也是的,但她还想找个好的工作。柳宗民也在为这件事忙着。他找东家拜西家,又请客又送礼的,终于在他的努力下有了成果。马淑英去了徐州市聋哑学校,在那里做出纳会计。这对于一位妇女来讲,已经是很不错的差使了。
马淑英上班最大的难题是孩子没人看,不像她的二姐,有没结婚的小妹帮忙。双方父母各忙各的事,也没有时间来帮助她。没有办法,只有找保姆。公公柳衡运答应找保姆的钱他拿,马淑英总算是把这份心事放下。
经过中介公司,马淑英找了位刚中学毕业的女孩,名字叫王莉,年龄已满十五周岁。小时侯妈妈有病死了,爸爸艰难地带着她,在她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为她找了个后妈。从新妈妈来到这个家后,她的日子就再也不好过了。中学刚毕业,新妈妈就以家庭经济紧张为理由不让她了。家庭经济紧张是真的,新妈妈来后,又加班加点的为她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弟弟喝奶粉开始,家中的经济就一天不如一天,妹妹出生后经济更差了。她不得不辍学出门打工,通过中介公司,来到马淑英家带小孩。
有了王莉的帮助,马淑英和柳宗民轻松了许多。柳宗民专门带着王莉到商场买了一身新衣服,并偷偷地塞给她五十元钱让她零花,同时告戒她千万不要给马淑英说。王莉不愿意要,柳宗民装出很生气的样子说,你看不起哥哥我吗?我现在有钱,有这个能力帮助你。以前我是经常捐助希望工程的,以后我就不捐那个钱了,把想捐的都捐给你。王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她觉得柳宗民是个好人,因为他捐助希望工程。在柳宗民的劝说下,她终于收下了钱。她本来想称呼柳宗民叔叔的,但柳宗民不愿意,硬让她叫哥哥,她也只好从之。
小女孩本来长的就好看,现在穿上新衣服更漂亮了,给人一种光彩照人的感觉。马淑英看着楚楚动人的王莉笑着说,真好看,都能拍电影了。王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下了头。
柳宗勤找到了好的地块,又开始了房产开发。合作商还是以前的,他们依旧努力地拼搏,竭尽所能的把事业做大。这次开发已不像上次那样困难,资金慢慢能够周转开了。特别是张亚丽,整个资金的运作她都参与着,也许她天生是个好会计,总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马淑敏也常常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建议,并一直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柳宗勤最大的头疼事就是张亚丽的个人问题。柳宗勤找好多人帮她介绍对象,她不是借口不去,就是去了一句话也不讲,甚至连抬头看人家一眼都懒得。柳宗勤很生气,但又不敢说她。因为以前曾经委婉地劝说过她一次,说她年龄也不小了,应当有个男朋友了。可她根本就不领他的情,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了很久,晚饭也没有吃。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劝说她。
张亚丽一直住在柳宗勤家,并从来不提走的事。马淑敏也可怜她一个孤单的女孩,不忍心让她回自己的家。柳宗勤多少有点感到为难,因为张亚丽看他的目光总是热烈的、火辣辣的。特别是马淑敏不在的时候,她总喜欢呆呆地看他,直看的他感觉浑身发毛,不知道是站着好还是坐着好;而马淑敏在跟前的时候,她又装的目中无人似的,甚至连瞧他一眼都懒得。有时被她看的实在不自在,他也会说,你老看我干什么?她从不回答,只是一笑了之,笑完还看,好像永远看不够似的。
以前上班都是柳宗勤骑自行车带着张亚丽去,后来柳宗勤想起了古训,就是那句“瓜田不纳履,梨下不扶冠”的古诗。古人的意思是,路过别人的瓜田时不要弯下腰提鞋,走在人家的梨树下不要去扶自己的帽子,总的讲就是劝人不要引起别人的无端怀疑和猜测。柳宗勤干脆给张亚丽买了辆新自行车,让她自己骑着去。但两个人还是来回一路的,柳宗勤虽然不想和她同来同往,可总无法找到好的借口。

马淑敏一直把张亚丽当妹妹看,没有想的过多,并对张亚丽非常得好,两个人姐妹般亲切。在家里,都是两个人一起做饭,有时也轮换着替保姆带一带孩子。
清明节到了,张亚丽要去给父母扫墓。说是父母的墓,其实里面只有她爸爸一个人的骨灰。她妈妈的骨灰早被撒进了故黄河,那是为了尊重妈妈最后的遗愿。现在这个坟茔里,只有她妈妈的几件旧衣服。说是妈妈的衣冠冢也未免不可。柳宗勤担心她过于伤心,让马淑敏陪她一起去。马淑敏告诉丈夫,自己身上月经来了,小肚子老疼,实在不能外出。柳宗勤没有办法,只有亲自陪她去。
那天,天空飘着小雨,微风轻轻地吹着。两个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向郊外赶去,剪好的纸钱用塑料袋装着。柳宗勤触景生情,想起了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在想,今天,有多少人走在伤心的路上,又有多少人面对着脆弱的生命而欲哭无泪。不到半路,张亚丽就开始轻轻地啜泣,其微弱的声音勾起了柳宗勤的阵阵心酸。他内心深处有着无限的感慨,当初眼前的这个女孩是何等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的优越。而今天,父母离世,把她一个孤单的女孩扔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又是何等的让人感伤。
来到墓地,柳宗勤从塑料袋里掏出纸钱,用火柴把它点着。红红的火光烘烤着两个人的脸,黑黑的纸灰随着微风漫天地飞舞。张亚丽突然跪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哭喊着爸爸妈妈。那悲伤的声音在长空中久久地回荡,连天空也在为之落泪。
柳宗勤走上前来,扶住张亚丽劝说她不要太悲伤。而张亚丽此时根本无法自控,她依旧不停地哭喊着爸爸妈妈。坟上的枯草零落如烟,不远处的一棵孤松无助地伫立在另一座墓前,远方的天空早已朦胧,丝丝的细雨打湿了两个人额前的发……
张亚丽终于哭倒在柳宗勤的怀里,声声泣血。她哭着说着,妈妈,你走了,我以后怎么办啊!谁还来问我的事?直哭的天也落泪,地也动容。柳宗勤极力地劝说张亚丽不要太伤心。柳宗勤也无法抑制地哭了,他说,亚丽,你就是我的亲妹妹,我永远都会关心你的。可她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肝肠寸断般地哭着。突然,张亚丽哭昏了过去。由于不能自主呼吸,她开始憋的嘴唇发紫。柳宗勤马上掐她的人中**,但好一会过去还是没有掐过来。柳宗勤急了,立即用在部队学的紧急救护法对她进行口对口吹气,不一会,张亚丽缓了过来,发现柳宗勤正与她口对口呼吸。她没有拒绝,而是呆呆地瞧着他。他抱着她抢救的时候,发现她活了过来,立即喜极而泣。但他已经吓的脸变了色,哭泣着说,亚丽,我会永远照顾你的,别再伤心了。张亚丽没有说话,瞧了柳宗勤好大一会,突然抬起头抱住他深深地亲吻起来。柳宗勤此时也无法抑制住自己,吻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女孩。
回来的路上,他们采了许多野花,把那美丽的花瓣撒进播撒妈妈骨灰的河段。张局长去世后,本来也想把他的骨灰撒进故黄河,让他永远地陪伴着孤单的妻子。可是,张局长走的时候一句遗嘱也没有,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也把自己撒进那已污染了的水里。同时张亚丽也主张给爸爸买块墓地,好让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个哭诉的地方。
马淑云和徐亮结婚后,有了孩子应当好好地过日子。可马淑云不这样想,她很羡慕姐姐和妹妹成了城里人。她在苦思冥想,自己家目前也有些钱,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城里人呢!她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得成为城里人才对,那样就可以永远不要种地了,永远也不要在太阳下去苦钱了。汗珠子摔八瓣,那种滋味实在太难受。有人说劳动最光荣,那就让他们光荣去吧!反正自己不想光荣。
马淑云和徐亮商量,想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钱,不够再借点,想办法先搞个“农转非”,也就是把农村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然后再想办法找工作。她知道,干什么都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马淑云来到妹妹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淑英。马淑英很赞成姐姐的想法,她感觉在城里多个亲人会更好,何况是她的亲姐姐。她马上把丈夫喊过来,让他想办法先给姐姐办个“农转非”,然后再找工作。柳宗民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但他提醒说需要花钱请客送礼,并且数目会很大的。马淑云说钱应当没太大问题,不够再借一点。柳宗民说,那我就努力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